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眼”已累计提供近万余景数据 服务九大领域

2019-08-29 07:26: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付玉婷

2017年,高分山东数据与应用中心成立,此后全省遥感应用市场呈迅速成长态势。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8月28日在烟台召开的高分数据应用发展推进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高分山东中心向农业、水利、环保、审计、卫健等行业,以及高校、企业提供了近1万余景数据,涉及农业、海洋、智慧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军民融合、卫生健康、气象等9大领域,为政府决策、经济发展等提供了有力的空间信息大数据支撑。

高分专项又叫“天眼工程”,听着“高大上”,但实际和很多民生保障领域息息相关。以浒苔这种夏季常在山东青岛沿海“露面”的海洋灾害来说,近年来,随着一些科技手段的采用,人们能尽早确定浒苔起源从而尽早预警,尽早采取系统化防控策略。这些科技手段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分析就是很重要的一种。实施高分专项,一方面是为了建立一个全天候、全天时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另一方面要通过高分数据的广泛应用,加速高分应用的工程化、业务化和产业化进程。山东作为国家国防科工局批准设立“高分中心”的重要省份,实施高分专项后,省政府、工信厅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以“政产学研用”的思路推进高分数据在山东省的应用与示范推广工作,在2018年寿光水灾和2019年蓬莱3.26山林火灾等灾害应急中都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不过,省工信厅副厅长靖士宽指出,高分数据在山东相关部门和行业有的还刚开始应用,有的还是空白,大大影响了高分数据的能效发挥。体制机制上,也还需要进一步捋顺,日照成立的分中心反映,目前无自主分发遥感数据的权限,虽然与当地应急部门达成防灾、减灾、应急观测保障的合作意向,但没有自主分发权限,就保证不了单景影像的分发、处理、送达时间,也保证不了多景高频次观测需求。

围绕破解上述问题,记者了解到,山东将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推进高分数据应用与发展:

强化高分数据产品创新。整合产学研用资源优势联合攻关,加快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环节软、硬件产品创新以及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先进、市场领先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

推动高分数据创新应用。加快推进行业应用对接,尽快完善“高分+行业”业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加快高分数据开放共享,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引导骨干企业围绕重要行业领域,推动高分数据融合发展和深入应用。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引导各地和有关单位统筹布局分中心建设。各有关市可根据情况申请设立高分分中心。启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总体规划和行业高分应用专项规程的编制工作。已成立的各级中心要开展高分数据应用评价,构建高分数据高级产品生产、分发、应用、共享服务体系,形成相关数据产品、技术成果、软硬件产品清单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加强山东高分数据应用技术培训和应用推广,推动高分数据在山东的业务化应用。

“不少行业对高分的业务化需求已十分强烈,拓展服务的深度、广度,面临天时地利人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路京选指出,像在水利行业,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监管手段和提升监管能力都需要科技尤其是遥感全方位的支撑,河湖长制、水土流失防治、水旱灾害防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水利业务也都需要遥感辅助监管。他建议,山东可依托高分遥感数据,辅之于其他国内外遥感数据以无人机等手段,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分步实施,打造省级遥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