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的这两个战场和“交通”紧密联系在一起。活动于枣庄、微山一带的铁道游击队,不仅爬火车、搞机枪、打洋行、炸桥梁,是“全国唯一接受日军正式投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还开辟了一条联接延安和华中、山东根据地的“秘密交通线”。在潍坊北部,“渤海走廊”仅是一条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狭长通道,却有数十万部队、2400多位党政军干部及数百份情报秘密安全通过。如今我们来到这里,红色故事依旧激荡人心,绿色发展生机勃勃。昔日的战场上,不断谱写发展新篇章。
记者张依盟(左)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采访参观者。
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的这两个战场和“交通”紧密联系在一起。活动于枣庄、微山一带的铁道游击队,不仅爬火车、搞机枪、打洋行、炸桥梁,是“全国唯一接受日军正式投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还开辟了一条联接延安和华中、山东根据地的“秘密交通线”。在潍坊北部,“渤海走廊”仅是一条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狭长通道,却有数十万部队、2400多位党政军干部及数百份情报秘密安全通过。如今我们来到这里,红色故事依旧激荡人心,绿色发展生机勃勃。昔日的战场上,不断谱写发展新篇章。
党报记者重访铁道游击队故乡:抗敌出奇兵转型有壮志
仿佛一列呼啸的蒸汽火车伴着轰鸣驶出山腰,驶出历史,向着我们飞奔而来……驻足于这座造型独特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前,我们感到心灵的震撼。 放眼东西,它与巍巍耸立的纪念碑、雄伟壮观的临山阁穿珠成线;南北展目,倚高铁,衔青山,远眺微山湖。哦,那首熟悉的歌儿什么时候飘上了耳际:“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那些熟悉的画面也仿佛展现在眼前:爬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抗日战争期间活动于枣庄、微山一带的铁道游击队,是“全国唯一接受日军正式投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 盛夏7月,我们来到这里。昔日的战场上,铁道线旁,互联网小镇、光纤制造、锂电产业等新动能项目林林总总;曾经的“煤城”变“绿城”;微山湖旁,红色驿站人头攒动,二十万亩荷花竞放,红色旅游展现勃勃生机。
打鬼子出奇兵“双招双引”有新招
“机智灵活出奇兵,是我们打鬼子的拿手好戏。”7月9日,微山湖畔的这个农家小院里,轻风送来依稀荷香,不时传来几声犬吠,小院一片安宁和谐,然而89岁的铁道游击队老队员李洪杰,却把我们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杀敌战场。 “‘撞火车’就是一件‘奇’功。”李洪杰说。有一段时间,一直在枣庄活动的铁道游击队转移到微山湖东岸,这让枣庄的日伪军放松了警惕。1942年1月的一天夜里,游击队出其不意杀了个回马枪,副大队长王志胜带5名队员摸进枣庄火车站。当时,一列运煤车停在两辆火车头中间,游击队员乘敌人不备,跳上两辆火车头,在驶离一段距离后,分别撞向运煤车。两声巨响,一片火海,整个车站乱作一团,王志胜带着队员安全撤离。
在枣庄,我们听到许多铁道游击队出奇兵、建奇功的故事。在新时代,枣庄在新旧动能转换战场上同样出手不凡。出了枣庄火车站,京沪高铁线旁,迎面就是互联网小镇里的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浙大教授叶学松从杭州坐了2个多小时的高铁,一到小镇就扎进他的实验室。杭州-枣庄,浙大课堂-小镇实验室,一条高铁线,串起叶学松的日常生活。 “新旧动能转换,枣庄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转换思路。我们处于京沪线上,向南两三个小时就到南京、上海、杭州,那里又有人才又有资金。”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梁家和说。在“双招双引”中,枣庄倾力南下,引来浙大山东工研院、智光光纤制造、鲁南大数据中心等项目。目前枣庄引进大数据企业近200家,已成为互联网一级节点城市,在省内形成鲁中济南、鲁东青岛、鲁南枣庄三极并举的局面。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迅速提高,2018年达到27%。
敌寇入侵勇于亮剑 产业转型全力冲锋
“我们游击队员不是煤矿工人就是铁路工人,平时也没摸过枪,但鬼子来了,就是敢和他们干,和他们拼命!”李洪杰老人说这些话时,拳头攥得紧紧的,双眼放出光亮。
