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教育,是每家每户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日前,济南市政协以“国际化的泉城呼唤更开放的教育”为题开展了第十五专题“商量”,记者从中获悉,到2025年,济南市要至少引进2-3所国际学校。济南的本土学校,也将分别朝着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雅菲
打造高标准国际学校
大大改善营商环境
教育开放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城市国际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说教育的开放,人们首先都会想到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到底有多重要?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延安教育培训学校校长王延安举了一个外地的例子:前两年,江苏省的南通和常州为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引进了很多外国知名的专家甚至投资商,他们把孩子也带过来了。可是在南通和常州没有适合他们孩子的国际学校,只能把孩子送到有国际学校的苏州。久而久之,他们就把家安在了苏州,这样项目也转移到苏州,影响了这两个城市的国际化建设。“所以说,我们的教育就必须先行开放,也就是说国际化的泉城热切地呼唤更加开放的教育。”
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刘绍辉也十分同意这一说法:“因为城市开放、教育先行,济南市委市政府也恰恰是吸取了外地的前车之鉴,专门在高新区打造了一所高水准的托马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大大改善了济南的营商环境。”刘绍辉说,济南市委市政府有明确要求,就是到2025年,济南市要至少引进2-3所国际学校。这样就会大大提升整个城市国际开放的力度。
除了国际学校之外,济南在教育开放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我们前期推行了市民国际礼仪进社区、进学校,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济南市外办副主任宫俊卿表示,济南市外办下一步与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研究制定,即将出台全国首部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标准。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济南市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国际教育资源。
首所海外国际学校
济南是师资提供地
教育开放一方面是对外交流,另一方面则是对内合作交流。“要吸引世界、全国的优秀教育资源,来济南办学。”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袁竞表示。
对此,刘绍辉表示,济南也在尝试着做这样的工作。“比如十四中引进了在全国享有盛名的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所有孩子选课走班,一千多个孩子,就有一千多张课表,这在传统意义的学校是没法想象的。这种开放让我们的教育变得特别生动,更加符合规律。”刘绍辉表示,济南一直主张一校一策,而不是千校一面。“我们去年开始了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三类学校建设。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所学校办成老百姓喜欢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同时,刘绍辉还在现场向市民通报了一个好消息:“近期中国要建第一所海外的中国国际学校,地点在巴西,这所国际学校选择唯一的师资提供地就是济南。通过海外国际学校的建设,把中国的文化延伸到了海外,把中国的教育延伸到了海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5天3地22站,进园区、入街道、访企业,深入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山东干部一路轻车简从,边看、边学、边思考、边总结,真切感受三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奋发有为的务实作风、制度创新的丰富实践。总结过程中,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一个关键词——流程再造[详细]
召开发布会公布: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1823.3亿元,同比增长5.4%,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回暖的趋势。“与全国走势一样,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详细]
非法“住改商”拟限期销号退出7月26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关于规范“住宅商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再次公开征求意见。与上一版本相比,新版征求意见稿明确未征得全体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擅自“住宅商用”的,区县政府要依法查处、取缔[详细]
青岛的夏天,离不开新鲜肥美的海鲜和泡沫绵密的啤酒。啤酒之于青岛意味着什么?几乎是这座“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城市的第二个符号。[详细]
长岛作为我省唯一的海岛型区域,区位优势独特,海洋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生态系统相对脆弱。7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条例》是我省第一部海岛生态保护的创制性立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详细]
今天上午,解除80km/h限速后的济青北线车如流水,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青高速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建成通车。新济青以我省第一条八车道高速公路、全省第一条改扩建高速公路、全国唯一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工程再塑“山东的路”品牌,将更有力地支撑保障现代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