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一绿”玫瑰、蔬菜产业,黄店镇特色农业闯出扶贫新“钱”景

2019-08-26 20:26:00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以前守着几亩田地,全靠种小麦玉米,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出远门,俺又不懂技术,一年到头的收入都不够花的。”近日,在定陶区黄店镇尚谷集团扶贫大棚拔草的祝青明高兴地说,这几年在尚谷不仅学会了农业技术,还能在家门口工作,除去老人孩子的花销,还能剩下一部分存起来,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俺一个月能领到两三千。

  近年来,黄店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主体作用,立足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大力发展“一红一绿”玫瑰、蔬菜特色产业,因时因地制宜,探索脱贫攻坚新模式,整合扶贫资金投入尚谷集团、中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绿鲁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分红、促进贫困户就业等,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切实做到了集体有项目、群众能致富。

  进入尚谷集团,映入眼前的是占地约14000平方米物联网玻璃连体温室、一栋栋的智能日光温室大棚、大片的桃林、一辆辆务工者的电动车,不时有几辆货车停留装货,棚内的员工忙着栽种、除草、采摘、装货,办公室的人忙着在电商平台回答客户问题并接单。

  “员工都是周边的人,这些电动车都是他们上班的代步工具,我们利用扶贫资金4840万元,打造了智能物联网玻璃连体温室和智能玻璃连栋研学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152座日光温室扶贫大棚、电商孵化基地,先后吸纳周边6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尚谷总经理王佩说,“此外,公司为150户268名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为周边23个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以上,扶持全镇50个行政村55万元以上,用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困难贫困户受益分红。”

  “打造全自动的智能化日光温室,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有技术没有资金,多亏政府给投入了扶贫资金560万元,建成了9个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18个普通日光温室,现在基本步入了正轨。日常用工需要100名左右,会优先考虑贫困户,每人每天工资在70元左右。另外,合作社每年还会拿出13%的收益给10个行政村的422户贫困户进行项目分红。”中泰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何淑超说,“目前年育苗量达到了2000万株以上,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虽然日子是辛苦忙碌些,但也很充实快乐。”

  “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有7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冬天在这里还比其他地方暖和。”黄店镇徐庄村的李爱梅是2016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缺少劳动力,两个月前在邻居的介绍下来到了益民蔬菜种植合作社里进行务工,提及工作脸上露出满满的笑意。

  走进绿鲁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穿过猕猴桃长廊,眼前密密匝匝的葡萄挂满了架,不时有采摘的游客带着孩子说说笑笑的路过。“俺们村在省派第一书记王占栋带来的300万资金的帮助和支持下,省旅游专项扶贫资金又拨付了100万元,在绿鲁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了28座温室大棚,后期又引进了猕猴桃、百香果、潘石榴等项目,目前能稳定带动50多个贫困户就业”陈楼村支部书记陈尔奎说。

  “我镇整合扶贫资金,建成3个扶贫项目,通过项目+贫困户模式,帮助我镇完成2个省级贫困村脱贫退出,2018年全镇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镇党委副书记李铭介绍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定陶区黄店镇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道路上正奋力前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已见曙光待见朝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千清 通讯员 皇甫燕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