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个行政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2019-07-31 07:03: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马景阳 报道

□记者 马景阳 报道 张店区和平街道办事处和平社区的垃圾分类点。

□ 本报记者 杨淑栋 马景阳

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已推行

7月25日,在淄博市张店区和平街道和平社区,记者看到,社区所有的垃圾桶已更换了新款式,以颜色区分垃圾,具体分为可回收、厨余、有害和其他垃圾四类。

“从上个月开始,我们就对小区内的20处垃圾点进行了改造,建成垃圾房,更换了近百个新的分类垃圾桶。”张店区和平街道办事处和平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华栋说,“我们正在尝试逐步分类,先培养老百姓的垃圾分类意识,为下一步深入推广开个好头。”

出门上班的刘先生是和平社区的老住户,在经过垃圾点时,他停下车,从后备箱拎出两个垃圾袋,分门别类地扔到不同的垃圾桶里。

除了和平社区,其他社区也在试点垃圾分类方式。家住张店区公园街道沁园社区的刘阿姨说:“把可回收的垃圾打包好,贴上社区发的二维码,投入智能化垃圾箱,过不了多久,就能收到兑换的积分,倒一次垃圾还能收入几块钱,既环保又实惠。”

从今年4月起,张店区公园街道引进绿丝带与“蓝色蔚来”公益组织,共同推进垃圾分类项目。“居民垃圾分类越精细,获得的积分就越高。”“蓝色蔚来”公益组织淄博负责人杨忠凯举例,精细分类后的废旧纸箱和空塑料瓶,1公斤可分别兑换12分、30分,一积分等于5分钱。“但是,如果居民把没有分类的废旧纸箱和空塑料瓶一起扔进垃圾桶,那么回收人员只能按照混合垃圾来算,按最低分计算积分,也就是1公斤可兑换12分。”居民积分可以微信提现,还可以用于物品兑换或者积分转赠给社区内的困难户助力公益等。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在试点

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新风尚,城区如此,农村也不甘落后。今年初省政府下发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博山区作为淄博市唯一试点区(县),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半年来,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7个镇和1个涉农街道的202个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就地化处理,博山区采取了市场化运营模式。政府负责出资建设微生物处理站厂房、配套设施和采购垃圾桶及宣传推广工作。签约服务公司负责试点的环卫保洁工作,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到分类处理、运营等,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

博山区市政园林环卫服务中心主任赵汝刚介绍:“公司负责引进设备,通过低温磁化炉对干垃圾进行低温磁化处理,处理出来就是一种陶瓷灰,这种陶瓷灰可以用于道路铺设,也可以用于无害化填埋;湿垃圾通过有机设备进行制肥,制成有机肥,可以还肥于田,改良土壤。

近期,周村区也结合实际,出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在周村经济开发区所有村和王村镇姚家村、陈家村等8个村,以及南郊镇的韩家窝村、山头村等10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居民分类意识有待提高

虽然垃圾分类正逐渐推广并细化,但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社区垃圾分类多以“能否回收”为界,许多居民分类意识仍偏低。

记者在张店区恒大帝景小区内看到了摆放整齐的4个绿色垃圾桶,颜色和大小一模一样,唯一能够区分它们的是其身上所印有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识,分类并不细化。记者碰到一位居民正要把一大袋垃圾扔进垃圾桶,便上前询问是否进行了分类,该居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平时丢垃圾时,我一般看着哪个桶不那么满,我就往哪个里面丢,没太注意分类。”

记者在和平社区也看到,只有少数居民会带多个垃圾袋,分类投入到不同类别的垃圾桶里。虽然垃圾桶做了区分,但在一些桶中,仍能看到不属于该类别的其他垃圾。比如在一处“不可回收垃圾桶”中,记者就见到了塑料瓶、纸壳等可回收垃圾。

收集、处置等末端短板同样制约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反正垃圾车也没分类回收,都是一股脑地混在一起,我们还费劲分类干什么?”不少居民这样质疑。

记者从张店区市容环卫事业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张店区只是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试点引导,主要是培养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对生活垃圾的后续分类运输以及分类处理规定还在制定中。

在7月8日召开的山东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上,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表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确实存在短板。具体表现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设施配套不足,分类运输设施专业化不强、运输能力弱。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有害垃圾处置设施短缺,餐余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垃圾终端处理特别是易腐垃圾处理、有害垃圾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等。

目前,山东生活垃圾分类还处于试点阶段,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也不健全。据悉,省住建厅近日研究起草了《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已征求11个相关部门和部分城市意见,垃圾分类制度将逐步完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