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为响应国家中医药政策与法规,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进一步开展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日前,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张永清带领学院团学工作人员、青年志愿者一行10人进行为期七天的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对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野生资源的实地考察以及访问当地企业、农户等形式,深入了解中药材种植生产以及中药材产业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当地村民带去科学有效的中药材种植技术,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及中药材资源开发思路。以期提高当地中药材种植户及企业的科技水平,增强队员们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志愿意识。
走进基地——了解实际种植情况
图为万德野生半夏
7月14日,荣药本草队第一站到达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桃园村。首先,张老师带领队员们考察了半夏的种植情况,但由于当地半夏种植管理不善,致使栽培半夏资源稀缺,基于此队员们对周边环境进行了仔细勘察,发现问题所在:半夏为喜阴植物,而基地没有相应的遮荫及水分条件,致使半夏生长状况堪忧,张老师针对该问题帮助基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给相关人员讲解了半夏栽培的相关技术;
图为队员采挖野生半夏
随后队员们通过仔细寻找,在林间树下发现有大量野生半夏的存在,学习了如何辨别半夏外观形状等相关知识、记录了其生境信息并采挖了部分野生半夏。
图为探寻半夏途中张老师讲解野生中药资源知识
探寻半夏之余,张老师还带领队员们学习巩固了蒺藜、虱子草、苍耳、槐树等多种野生中药资源的知识,烈日炎炎,芳草幽香,在张老师的教导下,队员们热情倍增,探寻本草,“三下乡”第一站圆满完成。
图为野生柴胡
“一碗山菜性苦寒,寒来暑往柴胡汤”,柴胡药用价值高,为经方常用中药。
给种植户讲解中药知识,询问柴胡种植情况
7月15日,“荣药本草”队到达章丘区曹范镇的庙岭村,队员们首先对庙岭村种植柴胡药材部分农户进行了种植情况调研,主要包括近年来柴胡的种植现况、经济社会效益及种植中出现的问题等;随后,“荣药本草”队走进山东百味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柴胡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实地了解基地药材的种植情况,观察不同区域柴胡的生长情况,发现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图为队员在柴胡基地合影
最后,队员们总结基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导农户科学规范种植,提高实际生产效益,结束后带回部分样品用于后期研究,更好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走进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思路
山东莱芜享有“中国生姜之乡”的美誉,此处生姜吸吮泰山之灵气,汲取汶水之精华,孕育了独有的优良品种,成为历代贡品、姜中珍品、营养佳品、重要的出口商品。
队员给村民普及中药知识
7月16日,“荣药本草”队赶赴莱芜区,上午深入当地农户,为村民们带去多种生姜相关的药用小知识,同时对本地生姜种植状况进行了前期调查并发放调查问卷,过程中发现在种植储存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张老师为村民做了针对性的回答。
图为张老师及团队成员实地考察工厂,探讨生姜生产加工等问题
下午前往莱芜万鑫经贸有限公司,在韩经理的带领下,队员们对生姜的腌渍、干燥、储存等生产流程进行实地了解,张老师对其加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比如在腌渍过程中温度的掌控,避免过高以及车间生产中卫生状况的改良措施。张老师表示:不管生产中的哪一过程,技术方法终以成分含量最优为原则,科学运用贮藏保鲜技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生姜产业发展。
7月17日,“荣药本草”队前往莱芜东兴源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引进日本先进的生姜制品加工技术和生产流水线,拥有国家生姜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GAP种植基地3千亩,生姜有机种植基地1600亩,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山东省生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集生姜标准化种植、加工、科研、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走进科研实验室
图为了解企业文化,走进生姜产品展厅
通过参观,团队发现该公司将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group—responsibility—elite—innovation—nucleus—guide为宗旨的企业理念,科研实验室设备众多。应公司之邀,观看了企业生姜宣传片—生姜赋,感受到莱芜实乃物华天宝,鲁中福地,大姜之乡,莱芜生姜甲天下,药食同源济苍生。
图为校企交流座谈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提供产品研发新思路
图为队员刘燕博士为公司人员讲解生姜应用研究
在李磊经理的主持下,召开莱芜区生姜产品研发座谈会,公司为团队讲解莱芜生姜近些年发展状况,队员刘燕博士以生姜应用为主题为公司人员进行讲解,为公司今后在产品研发上拓宽了思路,会后张老师对当下制约企业发展及产品开发等问题给出了相应建议。
