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游客在杨峪村蓝莓基地里采摘蓝莓。(资料片)
□ 本报记者 杨淑栋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徐 慧
高标准规划田园综合体
夏末秋初,记者走进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五老峪村,沿着石磨盘铺就的小路,拨开重重芦苇荡,优美的山村风景映入眼帘,山峦翠绿,荷花盛开,生机勃勃。这里正在加快推进“农业+文创+旅游+养老”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新模式,聚力打造集生态、绿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升级版”。
项目建设之初,为实现高标准规划设计,博山镇先后聘请国内各方面知名专家20余人到现场考察调研分析,结合市区以及博山镇城乡规划,根据项目区域内农村经济状况、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传承和历史脉络,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将农业农村的田园风光、农耕文明与自然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对全镇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行5至10年的总体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整个项目分成综合服务区、田园社区、耕读研学体验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带动区、休闲康养度假区、田园农旅创新区等六大功能片区。
目前博山镇已协调流转周边9个村土地、山林1.2万余亩,先后投入资金4600万元,打造修复1万余亩的山林、土地,种植白皮松、黑松、板栗、月季、桑葚等经济和观赏植物300余万株,绿化荒山、退耕还林1200多亩,重点打造水乡竹海景观。项目核心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新增蓄水量30万立方米,山体植被覆盖率达到99%。与此同时,淄博市五仙胜景森林公园、淄博市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齐鲁医药学院学生实践基地、山东省板栗示范园项目先后落地,极大改善了当地发展环境,为淄河源田园综合体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企带村 连片发展
博山镇坚持将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着力打造“富硒高效农业镇、休闲康养旅游镇、和谐幸福新城镇”。国有独资的淄博淄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则是整个项目的“龙头”。
“公司于2016年成立,主要承接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运营、订单农业、旅游接待、电商销售等经营业务。”淄博淄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兆杰介绍,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公司制度,开展独立运营。
“博山镇的榛子、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众多,我们申报注册了‘淄河源’地区公共商标,授权和监督镇内有关单位合理使用商标,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逐步树立和打造知名品牌。”孙兆杰说。
目前博山镇以五老峪村为核心,辐射周边12个村,进而带动博山镇其他村庄,构建起“1+12+N”的“以企带村”淄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格局,同时促进周边榛子、元宝枫、中草药、猕猴桃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项目推进中,博山镇坚持项目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农户和区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推动全镇脱贫攻坚落实落地。其中,山东金润三水源文化发展公司旅游项目与博山镇政府签订了扶贫资金使用协议,采用分红模式,向镇政府支付项目收益,用于帮扶14个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并优先承包困难户、贫困户的山林土地,安排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截至2018年底,公司仅雇用当地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支出累计达到2940余万元,成为帮助周边贫困户稳定脱贫的主要就业场所。
多彩项目点缀山区
8月7日,七夕节当天,位于五老峪村的山东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举行了试营业暨相思红豆节启动仪式。活动中,77对情侣佳人漫步三水源、情定七夕节,分别种下了一株属于自己的红豆杉。自此,博山镇又多了一个农业文化旅游项目。
除了“金润·三水源”市级文旅重点项目,博山镇还正着手推进“鲁中生态谷”项目,力争在马家沟片区旧村改造及民宿建设、传统水果品种改良、水果交易市场建设方面有所突破;推动“红薯小镇”建设项目落地开工,重点是进一步完善项目策划,引进专门投资运营公司,对该村的传统古村落、旱地梯田进行有序开发,对特色红薯进行深加工,打造独具魅力的“红薯小镇”;推动上瓦泉、朱南旅游特色村升级发展,其中上瓦泉村在采摘游基础上大力发展民俗风情游和乡村度假游,朱南村重点巩固杏园观光采摘、民宿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国学体验、中医药研学旅游等。此外,博山镇正积极挖掘各村特色旅游资源,刘家台“博山小延安”红色文化基地,邀兔、郭东、五福峪省级古村落民俗风情旅游基地,张家台优质锶氡矿泉水养生基地,上庄村合作式养老基地等,实施双招双引,抢占开发先机。
依托丰富的农文旅项目,博山镇开展了一系列多彩节庆活动:创新乡村旅游节会举办的模式,继续举办草莓采摘季、蓝莓采摘季、杏花节、“果王擂台赛”、猕猴桃节等活动;利用好元宵节、农民丰收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时机,以发掘和推介乡土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要内容,全面宣传旅游优势资源。多措并举促进博山镇旅游高潮迭起、淡季不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山东黄水东调工程应急调水正式启动。8月26日,在位于潍坊昌邑的黄水东调工程宋庄分水闸出水口,黄河水奔涌而出,标志着历时两度春秋,跨越三市七县,绵延百余公里,惠泽两千万人口的黄水东调工程应急调水正式启动,开始向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输水,将有效解决目前...[详细]
15家企业获准济南建筑垃圾经营。8月26日上午,2019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济南市渣土处置中心召开[详细]
加快影视与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产优秀电影海报展亮相青岛东方影都。“群演公社”项目成果发布[详细]
创新援疆,留下“山东印记”。山东援疆在全疆首创的“总部+卫星工厂”模式[详细]
今日,黄河公路第一长桥正式通车运营。8月26日上午9时28分,随着一辆小轿车驶出菏宝(菏泽至宝鸡)高速鲁豫省界收费站、驶向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这座黄河公路第一长桥正式通车运营,也标志着菏宝高速全线通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