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26日上午,济南章丘东河北村。4岁的小秀(化名)抱着晒在院里还没干透的紫色布偶熊不肯撒手。这是她最喜欢的玩具之一,11日这个布偶熊被倒灌进家里的河水泡湿了,刚被妈妈洗干净。
相距21公里路程的东皋西村,也是本次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2岁的小涵(化名)拿着玩具开心地在清理完淤泥的院里跑来跑去,似乎忘记了积水刚退时满是淤泥的家。
10多天前,受台风“利奇马”影响,章丘区部分村庄积水严重,通过自救与他救,受灾村庄已基本实现了安居。
泡在盆里的碗
漯河从东河北村穿过,26日,村里主干道上的淤泥已基本清理完毕,漯河岸边有工人正在修复被洪水冲坏的河堤。
“我家老太太96岁了,那天村干部刚把她背出来,家里房子就塌了,太惊险了。”漯河北岸一村民指着老人家坍塌的房子说。
26日,在东河北村,受灾村民已经回到家中恢复正常生活。
上午,老人的邻居刘开东两口子正坐在门口洗刷泡在盆里的盘子和碗。“我们刚回来4天,还没收拾完,家里还不能住,这两天都是睡在大队里。”刘开东说着指了指家里的家具、衣物和被褥。
与刘开东他们隔河相对的孙玉柱家,经过几天简单收拾之后,虽然还有些潮湿,一家四口还是勉强住下了。孙玉柱有一儿一女,儿子14岁,还有一周就要开学去上初二了,女儿小秀刚4岁,计划要上幼儿园。
“村里能进铲车的地方用铲车清理淤泥,进不了铲车的都是人工清理,村里和街办派了志愿者帮忙,部分家里是老人没法自己清理的志愿者就搭把手,村里光清理、打扫就干了10多天。”村干部说,后续损失赔付、道路等设施的修复也会陆续进行。
11点半,4岁的小秀在沙发上一会坐一会躺,手里还抓着一包玉米卷跟哥哥分享。
烘墙用的暖炉
中午,距离东河北村21公里的东皋西村,不少村民已吃完午饭,或在家休息,或坐在门口聊天。52岁的李宪林夫妻俩已经快半个月没出去打工了,因为家里还没收拾利索。
15日一大早,李宪林夫妻俩就从孩子家赶回村里,着手开始清理家里的淤泥。11天过去了,屋里和院里的淤泥基本冲刷干净啦,院子里放着一台新买的洗衣机,晾衣绳上挂着几件刚洗完的衣服,屋里墙面、部分家具还未晾干。
为了让屋里泡过水的墙面尽快干透,他们烧上了暖炉,靠近暖气片的墙面干了一些。“被积水泡过的被褥、衣服、家具扔了不少,地面总算冲刷出来了,屋里面没干透还不能住人。”李宪林说,他们夫妻俩每天晚上回孩子那儿睡觉,白天再回家里收拾。
早上,李宪林的妻子买回了新的干面条,只是中午两人也没心思开火,还是从外面买着吃。他家养的一只小猫在院里跳来跳去,积水当天,小猫被送到了楼顶平台上这才保住了一命。
26日,在东河北村,村民重新修筑被洪水冲塌的河道围墙。
铁丝上的新衣
家里进水那天,29岁的赵岩先跑去祖母家把两位老人接出来。82岁的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我们刚出门,房子就塌了,我们俩要是在家里再多停留一会,不敢想会是啥样。”
不像刚回家那几天,家里被淤泥覆盖,走路都会打滑,如今家里的淤泥已经清理完,地砖也恢复了昔日的光泽。
院子里铁丝上挂着一些孩子的衣服,赵岩说这都是刚给2岁的女儿小涵买的新衣服。“她的衣服都被积水泡了,不敢再给她穿,又重新买的新的。”他说,家里后续的事情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10多天来,回村的村民、各部门及各界爱心人士展开了一场自救与他救。如今,村里主干道上的淤泥已基本清理完毕,村民生产生活基本回到正轨。“村民的损失情况,住建委、民政和保险公司已经入户调查,后续赔付正在走流程。”村干部介绍,后续村里还将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把村居环境改善起来。
大人们关心的事情,2岁的小涵听不懂也理解不了,她只知道,10多天前满是黑泥巴的家又渐渐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她开心地拿着玩具在家里奔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山东黄水东调工程应急调水正式启动。8月26日,在位于潍坊昌邑的黄水东调工程宋庄分水闸出水口,黄河水奔涌而出,标志着历时两度春秋,跨越三市七县,绵延百余公里,惠泽两千万人口的黄水东调工程应急调水正式启动,开始向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输水,将有效解决目前...[详细]
15家企业获准济南建筑垃圾经营。8月26日上午,2019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济南市渣土处置中心召开[详细]
加快影视与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产优秀电影海报展亮相青岛东方影都。“群演公社”项目成果发布[详细]
创新援疆,留下“山东印记”。山东援疆在全疆首创的“总部+卫星工厂”模式[详细]
今日,黄河公路第一长桥正式通车运营。8月26日上午9时28分,随着一辆小轿车驶出菏宝(菏泽至宝鸡)高速鲁豫省界收费站、驶向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这座黄河公路第一长桥正式通车运营,也标志着菏宝高速全线通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