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青岛人|公交站头修理工柳超:一天换两身衣服 后背被地面“烤”红

2019-07-30 15:41: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刘宇昕

  编者按: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7月23日是大暑节气,也是中伏第一天。大众网陆续派出多路记者探访烈日下的一线劳动者,通过体验式采访,以讲故事的方式和全媒体报道形式感受这些最美青岛人工作中的火与热。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7月30日讯(记者 刘宇昕)入伏以来,岛城各地持续高温,正式进入“蒸笼模式”,许多公交人奋战在人们看不到的“高温线”上,为广大市民的顺利出行提供保障,市南巴士一分公司的站头修理工柳超就是其中一员。

  高温天气下,柳超一天至少要湿透两身衣服。

  公交站头修理工为广大市民的顺利出行提供保障。

  一天换两身衣服 后背被地面“烤”红

  与普通修理工不同,站头修理工拼的是速度、保的是质量,只要公交车出现问题,他们总需要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并以最快的速度修好故障车辆。今年40岁的柳超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年,他曾为了保障车辆的早高峰运营而昼夜奋战至天亮,也曾为抢修故障车辆直接躺在四、五十度的沥青路面上接受炙烤,但最终都凭借精湛的技艺和负责的态度让经手的每一辆公交车重新奔跑在接送乘客的路上。

  “与酷暑和寒冬为伴。”是对站头修理工这一职业最为直接的描述。站头修理工的上班时间或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半,或从下午两点至晚上九点。这段时间跨越了早晚高峰,也囊括了一天中气温最高的两个时段。柳超告诉记者,自己一天平均维修4-5辆公交车,最多的时候一天曾修过近10辆车,而这意味着他要冒着30多度的高温,在站点和坏车点之间往返近20次。

  然而,与高温相比,迅速的往返并非真正的考验。由于坏车位置和故障点具有不确定性,柳超时常需要查看底盘,为了能精准判故、迅速除障,他常常选择钻到车底,直接躺在被烈日晒至四、五十度的沥青路面上,高温很快就会透过薄薄的衣料传递至皮肤,有时甚至会将皮肤“烤”红。

  面对高温的炙烤,柳超却从不在意。记者了解到,高温天气下,一名修理工一天至少要湿透两身衣服,面对高温作业环境,柳超却显得从容适应,他说:“习惯了就觉得没什么,想要修得快就必须全神贯注,注意力一集中就感觉不到热了。”

  柳超躺在车下工作。

  奔赴故障现场 与时间“赛跑”

  除了与高温搏斗,站头修理工还必须与时间赛跑。柳超告诉记者,几年前的一个夏日,自己曾在傍晚时段接到故障报修,车辆在威海路上发生故障,造成了整条道路的拥堵。“当时正是晚高峰,我听到这个情况后特别着急,恨不得飞过去。”柳超表示,在晚高峰时段,想在短时间内从站点赶到故障点并不容易,情急之下,他伸手拦停了一辆出租车,自费赶到故障点进行维修。

  “我赶到的时候好多人都在看我,看着大家的眼神,我就想这活一定要干得又快又好!”抱着这种想法,柳超利用积累的维修知识迅速判故排障,仅花了十多分钟就让公交车重新启动,拥堵路段恢复通畅,沿线的公交车和私家车驾驶员们也纷纷摇下车玻璃向他伸出大拇指感谢并点赞。柳超说,这是他终生难忘的一次维修经历,陌生人的鼓励和感谢让他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理解。

  “刚工作时,总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单纯的维修,从这一刻开始,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能力保障市民的出行,感觉很自豪、很幸福。”柳超說,随着公交车的不断更新,站头修理工的技能水平和维修知识也需要不断丰富,他时常带领维修小组学习新式电动车的各类知识,唯有如此,才能在坏车面前抢出时间,保证车辆的运行。

  据了解,在青岛公交集团像柳超这样的站头修理工还有很多,每个公交场站都配有专门的站头维修小组,随时奔赴现场进行检修。他们坚守岗位,奋战高温,为乘客提供温馨舒适的乘车条件,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市民的顺利出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