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枣庄新闻网讯 据枣庄晚报报道(记者 张莉萍 通讯员 梁晓彤 摄影报道)随着全国“垃圾分类”掀起的热潮,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田陈煤矿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复用再次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焦点,也成为矿井降本增效一个新方向。
近几天,田陈煤矿开拓一区职工李士祥每次下井总是背着一个帆布包,下井时包是瘪的,上井时包就变鼓了,包里除了钢尺、记录本等常用工具外,全是一些废旧螺丝帽、密封圈和弹簧垫片之类的“小垃圾”。这也是该矿“垃圾”分类回收的一个缩影。
“所谓‘垃圾’是指矿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旧物资,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复用工作,矿上‘摇旗呐喊’了十多年了,但始终处在初级阶段,分类回收也只是随着‘游兵散将’们的心情来进行,材料回收无论是经营还是管理基本处于自发而无序的状态。”该矿矿长刘小平介绍,“想要‘垃圾’分类回收复用真正为矿井创造价值,就必须要改变职工的习惯意识,要么正面引导,要么强制惩罚。”
“以前为了分类回收材料,我们尝试过多种方法,还专门安排一名管理人员,效果不是很好。现在通过实行分类回收与工资挂钩,将节奖超罚措施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效果就非常好。”综采一区区长徐建国说。
物资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该矿将物资分类回收分为上游分类,中游运输和下游处理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垃圾分类回收与修复处理和回收利用有效衔接,通过精细、合理的分类,实现废弃物资的有效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垃圾’分类给了我们启发,我们采取强制手段从源头上保证了物资分类回收复用,给降本增效、节约挖潜注了一剂强效安心针。”刘小平说。
该矿还成立“垃圾超市”,对回收的“垃圾”进行统一管理,在井下设立“垃圾箱”,在材料库设立“垃圾桶”,为职工配备“垃圾袋”,同时建立电子台账,按照“谁分类、谁回收、谁修旧、谁受益”的原则,对有关单位、人员进行奖励,大大提高了职工分类回收废旧物资的积极性。
该矿将所有废旧物资进行筛选、分类,大到皮带机、滚筒,小到锚杆、螺丝、钻头等废旧物资都要进行筛选、分类,将不能再使用的设备配件拆下来作为他用,减少废旧设备配件消耗,集中在物资修复中心进行重新组装成型,并对维修人员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细化分工,提高设备利用率,使各个设备稳定后再进行分装重新投入使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找真痛点,山东创业者有股实诚劲儿大赛的目的就是围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符合创新规律的科技创新评价和项目遴选模式,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使他们成为推动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新生力量。默念了一段时间后,杨晓雪还是鼓起勇...[详细]
8月21日,暴雨过后的黄河,水流湍急,大大小小的漩涡时现时隐。[详细]
“智慧社区”可破解小区安全隐患。要让家门口更安全,人防、物防固然重要,技防也必不可少,在济南已经有小区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社区安防,不仅居民更觉方便和安全,安保力量也解放不少[详细]
站在开放“风口”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全球贸易伙伴基本覆盖世界全部经济实体 为深挖“一带一路”商机,青岛正在筹办“一带一路”世界贸易大会,以期吸引集聚海量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匹配更多供求,碰撞更多商机。[详细]
改出更好效果主题教育开展得如何,最终看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委宣传部通过基层调研、征求意见、自身检视问题等方式,发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中,还存在专业化服务力量明显不足、交通不便等问题[详细]
济南灵岩寺千年罗汉像37年首次修复请来国内文保“最强阵容”,主要解决彩绘起甲、开裂及受潮等问题。专家在对罗汉像进行勘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