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山东|村民为喝放心水凌晨四点去排队 省水利厅厅长:拉水给老百姓也要解决

2019-08-02 10:21:21 来源: 爆三样 作者:

8月1日晚《问政山东》第22期开播,本期节目聚焦水利领域,直击供水管水问题,接受问政的省直单位是山东省水利厅。

村民为喝放心水凌晨四点去排队 省水利厅厅长:拉水给老百姓也要解决

村里明明早就通上了自来水,可家家户户还是得打井取水,村民为喝上过滤水甚至得凌晨四点就爬起来去排队。针对临沂市蒙阴县、烟台蓬莱市等地个别村庄出现的上述现象,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在8月1日晚播出的《问政山东》现场表示,节目结束之后将迅速赶往现场,查看情况,了解当地水质不达标、村民喝不上水的具体原因。如果临时解决不了,拉水给老百姓也要解决。他还现场承诺,到明年年底全面解决自来水集中供水问题。

今年4月,山东省水利厅召开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和构建“安全的水源地保护体系、规模化的供水工程体系”。那么,老百姓现在都能够喝上安全卫生的水了吗?在蒙阴县旧寨乡龚家庄子村,村民们告诉记者,早在十几年前,村里就铺上了自来水管道,但好景不长,自来水通了一段时间就没了。

在龚家庄子村里有一处机井泵房,村民说,十多年前村里通自来水的时候,就是它为全村供水的。记者看到,机井泵房墙上嵌着“临沂市千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的牌子,落款日期是2004年。但如今这处机井泵房已经无法再为全村供自来水了,家家户户只能打水井取水,而井水的水质又成了村民们的“心头病”。

在蓬莱市大辛店镇,一些村民对他们的饮用水水质也表达了担忧。为了能喝上放心水,有些村民选择到水站接经过过滤的水。但是由于最近干旱缺水,好多外村的人也来水站接水。为了能顺利接到水,不少村民凌晨四点钟就赶到水站排队接水。“有这水已经不错了,最起码到这还能喝上过滤的水。”有村民说。

“看到这种情况,我很愧疚也很着急。很多村民现在还喝不上水,这是十分不应该出现的。”针对上述情况,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说,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节目结束之后将迅速赶到现场,查看情况,了解水质不达标、村民喝不上水的具体原因。“要是临时解决不了,我们先想办法拉水给老百姓也要解决。”刘中会现场承诺,尽快解决饮水问题,让群众喝上放心安全的饮用水。

那么,龚家庄子村明明通上了自来水,到底为何又出现家家户户打井取水的情况呢?临沂水利部门负责人说,蒙阴县是标准的山区县,地理位置较差,一部分自来水工程由于当时标准较差,加上管理不到位,造成了一部分村水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水利局将在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处理好问题。

据悉,目前全省还有4652个自然村没有建设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分布在临沂、泰安、烟台、济南等市的山丘地区。针对这些地区用水难问题,刘中会表示,前期已做了摸排调查,没有集中供水的地区主要在山区,建设难度大。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门部署进行两年攻坚行动,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解决自来水集中供水问题,到明年年底全面解决;第二,解决贫困户、贫困村的问题;第三,解决水质不达标问题,特别是沿黄地区氟超标问题。“现在攻坚行动进展很顺利,各地推进力度很大,像临沂,明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刘中会说,从目前情况看,底子都摸清了,建立了台账、制定的路线表、时间表和路线图,下一步就是加快落实,加快推进,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旱情面前多地水利设施成“摆设” 有的7年前就建好至今一次未用

今年山东重旱面积为近60年来同期最多,抗旱形势严峻。山东自2009年就开始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简称“小农水项目”),然而在8月1日晚播出的《问政山东》节目中记者看到,在泗水、新泰等地,地里的玉米旱得高矮不齐,部分花重金建造的水利设施却并未在旱情中发挥作用,有的地方甚至在7年前建好的水利设施至今一次都没用过。对此,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表示,花了钱建设水利项目最后却用不上,水利部门在监管方面负有很大责任,接下来将迅速到现场了解情况,拿出修复、解决方案。

