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汗如雨,他们战斗在最高温度50+℃的高温下

2019-07-29 09:08:37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在交通岗执勤点,在维护交通设施的路上,在机动车查验线上……炎炎夏日,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挥汗如雨、迎热而上,战高温斗酷暑,坚守岗位奋战一线,他们就是聊城交警。近日,面对高温来袭,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上街头探访酷暑下依然坚守各个岗位的水城交警,记录他们战高温斗酷暑、挥汗如雨的工作状态,感受他们的温度,向他们以及与他们一样在高温天值班上岗的群体致敬!

警服会被汗水浸透多次

26日上午9点,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执勤四大队湖新岗的交警们已经到岗进行工作,他们分散在路口的各个执勤点上,密切监控着周边的交通情况。

“我的工作主要是维持周边的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畅通。”说话的是湖新岗25岁的执勤交警薛宝明,刚刚工作一年多的他与同事战友相比,在工作上他还是个“新人”,但对于高温下执勤已经有了很深的体会。

薛宝明说,夏天高温下执勤是个不小的考验,正常情况下,夏天他们7点半就要到岗,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也逐步升高,最热时只感觉汗不停地流,工作下来,身上的衣服从外到里会被汗水浸透多次。为了对抗高温,执勤时他们会不停的喝水,算下来平均每个人在执勤时能喝下三到四瓶水。

说话间,时间的指针已经指向9点20分左右,薛宝明的黝黑的脸庞上已经布满了汗珠,后背上也隐约显现出汗迹,但这对于薛宝明和他的同事们来说仅仅只是一天工作的开始,随着城市车流量加大,他们的工作也会更加繁忙起来。

“虽然天热但都适应过来了,我感觉穿上这身警服,就有责任在里边。”薛宝明说,就在几天前,他在路边执勤时,一名小学生跑到他的身边想把一瓶水送给他防暑用,这令薛宝明感动不已。“我到现在心里还觉得很高兴,感觉要为老百姓更好的服好务才行。”薛宝明说道。

凌晨4点开始工作

你是否注意到道路两旁的护栏一直是明亮如新,路上有故障的交通信号灯总能及时被维修,这一切都归功于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设施大队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26日上午10点左右,在东昌路与向阳路路口附近,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设施大队负责人刘新民正带领着工作人员冒着烈日巡查信号灯信号箱设施的运行情况,手机显示此时气温已经达到了33℃,站在柏油路面上,可以明显感觉到热浪滚滚,但设施大队的工作人员们依然一丝不苟的查看线路走向。

对于设施大队的工作,外人鲜有了解。设施大队主要负责聊城城区100多个信号灯、约200公里护栏与25万平方米标线的维护工作。每当夏天雨季来临,正是设施大队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每逢下雨,他们需要严密注视各个信号灯设备箱周围的积水情况,一旦积水超过警戒线,就要视情况迅速采取措施,保证行经此地人员的安全。

“叮咚叮咚”,在值班岗亭,刘新民一打开手机,记录着辖区护栏情况的工作微信群的消息提醒声不断响起,护栏的维修与清洗也是设施大队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不影响交通,设施大队的工作人员往往凌晨4点就进行清洗工作,在中午休息后,下午3点继续上岗,长达200公里的护栏,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全部清洗完,算下来,一天中设施大队的工作人员大多数工作都在室外高温中完成。

勘察现场连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26日上午11点多,在高速公路聊城南立交,放置在地面的温度计显示温度已达到48℃,接近爆表,聊城高速支队东昌府大队聊城南执法站的民警们依然坚守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线,一滴滴的汗水顺着面颊不断的滴落,很快被路面的高温蒸发掉,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但他们已经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了很长时间。

“我们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强化为民服务理念,仅今年上半年就通过开通绿色通道救助人员30多次。”聊城高速支队东昌府大队大队长邢秀林向记者介绍,每当接到群众紧急就医的求助时,他们会及时采取警车开道等方式,与时间赛跑,缩短群众就医时在路上花费的时间。

