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榜样 行有方向| 这些榜样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2019-07-22 09:18: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徐超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众日报开设“汲取榜样力量”栏目,报道山东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方向,至今已经有9个人的事迹登上版面。他们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或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是找差距的鲜活教材。一起来看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一心为民践宗旨 做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端正服务群众的态度,打牢服务群众的思想基础,才会有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些先进典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烟台市福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家强从事检察工作25年,先后主办或参与办理107件大案要案,起诉率、有罪判决率均达到100%;即便罹患胃癌,依然坚强面对不误工作……“只要在岗一分钟,我就坚持工作一分钟,做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虽然还有一年就要退休,王家强依然热爱着检察工作,珍视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

潍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张桂凤从零开始,牵头建设潍坊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为了把这一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张桂凤带领团队精心研究,科学谋划、一丝不苟,经常每天工作12-16小时,甚至通宵达旦。终于,她让潍坊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从“一张白纸”变成全国一流典范,将潍坊市12319热线打造成为全省为民服务的一面旗帜……

7年来,淄博市扶贫办副主任刘昌法先后担任淄博市上小峰村、西沙井村、石柱村3个村的“第一书记”,他写下了70多万字的民情日记。他始终以村为家,挨家挨户摸民情。他先后帮助3个帮包村建起了1家乡村旅游公司、1个山泉水厂、1个莲藕基地、3个日光大棚……争取项目20多个、资金800多万元,带领3个村50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蹚出了各具特色的致富路子。

 

用心用情办好群众的事 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

这些先进典型把脚印留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把办好群众的事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民忧、维民权、保民安。

为及时帮群众答疑解惑,菏泽市曹县砖庙镇人社所所长孟庆忠将手机与砖庙镇人社所的热线电话并网,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他咨询人社政策,热线电话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孟热线”。除了答疑解惑,“老孟热线”也会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帮助群众解决涉及人社业务的问题。“有事找老孟、老孟能办事”成为镇上居民的共识。

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徂徕法庭副庭长钱继红十余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她把经手的每一件案件都看成是大案、要案,把当事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不少都离开了基层,走向了机关,而她却选择继续扎根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法庭。钱继红说群众脸上的笑容和口中的“小钱法官”,就是对自己的最大褒奖。

把信访当信任,把上访群众当亲人,这是济宁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孟昭硕身体力行二十多年的信念。孟昭硕累计处理群众来信4万余件,接待群众来访2.4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1300多件……

勇于担当作为 做攻坚克难的“急先锋”

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时最需要的是直面挑战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在精准扶贫主阵地、大学生村官岗位上、重大工程征迁现场……这些先进典型都表现出攻坚克难、勇夺胜利的“急先锋”精神。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贫困村都在桥头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383户,面对如此情况,镇党委书记刘志伟立下了“军令状”——两年内,让所有贫困户脱贫。他大胆探索,通过花卉产业拉动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桥头镇由农业大镇向经济强镇转变。

“90后”的闫庆玲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大学生村官,成为夏津县渡口驿乡东渡口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闫庆玲决定自己先带头试种食用菌,成功后再向当地群众推广。为尽快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在做菌种时闫庆玲都是亲力亲为。她亲自用装袋机装料,摸索装袋机更高的使用效率,十个手指在装袋机套筒上磨得全是血泡。为了跑销路,闫庆玲夫妻俩买了一辆汽油三轮摩托,每天自己拉着六七十筐食用菌去集上卖。

面对征迁面积大、村庄企业多、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挑战,胶州市胶东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晓钟勇于负责、主动担当,带领班子成员集体研究、专题研判,提出了“临时党支部引领、搬迁议事会认定、征迁工作组攻坚”的工作方法。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胶东机场第一阶段10个村庄征迁工作仅用7天时间全面告捷,完成第二阶段11个村庄征迁工作仅用4天时间,效率和速度不断刷新纪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