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政府提供助推剂 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2019-08-23 11:26:25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文/图 记者 蒲泫奇 通讯员 司阳春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做大、做强,除了自身实力硬,政府提供的各种利商政策更是企业前进的助推剂。近年来,淄川区委区政府通过强化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内外兼施,治标治本,解决了企业内部资金短板,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淄川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介绍智能语音问税系统。

  解决资金难题

  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资金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发展之初就因为资金原因遇到了发展瓶颈。“在公司起步阶段,幸好有政府300万元的创业基金的支持。”公司总经理颜景川感激地说道,政府雪中送炭的帮扶,为企业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从公司2015年成立以来,每年都保持年产值至少翻一倍的增速,2018年完成销售额4300余万元。现已成为中国兵器集团、西门子、韩国LG和印度TATA集团等国际知名公司激光设备供应商。

  近年来,淄川区委区政府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密切政银企合作。每年组织政银企合作促进会,相关金融单位累计与500余家企业达成协议支持金额392亿元,不断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项目的支撑保障。组织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设立300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建立“无还本续贷”企业名单,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注重抓好资本运作。结合“本土企业厚植工程”“企业家三年培训计划”实施,加强分类服务、政策扶持、培训推介,大力培植上市后备资源企业,推动资本运作蓬勃发展、多点开花、梯次推进,先后有86家企业,通过各类交易市场融资38亿元。

  强化产业基金引导。设立了总规模6.3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构建“1+4”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统筹整合上级各类奖励扶持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和产业培育。

  颜景川公司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为企业营造

  更加适宜的“小气候”

  走在淄川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宽敞明亮的大厅、先进的设施设备、一流的政务服务,为企业和市民前来办理业务提供了最便利的渠道。

  对于日益增加的审批服务项目,服务中心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推行“1+N”审批制度等措施,全面提升了项目审批效率。“在审批环节中,帮办代办员通过事前提供政策咨询、材料收集与保送,事中连通政府与企业,积极沟通协调、督促推进,事后跟踪反馈,结果交付,建立工业投资项目‘1+N’项目调度表,做好与各审批部门、项目企业的配合联动,形成合力。”服务中心代办员王臻介绍道,通过以上种种举措,可以让企业少跑腿多办事,大大增加了办事效率。

  淄川区委区政府从零成本创业、研发投入、土地利用、平台建设、减负增效、服务企业和税收等各方面,出台相关激励保障政策,营造更加适宜企业生长发展的“小气候”。

  聚力政策刚性兑现,当好“政策保姆”。建立“政策归口集中兑现”机制,梳理汇总各级各类政策,集中面向企业办理政策兑现事项,打通“最后一公里”。

  创新“企业110”机制,做好“店小二”式服务。围绕提高企业与党委政府、部门单位沟通效率,建立“企业110”制度,做到企业需要时“有求必应”,企业不需要时“无事不扰”。建立“店小二”式服务模式,对重点创新创业项目,落实领导挂包帮扶责任,实行专人专班、全程跟踪,把优惠扶持政策、政务公共服务及时提供给创新创业者。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由4天压缩至1.9天,97%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42个工作日完成项目立项、土地手续办理和施工许可手续。确保项目企业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同时,完成所有许可证书及批复文件,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创业的桎梏,进一步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加快实现老工业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淄川区委常委、副区长许永利说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