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万多,这可比外出务工踏实,老僧堂镇合作社发展这样惠民

2019-08-26 18:20:00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土地入股有股金、在基地打零工有日薪、年底盈余部分社员可二次分红,嘉祥县老僧堂镇创新专业合作社运营模式,让当地居民腰包鼓起来。三年内,这类村级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覆盖全镇。

  韦庄村银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67人,流转土地1600亩,建设大棚54座,棚内种植西瓜、甜瓜、辣椒、黄瓜等特色蔬菜,棚外种植西兰花、毛豆、大蒜等,年均增收近500万元。

  合作社经济让附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韦庄村村民韦庆力和母亲的3.4亩地全部土地入股,每亩作价1000元,土地入股收益3400元。平时韦庆力在种植基地打工,每天收入50到100元不等,他在基地工作的年收入超过18000元。社员年内还有300元左右的二次分红。韦庄村村民韦庆力深有感触地说,一年两万多的收入,这可比外出务工踏实多了。

  韦庄村党支部书记韦平启介绍,该村系老僧堂镇2019年计划培植的8个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村级示范点之一。结合乡村振兴新机遇,老僧堂镇创新推出以党支部为引领,以合作社为平台、以农户为支撑点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合作社的市场优势、农户的资源优势“三合一”。

  这种模式初见成效,韦平启介绍,今年上半年村集体资产折价入股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3.12万元,加上扶贫车间的租赁费4万元,上半年村集体收入达到7.12万元。

  为推进“三合一”的新优势,实现组织建设、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服务保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老僧堂镇提出“支部主导,群众志愿;因地制宜,试点先行;信息公开,规范运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四个基本原则,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动老僧堂镇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科学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落实全县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动员会议精神,重点强调要把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作为当前、今后的重点工程,各村要强化时间观念,以合作社为载体,发挥支部引领作用,要求在全镇范围打造8至9个试点村,探索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嘉祥县老僧堂镇党委书记池方在近日召开的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大会上说,全镇力争通过3年努力,村级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覆盖全镇,超过半数的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90%以上的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顾金良 赵立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