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1972年10月1日 ,北镇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桥长1394米,是当时黄河上最长的一座公路大桥,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座黄河大桥 ,结束北镇渡口黄河轮渡历史。
上世纪50年代,老北镇流传着“隔河如隔山,一趟好几天,踩冰淌冷汗,如过鬼门关”的民谣,而这是当时群众渡河的真实写照。在那时,黄河下游北镇段有个道旭渡口,由北岸北镇去往南岸张店全靠渡轮穿梭。尽管每天有两条机动渡轮昼夜不停地对开,日均渡运车辆达340多辆次,但依然无法满足群众通行需求——过往车辆往往要通宵达旦地排队,临近除夕,如果碰到渡河的群众“扎堆”,可能这个年就要在渡口上度过。冬季黄河结冰,车辆行人欲渡河只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河中。
上世纪70年代初,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来惠民地区视察,亲临道旭渡口。在了解了有关情况后,杨得志再三思忖后决定:“桥的事我来想办法!”虽然已是和平年代,但从战略战备的角度考虑,建一座大桥非常必要。后来,建大桥的申请得到了中央特别批复,老北镇可谓“举镇欢腾”。
1972年1月,在道旭渡口下游250米处,北镇大桥的建设工程正式开始,同年9月底,大桥主体工程完工。这座由“0016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施工的大桥预计投资1800万元,后经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交通部批准并指示,将总投资控制在了1600万元以内,而实际上,大桥的建设只用了1387.28万元,工期也由原定的2年缩短为9个月。
1972年10月1日,北镇黄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1394米,宽9米。北镇黄河大桥的建成通车,改变了黄河河口无桥闸的历史,成为当时黄河下游最壮观的黄河大桥。
北镇黄河大桥是时代的产物,它身上留着鲜明的时代痕迹。在那个“多快好省”的年代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工程设计本身存在着许多不当之处。由于原北镇黄河大桥在施工过程中改变了原设计,将北引桥从50孔20米T梁压缩为35孔,河滩路面标高也压低了5米,仅余14.6米,导致该桥在建成投入使用后不能完全保障汛期交通通畅。在大桥通车的最初十余年里,北镇黄河大桥6次因黄河汛期洪凌中断交通,当时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为了改变这一境况,1984年,黄河大桥旧桥改造正式开工,新接引桥77孔,长1541.85米。1985年,引桥主体工程顺利合龙。改造后的北镇黄河大桥,全长2932米,宽12米。其中车行道9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大桥桥身共124孔,墩台125个。1987年10月1日,改造后的新桥全线通车,这一工程可以说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开创了国内大规模桥梁改造的先河。
当时,在大桥南端建立了一座45米的桥标,上书五个大字“黄河三角洲”。在大桥北端则建起了一座高30米的唐赛儿雕塑,巾帼英雄纵马持剑、英姿勃勃。这些标志与黄河大桥一起,成为滨州的地标性建筑。
北镇黄河大桥改造工程量如此庞大,实施起来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其中资金是最大的难题。而当时惠民地区经济落后、资金紧张,实在难以拿出这一费用。为了破解资金难题,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梁步庭提出了“以桥养桥”的想法。当时国家有规定,国家投资建设的桥梁不允许收费,而集资或贷款建设的可以。
最终,地委行署决定采用“人民桥梁人民建”的办法,由大桥建设指挥部向胜利油田借款60万元,行署集资60万元,于1984年9月建成便桥,并由交通处正式行文在便桥上开始征收过桥费。从1986年开始,滨州黄河大桥正式进入“收费时代”。1999年,该桥经评估后,作为注册资本进入山东高速,经交通部批准,收费期限延长至2017年11月15日。
从2017年11月16日0时起,黄河大桥不再收费,结束31年收费历史。随后,大桥上与道路交通无关的收费设施全部拆除,黄河大桥进入“免费通行时代”。(整理:李鹏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山东本科批次录取结束。部分艺术类高校及专业(含山东省属高校招收公费艺术类专业师范生);市级政府委托高等院校培养师范生[详细]
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泉城共话脐带血领域最新进展。本届大会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详细]
青岛去年吃掉30万吨"洋水果"。就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青岛流亭机场海关已验放通过青岛空运口岸入境的进境鲜水果货包机9架,共计106批次、714吨的进口鲜樱桃进入百姓餐桌[详细]
读研考研比例持续上升。"逃避式考研"真的在逃避吗?半岛记者刘丹阳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本科毕业后没有选择进入社会[详细]
据山东省畜牧总站对全省26个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7月22日至7月28日,山东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9.17元/公斤,同比回升49.77%,环比回升0.31%。进入8月,猪肉需求将逐步增加,但出栏量环比将继续下降[详细]
山东10家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附详细岗位表近日,10家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滨州学院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70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