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他不仅能解决设备疑难问题,还将多种最新技术应用于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他完成了近千个革新项目和持续改善项目,为企业节省数千万元;他带出的人才队伍,已成为各岗位的骨干力量。
他就是管亮,潍柴集团在聘首席技师,目前在潍柴集团三号工厂负责电气维修工作。近日,管亮以职工身份当选为第二届山东省青年技能形象大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晓丽
将最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节省了大量成本
“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不断创新”,以此为座右铭,管亮在工作中刻苦努力,在工人技师队伍中迅速脱颖而出,成为现场电气维修佼佼者。
不仅能挽救绝症设备,管亮还把最新的视觉检测技术、RFID信息化技术和一体化伺服电缸技术用于生产中,解决生产瓶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三号工厂WP4/6机型产量的增大,主轴承采用半自动人工拧紧,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但总装一线3055-3060工序附近空间狭小,采用传统滑台式结构施工空间受限。
最终管亮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在潍柴集团内首次采用空中支架固定伺服电缸来代替传统滑台,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从而在狭小的空间下实现了主轴承螺栓的全自动拧紧,为企业节约100余万元。
试车车间预装线原配置的信息化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生产的需求,因此三号工厂成立专项攻关小组对生产线布局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现场情况匹配相应硬件支持制定升级方案。
管亮通过引进全新的RFID硬件设备,为发动机ID信息读写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可以实现各工位装机信息的自动推送,并且为以后各种信息化改造升级奠定硬件基础,同时为企业节约3000多万元。
以创新工作站为平台,立项100多项自动化改造项目
2013年11月,三号工厂管亮(首席技师)创新工作站成立。这是一个集技术攻关、装备保障、培养人才为一体的工匠孵化基地,是三号工厂落实潍柴工匠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管亮以工作站为依托,围绕生产效率提升、质量防错、智能化制造等方面开展攻关项目。针对项目性质差异,组建多元化的创新团队,团队成员涵盖操作者、技术支持、工艺、装备技术、质量检验等不同专业和岗位人员。通过做项目提升和突破专业技能知识,充分发挥项目过程中技能传承的作用。以创新工作站为平台,近年来共立项100多项自动化改造项目,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管亮一直都在不断学习最新的电气技术,积极参与岗位练兵和各级组织的技术比武活动。代表公司参加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获山东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参加全省“振兴杯”技术比武,获山东省维修电工组一等奖,参加山东省省管企业技术比武获第一名。
近几年来,管亮解决各种设备疑难问题286项,完成革新项目343项,持续改善项目共587项,为企业节省5296.1万元;先后荣获过公司科协级一等奖5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9次等荣誉称号;获得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业“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齐鲁行业工匠”、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潍坊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潍坊市“鸢都产业领军人才”、潍坊市“金牌工匠”。并多次获得潍柴控股集团“劳动模范”、“工作标兵”等荣誉。
努力工作的同时,充分做好“传、帮、带”工作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管亮先后完成了“变频器的原理及应用”、“发那科维修与调试”、西门子840D维修与调整课程”、“西门子软件应用及编程”、“工业以太网网络综合课程、现场总线的网络调试等十几门教程的编写和培训,现为公司在聘内训师、潍柴大学在聘“工匠导师”。
自进厂以来,管亮共带徒38人,其中研究生7名、本科生12名、专科生15名、技校生4名,现都已成为各岗位的骨干力量。
管亮依托四级培训体系,按照员工结构特点和技能专家的专业特色,从三个方面开放适合职工和技能人才成长的课程体系:总结推广“首席技师”的绝招绝技绝活,普及先进操作法,传播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将同一工种、不同行业的高技能人才聚集起来,开展技术沙龙和工匠交流课程;参加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及时掌握高端先进制造技术,同时组织优秀员工走出去进行交流学习。
在管亮的指导下,近年来已开展各类装备培训298场次,培训人次达1195人,培训范围涵盖三号工厂一线与技术支持、装备技术人员,有效提高了三号工厂全员的装备管理及装备基础知识水平;组织15次典型故障的分析讨论会,提高了维修人员分析故障和解决故障的能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互联网诊疗服务逐步纳入医保支付。网上看病、远程医疗服务更加便捷,部分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还可纳入医保报销[详细]
扩容热潮下,机场整合大幕拉开6月12日,无人机拍摄的建设中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10日,在山东省机场集团与战略合作单位集体签约仪式上,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董事长王卫中透露:今年,烟台机场旅客吞吐量将突破千万,届时,山东将拥有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千万级机场,全年旅客...[详细]
济南成丰面粉厂“涅槃重生”。昨天,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成丰面粉厂保护性加固修缮项目建设工程进行规划许可批前公示,这处近百年的老建筑将辟出民族工业展览馆、创客空间、创展空间和主题餐厅,改造成地标性文化主题创意园区[详细]
“世界最美小火车”青岛造,中车四方新型动车组下线。今年,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在斯里兰卡体验最美火车线时,将搭乘到来自中国的新列车[详细]
勘探小镇从“探全国”迈向“探全球”。为加快我省勘探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瓶颈,打造智慧勘探和绿色勘探,7月6日,山东省首届勘探高峰论坛在新泰市举办[详细]
山东19家企业和两个工业园区受到国家表彰7月11日,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表彰了342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50个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山东有19家企业和两个工业园区受到表彰,其中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