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晓芳:用“综合党委”的方式最大程度整合资源服务16万居民

2019-07-29 09:05:43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游晓芳是滨城区市西街道利民社区综合党委书记。1988年参加工作,在基层一干就是30多个年头,历数不同岗位,她干得最有味道、最有成就感的还是9年的社区工作。

  2011年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之前,游晓芳一直从事财务工作。当接到街道党工委任命时,“半路出家”的她内心忐忑甚至有些畏惧。因为利民社区位于新老城区结合部,面积26平方公里,辖43个单位小区,常住人口近16万人,面积大、人口多、情况复杂。一个“老财务”能管好吗?

  “管好钱和管好人有一个共通的理儿,就是用心。”老领导的一番话,让她下定决心试一试。“用心做事,用心服务”,游晓芳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发起建立“综合党委”,撬动辖区单位场地、人才、技术等资源最大程度服务居民

  刚上任,因社区服务半径大、工作力量薄弱、对接群众需求不精准,总有居民三天两头到社区反映家里水龙头坏了找不到人修、小区楼道垃圾乱放等问题,各种难题一件件摆在面前。

  没头绪,游晓芳就“照着葫芦画瓢”,把报纸、杂志、网络上刊发的全国各地先进社区建设经验做法收集整理起来,消化吸收后转换成自己的办法。没思路,就到辖区各个单位走访调研,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众人拾柴火焰高。用半年多时间,把社区情况摸清了,把群众想法摸透了,工作思路也就清晰了。游晓芳将眼光瞄向整合社会资源,尝试撬动辖区单位的场地、人才、技术等资源最大程度服务居民,并在反复商讨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立“综合党委”的想法,把辖区内物业公司、社会组织、机关单位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范围,让他们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中。

  社区“综合党委”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上级党委的高度认可。随后,在上级党委支持下,利民社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社区综合党委。由之前管理5个党支部、89名党员,变为管理33个党组织、2166名党员,支持社区建设的力量有效扩大。

  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帮扶困难职工子女和困难家庭

  提高服务质量,是社区的功能定位,更是社区居民的迫切需要。人员不足,游晓芳就动员辖区其他力量参与;技能不强,就寻找专业技术人员加入。

  首先,“打破围墙”,让居民走出家门,组织开展“爱在社区、幸福邻里”等系列活动,物色楼栋党小组长和热心居民,发起组建孤寡老人解忧团、残疾人帮扶团、留守单亲儿童亲友团等志愿队伍,形成了邻里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接着,积极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为社区所用。炎炎夏日,顶着高温酷暑,游晓芳到辖区单位一家家沟通协商,最终整合各单位公共活动场地2万多平方米。之后,又打造了多个嵌入式社区服务站,借助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多种力量,开展起“阳光100”服务进小区活动。

  近年来,社区已联合社会爱心人士为116户困难职工子女申请了助学金,为68户困难家庭提供了帮扶救助,为残疾人员协调就业岗位30个。

  筹建滨州市社会组织创业中心,培育更多的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社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在街道支持下,游晓芳着手筹建滨州市社会组织创业中心,培育更多的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她带领工作小组加班加点,做设计、搞规划、定职能、建制度……

  2016年5月,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设置23个功能厅的社会组织创业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众智社工、海燕社工、阳光家庭等社会组织入驻创业中心。

  为进一步发挥社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游晓芳提出了“红色社工”为民项目。但是,经过初步洽谈后,几个社会组织负责人都没有合作意向,认为没有发展空间。游晓芳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不断完善方案,调整切入点,寻找合作机会。有次洽谈时,天降大雨,为了争取尽早达成合作协议,游晓芳只身冒雨赴约,准时到达。看到精细的实施方案和满满的合作诚意,对方爽快同意合作,并签订了协议。

  多年来,社会组织创业中心已逐步成长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居民提供涵盖文体、公益、心理、救援、培训等多个领域的精准化、多元化、专业化服务活动。

  在社区这几年,游晓芳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到社区转转看看,要不然这一天心里都没底。这些年,她患上了“手机综合症”,一年365天,每天保持24小时开机,就怕关机后群众有事联系不上她。这些年,她印制的第一张也是惟一一张名片,就是“为民服务联系卡”。

  “精诚服务、和谐利民”成为街道叫得出、打得响的社区服务品牌。社区先后获得“山东省四型就业社区”“滨州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滨州市法治社区”等多项荣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布 山东这10个乡村入选

    111_副本.jpg

    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布。山东这10个乡村入选7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公布[详细]

    07-29 08-07中国新闻网
  • 2019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出炉!来看这10人的故事

    222_副本.jpg

    这10位同志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推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科技事业,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影响力。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国家863项目——基于永磁电机牵引系统动车组、更高速度等级...[详细]

    07-29 08-07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从“睡城”到不夜城,文化彰显济南“夜品质”调性

    333_副本.jpg

    从“睡城”到不夜城,文化彰显济南“夜品质”调性。从“泉城之夜文旅消费季”推出“10个100”计划,到旅游饭店协会、老建筑文旅促进会、旅行社协会分别推出“10个100”,“泉城之夜”正在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踏下坚实的开拓脚印[详细]

    07-29 08-07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开门红! 啤酒节崂山会场前两天接待游客10万人次

    555_副本.jpg

    啤酒节崂山会场前两天接待游客10万人次青岛新闻网7月28日讯(记者。27日,啤酒节客流量持续高峰,全天接待游客4.8万人次,消费啤酒67吨[详细]

    07-29 08-07青岛新闻网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山东:瞄准高质量 持续转动能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山东 瞄准高质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掘金“山东机会” 总投资80亿元的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一期项目正在山东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锣密鼓地建设,建成后将改变该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三院院士”苏雷什·巴尔加瓦、瑞典皇家科学院院...[详细]

    07-29 08-07经济日报
  • 行李提速、同城同价!来看青岛机场多项便民新举措

    来看青岛机场多项便民新举措盛夏的青岛,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此时,青岛流亭机场,这座于1982年建站复航、设计容量仅为1200万旅客吞吐量的老机场,正经历着它历史上最繁忙的一段时光 日均起降航班545架次以上,最高时每日保障航班590余个,每日客流量逾7.7万人次...[详细]

    07-29 08-07青岛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