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九旬老人上门来投稿!“我和天安门合个影”让全滨州感动着您的感动

2019-08-23 17:50:00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滨州网自6月份开展的“我和天安门合个影”征集老照片活动,深受市民喜爱。网友参与滨州网网络投稿,在滨州网发布“私家照片”揭秘“私家故事”后,滨州日报还择优进行专题性刊发。将很多市民家庭的天安门时刻仪式性地定格在报纸上。

  “我和天安门合个影”征集活动经网媒与纸媒“双重奏”,让很多的市民成为特定“新闻事件”的主角,由此引起了一波波网上投稿,部分老年人还纷纷找到滨州网编辑部上门投稿。

  进入滨州网“我和天安门合个影”投稿系统,一张张照片既是一段段记忆的保存,也是一段段感情的表达年代:最早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红卫兵,七八十年代的出差到北京,带着幼子幼女一段人生之初的难忘北京之旅,携着年迈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圆老人的天安门之梦·····滨州人在天安门前的记忆都是神圣的、美好的!

  张新伟老人送来的手写稿

  有些老人对于电脑、APP用起来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但这挡不住他们投稿的热情。7月3日下午,记者收到一份夹在日报中的手写稿,这是一位叫张新伟的老人留下的,密密麻麻正反面写了4页纸。详细记述了1967年 徒步带领学生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的故事。老人依然还是使用着建国初的简化字体,字里行间一一浮现了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场景。老人家已经90多岁了,可是那段历史的岁月在他心中已经记忆犹新,不可磨灭。

  赵敦香老人一家

  7月30日又有一位老人,大老远从滨南采油厂坐公交车来到报社,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拿出了家中珍藏的15年前和同事们在天安门前的合影,还有一张7年和家人在天安门的合影。其中的故事一一向记者道来。老人说他是从小区邻居那里得知报社有这个活动,老伴赵敦香激动不已,从家里影集里翻出了这两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嘱咐他一定送到报社来。15年前还是单位组织去的北京,但是同事们都是东营胜利油田的,那时候通讯不发达,慢慢的手机也联系不上了,现在也彻底失去了联系,这是他和老伴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今年外孙女要上小学前的收心之旅,一家人商量之下还是选择北京,到天安门合影留念。

  仲世恩老人展示他当年在天安门的留影

  8月19日,80岁的老人仲世恩第二次来到编辑部,他带着老照片和精心写好的文字,他将半生经历都写到了纸上。他说自己是去别的媒体投稿知道了滨州网组织这个征集老照片活动,回家就马上把照片找了出来。其中一张是他在1986年秋天去北京参加“全国施工企业新技术成果展览”时在天安门前的独照,白色风衣飘飘。同事都忍不住夸到,大叔当年很有周润发的“小马哥”风采呀!老人爽朗地笑着,丝毫看不出已是80岁的年龄。老人侃侃而谈,当年他从济南退伍回到滨州就开始接触建筑行业,见证了滨州市建筑行业的兴起。现在的樊家小区、姜家小区、包括黄河五路渤海八路的建设银行大楼都是他们的市中建筑公司建设的。半生从事建筑业,老人的身体非常好,精神矍铄,开朗健谈。退休后在家写写毛笔字,修身养性,但是最难忘还是当年的奋斗情怀。

  ······

  一张张的投稿照片,一位位上门的网友,送来一个个动人暖人的故事,令我们的小编感动着!您家相册里珍藏了怎样的天安门留影?照片中的人又留存了怎样的故事?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滨州日报/滨州网邀您来分享照片,分享人生故事,让全市人民感动着您的感动!

  “我和天安门合个影”老照片征集活动将持续到12月底,并统一将征集的故事、图片以展览的形式集中展示,滨州日报/滨州网对整个活动进行持续跟踪报道,并在征集期间,选取一定主题进行集中展示,刊登在滨州网和滨州日报上,欢迎广大市民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一起展示祖国的进步,百姓生活的变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