“1940年夏的一天夜里,洪振海队长带领32名队员,分五个组摸到临城‘正泰国际洋行’附近。洋行围墙高,又有电网,他们就在墙上打洞,直到凌晨4点,才将院墙挖通,进去三四分钟便结束了战斗。1941年5月,游击队再打日军洋行,打死日军谍报队员13人。”李洪杰老人说。
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铁道游击队浴血战斗百余起,消灭日伪军5000余人,缴获轻重武器3500多件、各种物资2000余吨,成为军事史上游击战的经典传奇。
在新时代,枣庄人将这种勇于亮剑的精神转化到新旧动能转换上。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山能枣矿集团的前身中兴煤矿,是中国最早的三大煤矿之一。因为煤炭,这里修建了铁路,诞生了铁道游击队的传奇。上世纪80年代,枣庄供应了苏浙沪一带超过50%的煤炭,与煤炭相关的产业曾占经济总量的八成以上。
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枣庄的煤炭产业一度衰落。2009年,枣庄被国务院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产业转型,成为枣庄人必须跨越的一座大山。对此,枣庄人义无反顾发起冲锋。
枣矿近年来大力推进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引进了全国首台套薄煤层自动化无人开采机组,劳动用工压缩56%,人均工效增幅195%。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初步形成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链条:年产原煤2600余万吨,年发电量达16亿千瓦时,年产焦炭300万吨。
这里的环境也在变绿。中兴煤矿遗留的百年矸石山,也已变身为国家矿山公园,满山郁郁葱葱,处处鸟语花香。2018年,枣庄市包括煤炭在内的燃料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5%。这里的转型发展正顺利进行。当年“秘密交通线”
如今红色旅游地400平方公里微山湖,莲叶田田,荷花映日,芦苇摇摇,水天浩渺。抗日战争期间,铁道游击队在这里开辟一条“秘密交通线”,联接延安和华中、山东根据地,曾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千余名将士及黄金等重要物资安全过境。
“那时候,微山姬庄炮楼里的伪军早就被游击队掌握和控制,遇有干部过路,只要事先给他们打个招呼,就会安然无恙。”微山县史志办原主任董学军介绍。1943年的一个冬夜,陈毅被护送过微山湖,见伪军为他们照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平安到达接应地点后,陈毅留下诗篇《过微山湖》:“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7月12日,记者乘轮渡前往微山岛,寻访当年的“秘密交通线”。水光潋滟间,遇到一个来自临沂的夕阳红旅行团,团中60来岁的范大姐嗓门大,带头唱起了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微山湖的荷花很有名,红色旅游也是必不可少的。”说起微山湖景点,范大姐兴致浓浓,她打开手机里的照片说:“我是读着《铁道游击队》长大的,你看这个湖的形状、杈子,我都在书里见过。”
以生态自然为灵,以红色文化为魂。近年来,微山县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以红色旅游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我们策划了‘做一天游击队员’‘重走湖上秘密交通线’等主题活动,积极转化优势资源。”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规划科科长王守伟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91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22.8亿元。
从昔日芦苇丛里的抗日战场、“秘密交通线”,到现在的生态旅游地、红色旅游线,人们游览微山湖胜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革命岁月的激情。远处蓝天丽日,白云红霞,有些熟悉又有些不同的旋律响了起来:“是谁又在弹响土琵琶,听春风传来一片歌谣……”
党报记者重访红色生命线“渤海走廊”|昔日抗战生命线 今日滩涂展新颜
“西边的太阳落下了海面,神兵夜降交通线,远处传来芦笛声……”7月1日清晨,昌邑市下营镇胶莱河入海口西岸,安静的农家院里传出一首悠扬的《远处传来芦笛声》。歌声中,脚下这片土地与曾经的烽火历程渐渐重合:80年前,这里诞生了书写抗日战争奇迹的红色生命线“渤海走廊”。
是什么力量缔造了这些奇迹?昔日的荣光与今天有着怎样的关联?怀着探究之心,记者走进昌邑市,重访神秘的“渤海走廊”,探寻这片土地的红色基因与传承故事。