几乎在执法站的民警们在一线工作的同时,当日中午11点40分,东阿交警大队事故科的民警们也正在交通事故现场紧张的忙碌着。记者在现场发现,民警反光背心内的警服已经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他们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任凭汗水不断滴落。

“现在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驾驶员的情绪比较焦躁,加之中午时分路上车流量较大,更加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现场处理事故的民警李子朝说,很多时候在中午吃饭的时间,他们接到报警及时出警,有的时候出来勘察现场时连一口水都没时间喝。

温度计爆表仍坚守在查验线上

一天中什么时候最热?是12点?13点?还是14点?在这个问题上,或许聊城市交巡警支队车管所的机动车查验员们比较有发言权。

26日下午1点半左右,放置在地面的最大数值为50℃的温度计已经爆表,马路上看不到多少人影,行道树的叶子也静止不动,高温好像令所有事物都静止了。此时,聊城市交巡警支队车管所的机动车查验员们却顾不上休息,已经开始了下午的机动车查验工作。

打开汽车引擎盖记录下发动机号等信息,用专业软件拍下车辆外观图片……查验员张瑜和谢斌在烈日下一项项的登记每辆机动车的信息,一辆车查验完成需要3到5分钟,而每天他们查验的机动车超过了100辆,工作时间长达8个小时。“工作期间衣服基本都是湿的。”张瑜说,夏天出汗量大,但检测线上车辆不断,有时候他们连进屋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除了大量出汗,长时间烈日下工作让张瑜的后颈部晒伤了,汗水流到发红的晒伤处不时隐隐作痛。此外,高温还容易使部分车龄较长的汽车的发动机循环水沸腾喷出,谢斌在先前的查验工作中差点被烫伤。

炎炎烈日,像上面的几位民警一样,聊城的执勤交警们始终坚守在执勤执法、为民服务一线,他们战高温、斗酷暑,身体力行保障全市交通安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赞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成 实习生 卞新珂 通讯员 张晶 刘胜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推荐阅读
  • 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布 山东这10个乡村入选

    111_副本.jpg

    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布。山东这10个乡村入选7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公布[详细]

    07-29 08-07中国新闻网
  • 2019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出炉!来看这10人的故事

    222_副本.jpg

    这10位同志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推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科技事业,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影响力。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国家863项目——基于永磁电机牵引系统动车组、更高速度等级...[详细]

    07-29 08-07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从“睡城”到不夜城,文化彰显济南“夜品质”调性

    333_副本.jpg

    从“睡城”到不夜城,文化彰显济南“夜品质”调性。从“泉城之夜文旅消费季”推出“10个100”计划,到旅游饭店协会、老建筑文旅促进会、旅行社协会分别推出“10个100”,“泉城之夜”正在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踏下坚实的开拓脚印[详细]

    07-29 09-07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开门红! 啤酒节崂山会场前两天接待游客10万人次

    555_副本.jpg

    啤酒节崂山会场前两天接待游客10万人次青岛新闻网7月28日讯(记者。27日,啤酒节客流量持续高峰,全天接待游客4.8万人次,消费啤酒67吨[详细]

    07-29 08-07青岛新闻网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山东:瞄准高质量 持续转动能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山东 瞄准高质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掘金“山东机会” 总投资80亿元的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一期项目正在山东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锣密鼓地建设,建成后将改变该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三院院士”苏雷什·巴尔加瓦、瑞典皇家科学院院...[详细]

    07-29 08-07经济日报
  • 行李提速、同城同价!来看青岛机场多项便民新举措

    来看青岛机场多项便民新举措盛夏的青岛,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此时,青岛流亭机场,这座于1982年建站复航、设计容量仅为1200万旅客吞吐量的老机场,正经历着它历史上最繁忙的一段时光 日均起降航班545架次以上,最高时每日保障航班590余个,每日客流量逾7.7万人次...[详细]

    07-29 08-07青岛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