在泗水县高峪村,记者看到地里的玉米有的已经长到胸口高,有的才刚过膝盖,村民说今年少雨,又没有水能引来灌溉,玉米浇不上水就长不好。是当地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么?事实上,泗水县曾两次入选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仅2012年,项目建设投资就达到了9837.51万元。然而记者进一步调查却发现,花重金建设的水利设施在旱情面前却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高峪村村民指着地里空荡荡的井口对记者说,看着是有井、有设备,但就是用不上,因为没有水,一次也没用它浇过地。眼看着花钱建好的水利设施用不上,村民直呼心疼。村民又带记者前往另一处泵站,泵站建设于2013年,是灌溉设施的关键部分,原本应该伸入水池的接口如今被丢弃在另一岸边,而墙上挂着的使用记录本上显示只有一次使用记录。不只是高峪村,泗水县牛庄村也有类似情况,7年前建好的水利设施至今一次都没用过。

无独有偶,新泰市纸坊村于2013年建设的水利设施,到如今6年过去了,仍然没有接通电源。新泰市的渭河庄村、车往峪村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水利设施建好了却只能当摆设。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新泰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却表示管理主体是村里,并不归他们负责,村里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再去镇里,他们只负责建设,运行则只能是村里自己负责。

按照《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第五章第24条的规定,“各级水利、财政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对于新泰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只负责建、不负责运作的说法,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在节目中表示,这是不负责任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由水利部门所属的单位负责管理,小型水利工程应由投资者确定管理主体,但水利部门亦有监管责任以及技术指导服务的责任。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从村民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花了那么多钱建好了,却一次都没用,真让人心疼。对此,刘中会也表示,国家花了钱建设水利项目,最后却用不上,水利部门在监管方面负有很大责任,必须要迅速到现场了解情况,制定修复、解决方案。此外,有村民质疑部分水利设施存在着“水井太浅没有水”等早期设计问题,对此,济宁市城乡水务局局长刘文峰坦言,工程设计基本采取招标的形式,但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没有结合当地山区地形和实际情况。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让这些水利设施真正投入使用呢?对此,刘中会表示虽然之前水利设施、农田水利项目是由多家部门共同管理,情况原因比较复杂,但接下来水利厅会迅速拿出整改方案。

汛期水库泄洪道却堆满乱石杂草 省水利厅厅长:监管缺失,立即清除!

进入汛期,针对烟台招远、青岛西海岸新区、日照岚山区等地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乱石堆积、杂草丛生的现象,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在8月1日晚播出的《问政山东》节目现场表示,上述情况存在安全风险,必须立即清除,畅通泄洪通道。他坦言,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管护不到位,人员素质偏差、缺乏专业技能,维护资金不到位,监管方面存在缺失。

时下正值汛期,龙王水库地处招远市向西南方向,总库容796.5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按照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大坝坡脚外延伸30米至50米的区域,为水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不允许有相关建筑存在,而在水库坝脚处却有一排破旧的民房建筑。记者经过实地测量发现,这处民房建筑距离水库坝脚仅有15米,而且此处严禁钓鱼游泳,记者却发现有人公然在水库钓鱼游泳。在招远张石埠水库,紧邻水库的泄洪道内,长满了几米高的杂草灌木。往下游走,泄洪道越来越窄,有的地方仅有半米多宽。然而对这些情况,水库的巡查责任人却说不知情。

记者了解到,招远的小型水库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招远获全省小型水库管理标准化县荣誉称号。该市投资34万元建立的小型水库管理信息平台,能够通过GPS定位系统及相关的图片信息,及时了解管护人员的履职情况和工程管理情况。然而在调查中,有的水库管护员却表示不了解这一情况。

小型水库管护不尽人意,中型水库又是什么情况呢?7月25号下午,记者来到招远城子水库。就在水库管理处门口,竟然有一座危桥,而这座桥是水库泄洪的必经之地。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高程水库,泄洪通道内泥土堆积,有的地方甚至用土石搭起了临时道路,直接阻断了泄洪道路。记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水库负责人,高程水库行政负责人却称这种情况不会影响泄洪。在日照岚山区陈家沟水库,河道内也堆积了大量的石块,陈家沟水库技术负责人却称正在施工,不会影响泄洪。