下午,团队在莱芜农业农村局段主任的带领下,走进山东万兴食品公司,了解莱芜“三辣一麻”,对企业在生产、研发等领域进行细致了解,并在产品成分分析以及生姜产品加工过程中技术问题给出了合理性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走向深山——野生资源实地考察
图片为野生北桑寄生
7月18日,“荣药本草”队赴往齐长城遗址—敖子顶段沂源县双石屋村。到达目的地后,首先与双石屋村村民进行交流,了解到他们平时的主要工作是采集药材,近年来药材产量较少,采集也很困难且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当地人们迫切需要有关中药科学知识的普及。
图为队员向当地药农普及中药小知识
随后队员们通过走访种植户、发放宣传单页的方式,向村民们普及中药常识及相关的种植栽培技术,帮助村民解决药材种植上的难题,根据村民实际生活中不同药材的种植生产情况,提供了相应的帮助。随后对周围山上的植被进行了初步调研,发现太平山中药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图为登山途中队员与农户交流中药种植情况
野生棉团铁线莲
7月19日,“荣药本草”队前往双石屋村附近的太平山,对山上的植物进行了中药资源调研,对生长植物的种类及生境有了细致全面的了解,主要种植丹参、连翘、桔梗等,还发现了远志、黄芩、柴胡、棉团铁线莲、蛇床子、歪头菜等野生药用植物。
图为张老师给队员普及有关桑寄生知识
期间张老师带领团队在近山顶位置上发现了大量的北桑寄生,发现此药材在当地多寄生在老杏树上。为此,张老师向队员们科普了北桑寄生的相关知识,其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功效,归桑寄生属,但由于北桑寄生品种发现较晚,现代研究不充分,是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中药材。北桑寄生生长在老杏树高处,采集很困难,但是经过团队的团结合作,不懈努力,成功取样带回,以备后期进一步研究开发。
队员不畏困难、齐心协力采集桑寄生
图为队员采摘桑寄生结束合影留念
图为云门山野生半夏
7月20号,“荣药本草”队来到古青州胜地—云门山,张老师曾在15年前的资源普查过程中,在此附近发现大量野生半夏。队员们首先对云门山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发放中药宣传册的形式进行有关知识的普及,向人们介绍了相关中医药的政策法规及生活中所需中药常识;其次,队员们登顶云门山,途中树木葱郁,但林间草木稀疏,登到山顶队员们已是大汗淋漓,但并未找到半夏的踪迹;最后,队员们走到山脚下休憩时,惊喜地发现草丛中散落的几棵半夏,通过继续寻找并在林间潮湿隐蔽处发现有大量野生半夏的存在,采集了部分样品。带着满心的欢喜,队员们结束了三下乡的最后一站,开始踏上归程。
图为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
时光飞逝,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圆满结束,荣药本草队始终秉持中医药人的初心和使命,带科技下乡进企业,探寻生产种植中存在的问题,队员们不忘初心践行使命,致力于推动中药传承发展,服务中药产业建设,切实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团队成员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发挥中药专长,为药农和企业普及了相关法规政策并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锻炼了队员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巩固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牵动中药产业发展做出一己之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29日到31日的明显降雨刚过去,下一波大范围降雨紧跟着到来。今晨6点,山东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起连续三天省内大部地区都将迎来持续降雨。高温天气将得到进一步缓解,预计今天全省最高温31℃左右。 [详细]
新华社解剖山东企业新思路定制纸杯比超市卖得便宜一半,定制相册30元包邮,5盒名片只要19元……,8月1日,新华社《中国经济新亮点》栏目聚焦山东企业的新思路——随着智能手机和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包装、洗印等行业日渐消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山东世纪开元电子商...[详细]
对市民投诉“12小时认领、24小时整改”8月1日,伴随着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评工作动员会的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导考核方案》也随之出炉。根据实施方案,各区县、各责任单位将突出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环境...[详细]
垃圾转运车卸下垃圾,推土机再进行推平,脏、热、臭是最直观感受。日前,半岛记者来到位于胶州的青岛市小涧西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探访这处岛城最大生活垃圾处理园区的运行情况。据介绍,焚烧厂焚烧垃圾会产生飞灰和炉渣,飞灰固化后填埋,炉渣作为一般的固废可填埋,也可...[详细]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普通本专科学生、预科生贷款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超出学费和住宿费的部分可用于生活费[详细]
6月18日21时20分,王某荣报警,称其在网上购买手机被骗35618元。警方立即侦查取证,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具体信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