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威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5元

2019-07-31 10:31:00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作者: 王春苗

  威海新闻网7月31日讯(记者 王春苗)昨日,记者从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

  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王伟介绍,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8.86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831.97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954.57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2:45.1:51.7。

  市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范振萍表示,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跟过去相比,这个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应该用更宽的视野来看待它。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我市没有刻意追求增长速度,一方面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上,没有为了保速度而放松政策。总体来看,我市的经济增长还是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具体来看,上半年,全市农村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61.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7%;工业生产稳中趋缓,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7位;服务业稳中有进,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2%,拉动全市GDP增长2.9个百分点,截至5月底,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增长15.2%,高于全省平均值6.7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2位。

  与产业发展稳中趋缓的态势相比,上半年,我市需求动力逐步回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9%,位列全省第8位。虽然投资速度没有转正,但和1-3月份、1-4月份、1-5月份相比,降幅逐步收窄。投资在补短板、优化结构方面发挥着作用,成为投资最大亮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8%,环比提高0.1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20%;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64.26亿元,增长8.7%。

  在消费市场方面,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较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2和2.9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1位。受国家消费政策及新排放标准实施的影响,汽车销售市场呈现出稳步回升的销售趋势,6月份限额以上汽车类增长43.9%,累计增长7.8%,较一季度提高10.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上半年累计增长223.8%。

  对外贸易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693.3亿元,增长6.7%。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计出口66.9亿元,增长13.2%。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67亿美元,规模位列全省第4位。

  与此同时,上半年,我市发展支撑逐步夯实,民生保障得以改善。金融服务能力继续增强。截至6月底,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982.3亿元,较年初增加293亿元,增长7.9%。本外币贷款余额2742.9亿元,较年初增加214.3亿元,同比多增23.3亿元。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总指数累计同比上涨1.3%,涨幅和一季度持平。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呈全面上涨态势。其中,“住”类商品消费成交活跃,居住类价格上涨3.2%,影响CPI上涨0.68个百分点;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8%,影响CPI上涨0.16个百分点。

  居民收支较快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5元,增长8.2%,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6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22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16元,增长7.7%。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15元,增长7.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28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349元,增长7.9%。

  延伸阅读

  下半年全市经济继续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承压前行,部分指标明显回落,未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仍不断加大。那么,我市下一阶段经济走势如何?发展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有何新举措?下半年企业如何冲击新目标?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解答。

  范振萍表示,看经济下一阶段的运行,更多是看能否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如果从更加立体多维的角度观察经济形势,就会发现,上半年全市经济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稳、进、好等特点,这为下一步克服风险挑战、较好完成年度发展任务奠定了基础。

  今年以来,“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继续好转,全市市场主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市场主体对全市未来发展的预期也是平稳乐观的,稳步向好的积极判断仍是主流。根据景气度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2.8和134.0,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新经济新产业也在快速成长,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长7.8%,高于规上工业增速5.7个百分点,比重达到41.1%。新兴服务业表现抢眼,1-5月全市规模以上新兴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72亿元,增长14.7%。外贸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新消费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先行指标继续回暖,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5.6%,环比提高0.5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因素看,各方面积极因素还是很多的,全市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范振萍说。

  打造七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有利于增创实体经济发展优势、激发动能转换。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愈介绍,上半年,预计7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88.6亿元,同比增长4.1%。未来,我市将通过完善推进体系、促进集聚发展、强化调度管理、加大服务力度等举措,加快高端产业园区建设,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卡脖子”问题,持续加快培育提升七大产业集群规模和竞争力。

  在企业冲击新目标方面,张愈表示,1月-6月,全市冲击新目标骨干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760亿元,同比增长6%。46个入库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43.1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7.3%。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