记者李振(中)在昌邑市马渠村了解该村红色历史。
“隐秘生命线”上
红色群像熠熠生辉
在齐鲁大地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渤海走廊”是个显著又隐秘的存在。
显著在于她的横跨面积。她位于原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北部,东起胶莱河,西至原寿光县东北部的榆树园子村一带,是一条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狭长通道。全面抗战期间,数十万部队从这里经过,规模蔚为壮观,可沿线百姓极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番号,去向何方,要做什么。
隐秘源于她肩负的绝密使命。站在位于龙池镇刚刚落成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里,昌邑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孙建设指向一张抗战时期的山东地图告诉记者,1941年至1943年期间,“渤海走廊”作为胶东根据地与其他根据地及延安联系的唯一通道,除了保护参与跨区调动的部队外,还要秘密保护2400多位党政军干部以及数百份情报。
令记者印象更为深刻的是,80年前,招远等地产出的黄金,被藏进过往干部及“运金大队”队员们的衣袋,一两未丢地从这里秘密运送到沂蒙山区,13万两还被安全转送至延安,一解当时燃眉之急。
那几年,“渤海走廊”沿线地区日伪军达2500多人,此外还有数万国民党土顽部队,而我正规部队仅有数百人。力量对比如此悬殊,这片滨海的荒芜滩涂怎样创造了“黄金一两不失”的奇迹?
问题的答案,随着记者走进“渤海走廊”沿线村庄,探访见证者及其后人,慢慢浮现出来。
在龙池镇马渠村,村支书魏广政说,当年八路军一打胜仗,村里的儿童团员们就蹲在自家的鸡窝前等着母鸡下蛋送给八路军。
在下营镇曹家店村,89岁的老人曹庆才回忆,抗战期间部队经常从村里经过,需要过河时,船工们便架起木船一趟趟穿梭在潍河两岸往来运兵,分文不取。
在龙池镇瓦东村村史馆,村支书赵中伟面向照片墙上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感叹,新中国成立前,瓦东村一共走出了20名中共党员,其中11名英勇牺牲,他们都只有十几岁、二十几岁。
以大众为根,紧紧依靠人民。“渤海走廊”流传的故事描绘的是儿童团员,是船工,是年轻党员,是沿线上千村庄、40余乡镇几十万人民大众熠熠生辉的群像。只要党一声号召,他们“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用血肉之躯铸成保卫“渤海走廊”的铜墙铁壁,汇聚成足以改变历史前进步伐和方向的伟大力量。
“不上锁的村史馆”
传递红色火焰
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我要把烈士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一直到我讲不动为止。”站在龙池镇白塔村的抗战殉国烈士祠门口,67岁的退伍老兵魏铁良语气铿锵。守祠七年,魏铁良每年都要为上万名参观者介绍英烈们在“渤海走廊”留下的英雄事迹。
魏铁良是昌邑市普及传承红色历史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市从村干部、“五老”人员、青年学生和党员群众中推选出72名红色讲解员开展红色教育宣传,累计超过3万人次接受教育。为了将红色记忆永久留存,昌邑成立了由党员义工等360余人参与的史料征集小组,先后奔赴10余个省市,深入330多个村庄,走访252位建国前的老党员、老战士、老模范,抢救性整理出记录文字520余篇,编写的《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四辑已印发8万册。
作为“渤海走廊”的主体,昌邑市于2017年底启动了党性教育基地工程建设。目前,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10个专题展馆和200个红色村史馆为载体的红色展馆群初现规模,1680多批次、13.8万余人次到访参观。尤其是散落在28个村庄的已建成红色村史馆,更是成为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身边课堂。
在卜庄镇西董村史馆胶北特委旧址的一间西屋,几个小学生正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当年胶北特委的成员就是在这里开会议事,为方便出现敌情时及时撤离,这扇窗户都没有安装窗棂。”
孙建设说,红色村史馆都是全天候开放的“不上锁的村史馆”,党员过支部生活日、主题党日,村民们过年过节祭奠瞻仰,村史馆的大门随时敞开。今年昌邑市还开展了“我的假期红起来”活动,组织大中专学生寒暑假返乡时参观村史馆,了解本村历史。在马渠村史馆,一位大学生在参观后留下感言:“想到自己出生在红色马渠,就充满了奋斗的力量!”