“泄洪道乱石堆积、杂草丛生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风险,必须立即清除,畅通泄洪通道。”针对上述情况,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在节目现场说,正值防汛关键期,防汛路承担着输送防汛人员、运输防汛物资的重要功能,如果道路不通,遇到险情,很可能导致抢险失去最佳时机。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必须及时清除,确保道路畅通。

“山东省目前共有水库6150座,其中小型水库5897座,大部分集中在山区乡镇、丘陵地带。修建年代久远,隐患较多。同时存在管护不到位,人员素质偏差、缺乏专业技能,维护资金不到位等问题。监管方面存在缺失,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刘中会表示,出现上述情况,水利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水库管理标准县创建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节目结束之后,立即进一步排查,对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予以淘汰。并对下一步的评审工作,严格把关和评审,确保名副其实。同时,前期水利厅已经派出11个工作组到各地进行暗访,但是并没有达到全覆盖、无死角的程度,还存在一些盲点。下一步将加大力度,及时查找隐患,及早排除。

力度,及时查找隐患,及早排除。

用不上黄河水浇地却被“强制”缴费?省水利厅厅长:不合理,应退赔

用不上黄河水却依然要缴纳黄河水费、黄河水费高于最高限价、黄河水费直接从粮食直补款里扣除……种种类似的情况合理么?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在8月1日晚播出的《问政山东》节目中明确表示,不合理,应退赔。

据了解,山东省规定农业灌溉式用黄河水要交黄河水费,收费的原则是,谁受益谁负担,谁用水谁交钱,多用多交,不用不交。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的农民实际上用不上黄河水,却依然需要交黄河水费。不仅如此,这些黄河水费的价格还高于当地的最高限价,并会从当年的粮食直补款里直接被扣走。

乐陵市杨安镇小杨家村村民卢清堂今年的粮食直补款只有276.25元,比往年的513.75元少了近240元。乐陵市杨安镇小杨家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说,被扣除的这近240元钱里包括黄河水费、卫生费等费用,其中,黄河水费是一亩地25元。

然而按照卢清堂的说法,实际上他压根就没有用上黄河水。他告诉记者,由于引不来黄河水,小杨家村的村民自己筹钱建了几十口基井,近两年他们一直用地下水浇地,但由于地下水咸,常年用这种水浇出来的苗会出现死亡、减产等情况,与黄河水浇的地相比,产量相差近一半。他不缴纳黄河水费,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用过黄河水浇地,但这笔钱却从粮食直补款里被扣走了。

乐陵市杨安镇副镇长张兵说,由于上级部门是按照村里享受小麦补贴的地亩数来收取水费,所以,不管农民是否用上黄河水浇地,都要收取这部分黄河水费。

无独有偶,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的几个村子属于小开河灌区,当地村民说,这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得上黄河水,只有离小开河较近的地方才能用上,但各户缴纳的黄河水费却是一样的,均为每亩33.71元。阳信县水利局综合办公室负责人说,因为现在计量精确程度无法精确到每户,所以只能采取分摊的模式。

根据山东省引黄灌区农业用水终端水价最高限价的规定,乐陵市最高限价12元/亩次,阳信县最高限价8.6元/亩次,而两地实际收取的黄河水费价格却分别为20多元和33.71元每亩。

德州市水利局局长邢朝峰解释说,乐陵市出现20多元每亩的黄河水费是由于按次收,一次12元,如果浇灌多次,出现20多元的情况是有可能的,但节目中提到的没灌溉却收取20多元的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另外他说,从粮食直补款里直接扣除黄河水费是完全不符合规定的。

针对上述情况,刘中会表示,对于确实用不上黄河水的,收费是不应该的,应当予以退赔。对于浇的少、次数少的情况,按均摊收费也是不合理的,应该按实际浇地次数缴费。此外,他提到,除了能引流黄河水直接进行灌溉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情况是在地里打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但这部分水源主要靠黄河水补源,这种情况是应该缴纳黄河水费的。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爆料请联系电话:15066691296,邮箱:2301791061@qq.com)

↓↓↓点击标题阅读

《亲爱的,热爱的》大结局弄错中国地图,网友:绝不能忍

一起帮这75位葬在山东的烈士寻亲!山河已无恙,英雄要回家!

山东新泰回应“为应付环评给矿山刷绿漆”:矿山关停,责任人停职(视频)

因为这个原因,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暂停!山东4城在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