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济南检察干警讲温暖故事:体内藏着7枚金属器材仍为民奔走

2019-08-22 18:00: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李立红 刘晨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8月22日讯记者 李立红 实习生 刘晨)“我站在这里,看似高大健康,实际经历了两次心脏手术,身体内置入了7枚金属器材,需要常年服药控制病情。”21日,在济南市人民检察院举办的主题教育宣讲会上,来自该院政治部的于凤霞,讲述了自己扛下所有病痛和压力,坚持传递检察温度、守护公平正义的故事,现场听众无不动容。

  于凤霞的身份,除了是一位公职人员,她还是16个孩子的“检察妈妈”。其中,小飞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孩子,刚出生时就被抛弃,后来被养父母收养,但因不符合落户政策,小飞成了没有户口的“黑孩子”。两年后,不幸再次降临,小飞的养父精神病发作,砍了养母数十刀,养母死里逃生,两人随即离婚,小飞再次成了没人要的孩子。

  于凤霞经过多方努力,决定将小飞的户口落在儿童福利院,但是小飞的养父坚决不同意,他认为于凤霞要抢走他抚养多年的孩子。考虑到小飞养父的精神情况,于凤霞无奈放弃了这个方案。随后,她顶着压力,面对不解,继续沟通协调,最终将小飞的户口落在村集体户中,由村委会作为监护人,小飞跟着年迈的养爷爷、养奶奶生活。去年5月30日,小飞终于落上了户口。

  在现代社会,很难想象没有房屋、没有土地、没有户口该怎么生活,六十五岁的李秀花(化名)和她的女儿就是这样“三无人员”,母女两人住在一间不足四平米的窝棚里。当初李秀花离婚后,怀着孕回到娘家,由于没有将户口迁回,所以女儿出生后也一直没能落户。三十四年来,孤苦伶仃的母亲带着智力缺陷的女儿,仅靠上山挖草药卖钱为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于凤霞和相关同志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不到二十天,公安机关就给母女二人补办了户口。于凤霞等人还自发捐款一千八百多元,帮母女俩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相关部门还给他们盖起了三间新房,并办理了低保。“多亏了你们,俺娘俩一辈子都忘不了你们的大恩大德……”这是母女俩朴素而真实的感谢。

  在于凤霞的工作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她说道:“虽然得的是心脏病,但我的良心没有生病,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改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才能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在宣讲会现场,还有多位来自济南检察机关的检察干警分享了自己的从业经历,这些感人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全体检察人员,为新时代省会济南的检察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