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焦点】探访烈日下的环卫工防暑 寿光:两斤绿豆

2019-07-31 09:14:00 来源: 大众网潍坊·海报新闻 作者: 郑群 孙晓晨

  环卫工大妈带着自制用具清扫垃圾

  大众网潍坊·海报新闻7月30日讯(实习记者 郑群 孙晓晨)近日,潍坊地区持续高温,26日、27日、28日,部分城市实测温度超过38℃,户外工作者的工作、生产状态被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而奋斗在城市第一线的环卫工人防暑问题,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日前,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随机采访寿光街头数名环卫工人得知,他们的防暑措施是“两斤绿豆一个水杯”,也有部分老人称“绿豆都没发”,再无其他防暑措施,对“高温补贴”事项更是无人知晓。30日上午,记者采访寿光环卫集团方面,对方则未做任何回应。

  寿光环卫集团门口清扫卫生的环卫工人

  工作时长超10小时月工资一千 2斤绿豆防暑

  记者采访了解到,寿光市环卫工人多数年龄都在70岁以上,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而月工资仅有1000元(每工段),有的老人为多赚点钱,便主动要求加半个工段,工资能发到1500元,但工作时间与强度也随之大大加重,且常年无休。“从今年3月份我开始干,每天早上5点清扫到下午6点左右,中间也会有休息时间,气温变高时,自己先找地方休息,下午2点左右,还要再出去打扫。”环卫工林大爷说到。

  已经干了8年的张大爷是外地人,目前已在寿光定居,家属在家带孙子,自己则做环卫工补贴家用,为了尽可能多赚点工资,他便干着一个半工段,时常凌晨4点就要出门清扫,而下午下班则称“没个准点,啥时候干完啥时候回”。遇到有检查时,中午便靠在路上不能休息。“只发了两斤绿豆跟一个塑料水杯。”问及高温防暑措施时张大爷如是说,除2斤绿豆跟水杯,再无任何防暑措施及设备,甚至毛巾等都未发放。

  环卫工人自制的清扫用具

  连扫帚都是自制 多年从不知晓高温补贴

  而另一位环卫工大妈则表示,连绿豆都未收到,部分环卫工人也存在同样情况。30日上午,记者又随机采访数名环卫工人,大致了解到以下信息:炎炎夏日工作时间太长,平均时长超过10甚至12小时;防暑措施及条件不完善,仅发放2斤绿豆一个水杯,部分人员绿豆尚未发放;清扫用具全部自己配备,大部分扫帚都是自制;多数都不知道是否缴纳保险等事项;一年四季无假期,包括过年过节,无调休制度;从未收到过高温补贴,甚至多数都没有听到过“高温补贴”四字。

  市民李先生表示,正是因为环卫工人常年在户外工作、清扫垃圾,路面才越来越整洁,城市才越来越美丽,因此应该多关注一下他们,包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自己也会经常教育孩子,不能随手丢弃垃圾,要做一个文明的人,珍惜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不辛苦,挺好的,看到路面干净了,自己心里也舒服。今年人家给了两小包绿豆,很知足。”环卫工刘大妈表示,在他们眼里,城市的清洁比什么都重要,而对于回报,2斤绿豆便觉得异常满足。

  在渤海路上清扫的环卫工大爷

  文件明确规定防暑事项 环卫集团未作回应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鲁人社发〔2015〕45号】中第一条明确规定,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调整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4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企业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企业可按其实际出勤天数折算发放。

  第二条明确规定,各类企业要切实履行防暑降温工作主体责任,按照《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制度,落实防暑降温工作措施,调整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 度,确保夏季生产安全和职工身体健康。《通知》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记者并未查询到新出台的相关标准。

  《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户外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11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户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加点。

  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发放夏季防暑降温费,所需费用在成本费用中列支;防暑降温费标准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第十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或者户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和含盐饮料;提供的清凉饮料等不能充抵防暑降温费。

  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违反本办法,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的,或者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0日上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赶到寿光市环卫集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对方任何回应。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