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铁军精神” 市中创卫复审“闯”进百姓心坎

2019-08-23 17:23:00 来源: 新时报 作者:

 

“美化绿水与青山,泉城济南走在前。为民造福建公园,鏊子山下呈蓝天。”短短42个字,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辖区环境变化的欣喜。近日,家住领秀城的胡西杰将自己的切身体会交到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对市中区创卫复审成效的感谢之情跃然纸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创卫复审冲刺阶段,市中区充分发扬“铁军精神”,将其视为头等大事来抓,全区动员,全力攻坚。各个街道高效推进、迅速实施,在美化环境、建绿透绿、保障民生等方面谋篇布局,让辖区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赏景,以创卫复审促民生,让群众得实惠。

上下联动抓落实 多措并举齐推进

迎创卫复审坚持为民惠民

甩掉脏、乱、差的“帽子”,变身干净社区,七里山南村经过整治后,完成从脏到净、从乱到治的改善。在创卫复审期间,这样的“样本”式整治在市中区屡屡上演——辖区多处老旧小区整治后焕发“新颜”,建筑工地披上“绿衣”,杂乱线缆纷纷“入地”,民族大街市场、陡沟大集、民康里步行街经过治理后,经营更加规范有序……

在市中,创卫复审并非只为一块金字招牌,更是一次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进而将创建成果惠及于民的过程。为保障创卫复审这项民生工作的推进,市中区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分管副区长为总指挥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指挥部,设立3个专项督导组,15名区级领导分别包挂到各街道,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

直面问题补短板 “神经末梢”广覆盖

精准发力攻克创卫复审“老大难”

十六里河街道辖区存在众多老旧开放式小区,打造舒适宜居环境与民生品质更是息息相关。对此,十六里河街道通过“自治+共管”的方式,加大对楼道、庭院内“软设施”的投入,通过设置公益广告牌、宣传栏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楼道文化”,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让小区成为辖区居民的宜居家园。

一片区域重获新生,背后折射的是市中区创卫复审为民惠民的决心与高效,同样的场景被屡次复制:对老旧居民小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无证经营等集中整治,清理各类垃圾5000余吨,规范便民市场、早夜市38个,更换、新增垃圾桶1404个;对“八小”行业、13处农贸市场开展集中整治,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932份,发放“八小”行业营业执照4095份,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2497个,办理健康证21407个;强化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1000册、健康大礼包200余个,病媒生物防制药品 600包,设置灭鼠毒饵站3万个等。

全民发动造氛围 立行立改促提升

凝聚合力加速创卫复审“步伐”

群众是创卫复审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市中区从提高群众知晓率出发,从加强全民参与率立足,充分利用广告牌匾、宣传栏和沿街LED屏幕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创卫复审宣传。积极调动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和志愿者力量,努力营造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据了解,市中区发放《济南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手册》2500册,发放《致市中辖区全体市民的一封信》1万余份,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展板10000余块,制作宣传标语展板7000块,凝聚起全民创建合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针对省、市督导组暗访反馈的问题,市中区实行“零销号”制度,确保整改一项、达标一项、销号一项。此外,市中区3个督导组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对全区17个街道办事处按照一周全覆盖、一周重点督导、一周回头看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把日常督查与专项督查、领导督查与社会督查、区块督查与部门督查相结合,补齐短板,立行立改,在创卫复审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新时报记者:杨雯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