走近青岛非遗|从千人同习到仅剩十几人 崂山玄真内家拳面临断档之忧

2019-08-29 14:52: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各种形式的文化、技艺的保存和发展,更是代代相传中,人们对生活方方面面记忆的传承。对于青岛这座城市来说,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也如同一条条血管,串起了青岛的精神脉络。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保护成果,由青岛市委网信办指导,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联合大众网策划推出 “走近青岛非遗,传承民族记忆”主题报道活动,活动将聚焦青岛市内省级以上非遗项目,通过项目的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与网友一起触摸青岛绵延不断的精神脉络,提高新时代非遗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其当下作用,并加以发扬光大,进一步提升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8月29日讯(记者 蒋甜 黄煜婷 实习生 江楠)8月的崂山,天蓝海碧,树木葱茏。从青岛市崂山区曲家庄社区居委会沿曲折的山路而上,行至几百米,一处别致的小院让人心怡。在这个名叫“玄真道浣”的小院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见到了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第二代掌门人匡如湖。

  2013年道教武术列入第二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匡如湖带领徒弟练习

  匡如湖的徒弟在练习道教武术基本功

  匡如湖的徒弟在练习道教武术基本功

  匡如湖展示“龙化拳”

  匡如湖展示道教武术中的剑法

  匡如湖指导徒弟练习道教武术

  千人同习玄真内家拳

  匡如湖身着朴素精气神十足,说话间,他带着徒弟打了一套“玄真八手拳”。匡如湖说,所谓的八手,意味着八方来敌,天罗地网,前挪后挡,左攻右防,技击防身之实用拳法。匡如湖的一招一式柔中带刚,这一套拳下来,让人着实见识了“武林高手”的厉害。

  一套拳下来记者没看过瘾,匡如湖又展示了他的腿法和剑法,动作从缓到疾,幅度不大,出拳有力,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腿功,顺势出腿疾快,侧踹去势威猛,不时会听到他踢腿时空气摩擦发出的声音。

  据匡如湖介绍,关于崂山道教武术的起源,这个最早要从张三丰说起。据明崇祯年间编纂的《崂山志》记载,张三丰一生三次来崂山,并将拳术、剑法、气功、点穴等传授给崂山道士,为崂山道教和崂山道教武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匡如湖的师祖匡常修,正是素有“南郭北匡”之称的近代武术大师,他对崂山道教武术的传承和发扬功不可没。匡常修得师祖李师庆道长和师父匡真觉道长的真传,以武当内家功法为主,中国传统武术为辅,同时又将少年所学各地武术精华融为一体,上承张三丰祖师之余绪,发展和创新了道家武学,开创了武当崂山派系,即“崂山玄真内家拳”。该派功法分为三阶段:初级阶段为崂山玄功拳、中级阶段为崂山玄真拳、高级阶段为崂山龙化剑、崂山龙化拳和崂山玄化拳。

  谈到爷爷匡常修,今年52岁的匡如湖一脸自豪,因为他的一身武艺就是跟随爷爷匡常修学的。“我的老家在胶州,小时候跟随父亲一起从老家到崂山,一边照顾爷爷起居一边练武。”匡如湖说,从接触到崂山拳法起,他就产生了兴趣,拜爷爷为师后,全心练武,开启了他多年练习玄真内家拳的习武生涯,“13岁即正式入门习练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这一练就是三十多年。”自爷爷病逝后,匡如湖便继承了爷爷的衣钵,成为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第二代掌门人,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也于2010年4月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匡如湖说,爷爷在世时门徒众多,全国各地同道皆慕名前来拜师学艺,最多时习练者达到1000多人,这其中便有现为国家女子散打队总教练的师兄邱国友。而谈到他收徒的原则,匡如湖说,他最看重的是“品德”,“只有品德好的好孩子才可以跟着我习武。”

  对于当前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在推广传承中面临哪些困难,匡如湖坦言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

  “不少国家邀请我们前往交流,但因为经济问题我却只能婉拒。”匡如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弟子们也面临着挣钱养家的现实问题,但武术团资金有限,导致一些人最终不得不离去。

  除了经济问题,人们对习武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吃苦,不愿让孩子练武,其实在七八岁正是练功打基础的最佳时期。”匡如湖的徒弟现在有十几个,年龄都在二十岁跟三十岁之间,跟着他习武都在七八个年头,他希望他的徒弟能真正做到向外推广传播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山东对口支援兵团建设:聚焦“立体组团” 探索援疆新模式

    222_副本.png

    2017年2月,山东省新一批对口支援兵团的55名援疆干部人才抵达新疆,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工作的帷幕。近年来,山东援疆干部人才聚焦立体组团、打造山东印记,走出了一条符合兵师需要、适应团连要求、富有山东特色的高质量援疆之路。 [详细]

    08-29 08-08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一线|来看看基层干部吐槽的那些“限期完成”有多奇葩!

    111_副本.png

    一线|来看看基层干部吐槽的那些“限期完成”有多奇葩。(1)网友吐槽——周五下午5:20分,我收到上级业务部门通知,要求报送本年度享受xx补助人员的电话号码[详细]

    08-29 08-08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济南百年建筑“老洋行”将变身民宿 投资千万“十一”前后开业

    333_副本.png

    济南百年建筑“老洋行”将变身民宿。,曾是济南首座平移的老建筑[详细]

    08-29 08-08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规模宏大、设备高端!影博会嘉宾点赞"影视之都"

    444_副本.png

    影博会嘉宾点赞"影视之都"青岛新闻网8月28日讯(记者。2019青岛国际影视博览会进入尾声,下午,来自国内外影视产业的近百位嘉宾走入青岛西海岸新区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青岛电影博物馆、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规划展览馆,近距离感受青岛西海岸新区这座“影视之都”的...[详细]

    08-29 13-08青岛新闻网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把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

    牢记使命|把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今年以来,省委办公厅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立足于把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拿出更多精力到基层一线抓落实,采取有力措施精简会议、提高质效,下大力气解决会多会长等突出问题,上半年省委会议减少38.9%,取得...[详细]

    08-29 08-08大众日报
  • 大气的山东人,这三样东西必须再“小气”些!

    所以除去添加进去的食盐,山东人每顿饭都会在不经意间吃下许多额外的盐。8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三减控三高”(“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合作协议,要继续管住山东人的盐勺、糖勺和油壶[详细]

    08-29 07-08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