红色精神驱动
荒芜滩涂展新颜
今天的“渤海走廊”,历史与现实交叠共存,初心与使命绵延传承。
登上饮马镇山阳村的博陆山顶,北望,曾经的“渤海走廊”平畴万顷,尽收眼底。山下,大型工程车往来穿梭,隆隆作响,一座文旅小镇正在破土。
“这一片是正在施工的‘梨花水镇’文旅项目,为确保项目启动,这1000多亩地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流转。”谈到山脚下正热火朝天建设的新项目,山阳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敬颇感自豪。
“高效率的原因是什么?”记者好奇。
“我们有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和一群永远跟党走的人民群众。”王成敬一语道出关键。2018年,山阳村关停了开采40多年的石英石矿,引进“梨花水镇”项目。为保证项目按期开工,村里6个党支部、150名党员站了出来。党群同心同德,3个月就完成违章建筑清理60多家,腾出230亩存量建设用地,硬化2.3公里施工道路,让投资伙伴直呼“想不到”。
“等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为村里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旅游年总收入5亿元,村民们不挖矿搞旅游也能富起来!”谈到未来,王成敬满眼笑意。
先行一步的,有种使命意识。围子街道是远近闻名的“铸造之乡”,作为行业龙头的浩信集团,推出“共享计划”,高端人才、3D设备等与同行共享,加速“围子铸造”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先富起来的,有种责任意识。满国康洁环卫集团开创“一把扫帚帮扶贫”模式,招聘环卫工人时优先选用家庭生活贫困或低保人员,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
红色精神驱动下,如今的“渤海走廊”早已不是盐碱遍地的荒芜滩涂,经济、生态、民生全方面提升的通道愈发广阔:昌邑北部的化工园区正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南部的潍水田园综合体入围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红色“渤海走廊”,前路风景更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5天3地22站,进园区、入街道、访企业,深入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山东干部一路轻车简从,边看、边学、边思考、边总结,真切感受三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奋发有为的务实作风、制度创新的丰富实践。总结过程中,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一个关键词——流程再造[详细]
召开发布会公布: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1823.3亿元,同比增长5.4%,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回暖的趋势。“与全国走势一样,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详细]
非法“住改商”拟限期销号退出7月26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关于规范“住宅商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再次公开征求意见。与上一版本相比,新版征求意见稿明确未征得全体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擅自“住宅商用”的,区县政府要依法查处、取缔[详细]
青岛的夏天,离不开新鲜肥美的海鲜和泡沫绵密的啤酒。啤酒之于青岛意味着什么?几乎是这座“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城市的第二个符号。[详细]
长岛作为我省唯一的海岛型区域,区位优势独特,海洋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生态系统相对脆弱。7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条例》是我省第一部海岛生态保护的创制性立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详细]
今天上午,解除80km/h限速后的济青北线车如流水,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青高速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建成通车。新济青以我省第一条八车道高速公路、全省第一条改扩建高速公路、全国唯一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工程再塑“山东的路”品牌,将更有力地支撑保障现代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