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高青籍新战士敬军礼写信向老英雄李继德致敬

2019-07-31 10:08:00 来源: 鲁中晨报 作者: 张永成

左:24岁的郝帅强隔着3500公里,向老英雄李继德敬礼。右:李继德敬礼。

一身戎装

满载荣耀

抬手之间

尽是穿越战火的铮铮铁骨

那无言的军礼

托起了一座丰碑

从西藏到淄博

这是跨越3500公里的对话

这是相隔60年岁月的致敬

见证的是希望传承

镌刻的是永恒的荣光

还有骨子里的责任与担当

李继德老人(左二)展示来信内容。

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84岁的退伍老兵李继德胸戴军功章,反复翻看着9张年轻士兵敬礼的照片,良久,他站起

身,面向西南方向,缓缓举起右手,庄严敬礼。

这9张照片来自西藏,同时寄来的还有9位高青籍战士的汇报信。从西藏到高青,跨越3500余公里。从24岁到84岁,一代代的传承。年轻的战士们以这种方式汇报入伍一周年的进步,并向英雄致敬。

一场跨越数千公里的军旅对话,令人动容。

来自西藏的八一问候7月23日清晨,高青县木李镇邮政支局投递员杨恩星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单位,分类整理包裹、信件。在一大堆特快专递信件中,一封标注着来自西藏某地的信件引起了他的关注,收到来自西藏的信件他还是头一回遇到。再仔细一看,收件人是三圣村的李继德,这不正是英雄黄继光的亲密战友李继德老人吗!

在杨恩星心目中,曾经与黄继光并肩战斗的李继德老人,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黄继光所在部队受到敌人机枪火力压制,黄继光主动请战,与吴三羊、肖登良组成爆破组冲了上去。黄继光先把手雷扔进地堡,接着就趴在地堡的枪眼上,子弹从他后背打了出来,最终我军夺回了597.9高地。当时距离黄继光只有50多米的李继德亲眼目睹了这一壮举。黄继光牺牲后两天,李继德也因伤告别了朝鲜战场,被送至后方医院治疗直至复员回家。

2015年,晨报记者得知李继德老人是黄继光的战友。当时,在家乡默默无闻了60多年的老人得知网上有人诋毁涉及黄继光等英雄的事情后,勇敢地站了出来,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回击质疑。之后,80岁高龄的老人与晨报记者长途奔波1800公里到黄继光家乡四川省中江县,为黄继光的父母扫墓,完成自己与黄继光在战场上许下的“生死约定”: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捎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给你家里捎信。接着,老人去了他的老部队站了最后一班岗……

李继德老人的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拿着这封特殊的来信,杨恩星第一时间向支局领导作了汇报,支局长侯健当即决定借到老人家中送信之机,组织开展一次拥军优属活动,向这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致以节日问候。

驱车翻过高耸的黄河大堤,侯健和杨恩星第一时间把邮件送到老人手中。当李继德老人迫不急待打开信封,9张英姿飒爽的年轻战士敬礼的照片出现在他的面前,每人还附上一封汇报思想的书信。李继德颤抖的双手拿起照片,念出他们的名字:郝帅强、司书兴、李世龙、程雷、高禄盛、翟骁、王孟雨、张港逸、王雨昕。

投递员给老人送来来自新兵们的信件。

9名新兵向老兵敬礼

原来,这9名战士是去年高青县向部队输送的新兵。临入伍前,李继德曾在革命烈士纪念馆给他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当他讲到英雄黄继光舍生忘死堵枪眼的时候,战士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一年过去了,这批新兵即将迎来属于他们的第一个八一建军节。驻守在西藏边防的郝帅强今年24岁,这一年他从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一名战士,是革命烈士的英雄精神激励着他刻苦训练,是李继德老人的临行嘱托鼓舞着他奋勇向前,他想赶在八一前给老英雄写封信分享一下自己的变化和进步,他同时联系了分配到河南、海南、河北、云南等地同一批入伍的战友,请他们先将自己的照片及汇报信寄到西藏,再由他统一寄出,一起为李继德老人送去八一的问候。

老英雄李继德颤抖地拆开郝帅强的书信,读道:“曾经觉得训练苦不堪言,现在和战友们认为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我从心底感谢部队对我的锻炼,让我从内而外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一个迷茫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一名职业军人。”程雷的信则让老人倍感欣慰:“来部队快一年了,见识了部队的铁血、激情,确信来部队发展深造,是真的没选错路,部队真是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好地方……我一定要干出样子,为自己争光、为家人争光、为高青争光,让五湖四海的战友们,提起我们山东兵,就要竖大拇指。”  ……

跨越3500公里的真情对话

读罢这些书信,李继德老人说:“看到这些孩子们融入了部队生活,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家乡人民的骄傲,真心希望他们多为国家争光,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他还表示,今年的征兵工作正在开展,他要把这些信拿给更多的人看,让他们以这些战士为榜样,激励他们踊跃参军。

每封信反复读了好几遍,老人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他从家中找出笔和纸张,恳请侯健说:“我眼睛花了,写不了字,麻烦你帮我给这些优秀的战友们代写一封回信吧。”李继德老人一边回忆,一边口述,侯健的眼睛湿润了好几次:当年我和黄继光一起向往的幸福生活,现在终于实现了,当年我们参军时条件非常艰苦,为了在战场上不暴露目标,吃冷饭、喝冰水,棉衣反着穿,趴在雪地里坚守阵地……希望你们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传承好英雄精神、弘扬好革命传统,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体魄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口述完回信内容,李继德老人反复读了几遍,感觉满意后,伏在桌子上颤抖着右手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老人起身佩戴好自己的军功章,向着西藏方向庄严举起右手:敬礼! 

时值中午,骄阳透过院子里山楂树稀疏的树叶,洒在装有回信的信封上熠熠生辉,折射出一段铭记于心的忘年交战友情。 文/图记者张永成通讯员王克军石晓静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