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海洋产业项目在世界海洋休闲产业博览会集中签约

2019-08-24 21:52:00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8月23日,在2019世界海洋休闲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众多科研院所、外地企业与威海本地涉海涉渔企业进行了20个海洋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威海市海洋发展局还与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休闲垂钓协会三大专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助力威海海洋经济发展。

  威海有7个国家级海洋牧场,27个省级海洋牧场,海洋牧场发展势头迅猛。来自威海西港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苗杰海便瞄准了这一发展趋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就“海洋牧场用智能无人艇/无人机协同系统开发”项目进行了签约。

  “海洋牧场用智能无人艇能够实现24小时巡逻,配备雷达可以发现海上目标,在进行语音驱赶的同时,还能通过信号传输报警、与陆地监控室取得连接。”苗杰海介绍道,这不仅减少了海上养殖看护成本,也降低了人工看管的不确定性,对海上资源保护十分有利,也将有助于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苗杰海对威海滨海旅游资源也十分看好,“威海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1/18,发展文旅业条件优沃。”西港水产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利用1年时间,建设海上空中玻璃栈道发展海上休闲观光。

  而威海海恩蓝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则立足本身海洋牧场开发的优势,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就“大西1洋鲑养殖产业链相关技术开发”达成了合作。“我们正在收集当前全智能化试验网箱新的数据与参数,为下一步设计更大网箱做技术验证。”海恩蓝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俊礼说。

  海洋是威海的潜力所在,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威海的魅力所在。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不容忽视。为此,环翠区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威海大岛海洋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和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就将针对人工增殖大型海藻进行深入探讨,展开合作。

  “目前海底超过5米深基本就没有海藻了,我们计划通过筛选藻种增殖到10米深。大岛海洋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区域从浅到深,十分典型,操作实验有优势,高校及研究所的海洋学院则有着充足的经验。”环翠区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所长原永党表示,项目生态效益明显,成功后将进一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威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此外,威海润福堂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与日本津野株式会社、荣成市荣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乳山华信食品有限公司与山东波士生蚝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纷纷进行了项目签约。

  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倪国良表示,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海洋生物制造、海洋休闲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以及滨海旅游开发等各个领域,在技术含量、创意策划等方面均将对威海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今年以来,众多科技、人才、资源力量汇聚威海,海洋发展合作邀约不断,成果颇多。据了解,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在全国高校院所和两院院士中,筛选梳理出了86家高校院所和38名院士作为重点对接对象,将800多个科技成果与260多个企业需求进行精准对接,达成了146个合作意向。

  “未来我们将依托现有知名企业、产业基础等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工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滨海旅游等产业,对捕捞业和养殖业两大传统产业也将向海洋牧场、远洋发展。”倪国良说,借助于威海海洋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科技等优势,我市还将配套产业、人才等政策,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促进威海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提档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