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为进一步加大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力度,近日,聊城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召开媒体吹风会,详细介绍了高新区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会上,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宋冰、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姚型太先后介绍了高新区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做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据介绍,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高度重视,聚焦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精准发力,在全市率先实行“三零”服务,真正实现企业从入门开办到领证出门全程“零提交、零成本、零跑腿”,使企业满意度大大提升。同时实施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上门”服务、“延时错时”服务、“容缺受理”服务、“预约”服务和“村级代办”服务等六个方面的重要举措,着力打造“1+5”便民服务新样板,极大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刷新了群众办事体验。
会后,各媒体记者在服务大厅对各窗口的具体运行情况,以及办证群众对“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等服务体验看法进行了采访。
随后,媒体记者到企业项目现场对行政审批上门服务等相关事项进行走访,全面了解到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作出的各项措施,对实行企业开办“三零”服务、贴心帮办代办、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等特色服务在运行中取得的明显成果进行实地调查。
下一步,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努力探索“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模式,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关链接:据了解,自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成立以来,按照《聊城高新区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要求,将原先10个区级职能部门所承担的共118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并将人员划转到位,结合“一窗受理”工作,真正实现了“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了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同时,高新区通过立足小窗口,优化为民服务措施,全力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向难点突破、往深处发力,打造高新区企业开办“三零服务”,实现企业开办材料“零提交”,企业开办“零成本”,企业开办“零跑腿”,解决为民服务的‘刚需、痛点、高频点’,让群众感受到有“温度”的政务服务,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为持续推进一次办好改革,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上门”服务、“延时错时”服务、“容缺受理”服务、“预约”服务和“村级代办”服务六个方面为工作措施,着力打造“1+5”便民服务新样板。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应用的服务模式,打造24小时全天候自助服务区,群众可以根据自助引导,在非办公时间,提交办理有关业务。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8116件,日均受理办件46件,按时办结率99.7%,承诺件承诺期内提前办结率94.6%,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山东黄水东调工程应急调水正式启动。8月26日,在位于潍坊昌邑的黄水东调工程宋庄分水闸出水口,黄河水奔涌而出,标志着历时两度春秋,跨越三市七县,绵延百余公里,惠泽两千万人口的黄水东调工程应急调水正式启动,开始向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输水,将有效解决目前...[详细]
15家企业获准济南建筑垃圾经营。8月26日上午,2019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济南市渣土处置中心召开[详细]
加快影视与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产优秀电影海报展亮相青岛东方影都。“群演公社”项目成果发布[详细]
创新援疆,留下“山东印记”。山东援疆在全疆首创的“总部+卫星工厂”模式[详细]
今日,黄河公路第一长桥正式通车运营。8月26日上午9时28分,随着一辆小轿车驶出菏宝(菏泽至宝鸡)高速鲁豫省界收费站、驶向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这座黄河公路第一长桥正式通车运营,也标志着菏宝高速全线通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