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家峪村避灾群众安全度过台风天

2019-08-14 12:23:29 来源: 中华泰山网 作者:

  “村委提前给我们下了通知,9号当天又把我老伴从山上背到安置点,我们老两口这两天吃得好睡得好,没因为大雨受难为。”在高新区天宝镇年家峪村村委集中安置点,74岁的戚在坤和63岁的老伴石利花告诉记者。第9号台风“利奇马”给我市带来了暴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大暴雨情况,为应对“利奇马”,年家峪村提前谋划、群策群力,快速安置需要转移的449名群众,确保了被安置群众的人身安全。

  年家峪村村内道路沿途都设有紧急转移避险指示路牌。

  安置449名群众,台风到来前完成转移

  年家峪村位于天宝镇西北部,村居从山脚到山顶依山而建,全村共有374户,有村民1276人,防汛是全村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年家峪村内,主干道设有多处“转移路线指示牌”,上面有转移地点、责任人、联系电话等,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栏、地质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牌竖立在显眼位置。

  据年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戚在春介绍,在今年4月下旬,村里就把镇、村关于防汛的工作要求、应对措施等告知每一户,在汛期到来前,村“两委”对所有的山头进行了排查,发现危石拍照、上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戚在春表示,在对村里环山路进行全线巡查时,村里对于可能出现的灾害点及时进行了水泥加固,并在附近设置了标志牌,提醒过往村民。根据年家峪村的实际情况,村委对泥石流易发点、沿山、沿河的住户进行重点关注。

  对于此次台风,年家峪村也做了充分的应对准备。8月5日,应急处理小组人员挨家挨户上门登记明细,包括每户人口情况、是否在家、是否要到亲戚家借住等信息。根据登记情况,年家峪村将村委设为集中安置点,另外设置了多个分散安置点,确保有需求的群众都有地方可去。8月9日一早,村委便开始组织群众撤离。10日凌晨1时,最后一户转移完毕,其中集中安置点共安置群众190人,分散安置点安置259人,确保在台风来临前,人员撤离完毕,“不遗留一名群众”。据了解,在安置的449名群众中,将近一半在60岁以上,其中还有2名行动不便的村民。村委将两层楼腾空,房间内放置了床铺、被褥等基本生活用品,组织群众共同生活。

  党员背起卧床老人,村民互助撤离

  “9号上午村委就来电话,让准备有序撤离。下午6点到我家,把我们都拉到村委去了。”看到记者到来,孙传永李海霞夫妇激动地说。孙传永的家地势较低,门口五六米以上是路,走到路面上,需要登上十几级台阶,雨一旦大起来,家门口就可能有危险。9日18时,孙传永一家三口还有78岁的老母亲一起去了集中安置点。“每天三顿饭都是村委管,大白菜炖肉、茄子炖肉,还有方便面,都是免费领的,每顿饭每人两瓶矿泉水。”孙传永说。在集中安置点,一日三餐,定点发饭发水,并且天宝卫生院在村里设立了办公室,每顿饭都留样,检测后发放给群众食用。

  褚玉祥(右)正在与被他转移安置到村委的村民进行交谈。

  年家峪村有正式党员46名,在本次迎战“利奇马”的过程中,所有在家党员都参与了转移工作。9日16时,河水开始漫过村内道路,混杂着雨水在村里流淌,这时还有部分群众没有转移完毕。村民褚玉祥是一名青年党员,他一直坚守在转移一线,转移完一批群众后继续挨家挨户敲门看,不遗漏每一户。戚在坤和老伴石利花的住处较为偏远,门口约有500米长、不足半米宽的小路通向主干道,车辆没法开到家门口。戚在坤是村里的保洁人员,石利花因病卧床手脚不停颤抖,无法自主行动,老两口不想麻烦人,原本不打算撤离。褚玉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接连三趟去给老两口做工作。“晚上10点多,小褚又来我们家了,二话不说背起我来就走,我常年卧床,他不嫌我脏。多亏了他,我们老两口才顺利来到安置点。”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石利花眼中泛着泪花。

  在转移期间,很多热心村民加入到帮忙的队伍中来,用私家车运送转移村民,44岁的戚尚虎便是其中一位。他协助村委转移将近40名村民,来回五六十里路程。“村里的车辆有限,村干部都自己开着车一趟趟拉人,都是左邻右舍的,能尽快转移一个是一个,我觉得没啥。”戚尚虎说。

  村民全部撤离后,村委工作人员和党员没有闲着。“我们当天从21时左右,开始组织人员对村内水库、河道情况进行排查,并再次挨家挨户排查,确保不漏掉一位老人、一名儿童,同时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在村内值班巡查。”村委工作人员介绍。

  年家峪村村委集中安置点内为避险村民准备的物资。

  雨后及时评估环境,指导村民恢复生产生活

  随着台风的远离,天气情况逐渐好转,村里的雨水也慢慢退去。据戚在春介绍,大雨过后,相关部门、村委会将对住户周边情况进行检测评估。

  13日11时左右,记者见到了村民戚在军。戚在军今年60岁,他家是年家峪村地势最高的一户,海拔近800米。按照村里安排,9日戚在军来到村委附近的女儿家,雨大的时候,村内路面积水40公分,水没过了他的膝盖,河里积水1米多深,当时虽然很惦记山上的家,惦记园里的果树,但想到村委的嘱咐,就没回家。“房子是9年前盖的,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次风很大,果园里肯定有树倒了,到时候再一棵棵扶起来吧,多少会有些影响。”戚在军说。

  戚在春表示,天气慢慢变好后,村里将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部署安排,帮助群众逐步恢复生产和生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