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记者 王晶
通讯员 袁建梅 盖书瑞 报道
本报东营讯 8月15日,一起涉及60名困难职工、总金额达180万元的困难职工讨薪案,在东营市法律援助中心人员及援助律师近半年的艰辛努力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60名困难职工讨回公道。
60名当事人均为东营市某公司职工,该公司自2017年以来,长期拖欠职工工资,且一直未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当事人多次到信访部门上访,均追讨无果,最终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是因长期无收入来源,他们无力支付高昂的律师费用。在东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咨询了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后,了解到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帮助他们免费指派律师。
“当时是4月8日,三名职工带着材料来到我们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帮助。”负责本案的工作人员回忆道。经东营市法律援助中心审核,认为他们符合法律援助条件,考虑到其他当事人居住分散,多人在外地,不方便全部到场,为快速完成委托手续办理工作,东营市法律援助中心决定为本案另外57名当事人提供4G“上门服务”。
在受理案件的第二天上午,东营市法律援助中心便安排4名工作人员,通过微信与不能来到现场的当事人进行视频通话,在验证案件真实性的同时远程指导当事人签署授权委托书。待视频通话完成后,3名职工代表继续办理完成了剩余的法律援助手续。当日下午,职工代表便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了其他当事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工作人员及时将60份法律援助手续整理妥当,转交法律援助律师陈莎莎办理。
“因为本案涉及的当事人较多,如何统一准备材料和掌握当事人的不同诉求是该案一大难点。”陈莎莎介绍道。了避免当事人来回跑往律师事务所,陈莎莎选出三名有责任心的职工代表对“劳动仲裁申请人信息登记表”统一明示并收齐材料交给律师。
“我们将每名职工的个人信息、诉求、证据分门别类,一人一案整理建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我们律师立案的效率。”陈莎莎表示。
面对重重困难,援助律师多次与用工单位进行沟通,用事实和情理打动企业负责人,争取协商解决问题。最终,经过劳动仲裁、法院一审,双方达成调解,该公司支付拖欠职工的工资,并支付放假期间的基本生活费,此外,返还每月代扣的社会保险费用(从工资中扣除但实际未代缴的),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带薪年休假工资共计180余万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山东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8月27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工作交流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签署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合作框架协议。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首个“出口食品农...[详细]
自贸区获批引资本市场波澜。山东板块受青睐[详细]
高空抛物频发,“头顶安全”如何守护。8月23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高空抛物坠物的话题受到广泛关注[详细]
青岛3年要办500家职工子女假期托管驿站推进会现场。张嫱)今天,青岛市总工会在青岛市交运集团召开了职工子女寒暑假“爱心托管驿站”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详细]
“泉城之夜”越来越有玩头。曾几何时,济南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个夜生活不是很丰富的城市[详细]
比肩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济南先行区重塑城市发展格局。山东承接了国家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和示范的战略重任,济南也被赋予了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