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12日讯(记者 王丽)济阳区地处黄河下游,位于济南市东北方向,资源丰富,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拥有济阳黑陶、济阳鼓子秧歌、济阳黄河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济阳凭借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独特的旅游资源,不断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7月12日,“相约文博会·献礼70年”媒体行记者走进济阳,先后在卢氏旧居、济阳文体中心、龙阳黑陶等地进行了探访。
深挖历史文化引领市民“旅游向北”
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位于济阳回河镇举人王村的卢氏旧居。卢氏旧居共有五进院,从大门一进祠堂,位于祠堂侧门的灰雕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由于年代久远,灰雕已经残缺不全,但仍然可以看到细密的花纹和精致的图案。“灰雕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济南地区十分少见,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济阳文体中心博物馆长王邕说。
据史料记载,卢氏旧居建于1917—1919年,集住宅、宗祠、学校一体,占地面积73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1.3平方米,是济南市黄河以北仅有的保存较好的大型民国院落式建筑。
据王邕介绍,卢氏旧居是山东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分住宅和祠堂两部分,建筑用料讲究,工艺高超,中西合璧,建筑体量大。王邕说:“卢氏旧居最大的特点就是格局大,中西结合,南北结合,还有部分建筑是哥特式风格。”
由于历史原因,卢氏旧居现存建筑损毁严重。济阳于2014年委托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卢氏旧居进行了现场勘查,并编制了《济阳卢氏旧居修缮保护工程设计立项报告》,2014年12月山东省文物局批复通过了《卢氏旧居修缮施工设计方案》,工程计划分四期进行。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完成,三期工程正在进行,已累计投入资金1110万元。当前推进的第三期修缮工程计划2019年底完工。
在修缮方面,王邕说:“我们修缮的标准是‘修旧如旧’,使用原材料恢复建筑最具风采的状态。”王邕表示,后花园将于2个月内完工。据介绍,结合文物本体的修复,还将同步考虑旧居的利用,由于其现存的房屋空间规模较大,且分布合理,下一步计划建立卢(永祥)督军纪念馆、张稷若(尔岐)纪念展室、华北地区民俗(农耕文明)历史陈列馆、非物质文化展馆等。
设施先行打造“便民文化服务圈”
近年来,济阳大力实施产城融合战略,先后兴建了一批文化设施项目,着力打造“便民文化服务圈”。位于济北经济开发区的济阳文体中心便是重点建设的文化设施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9329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58万平方米,拥有有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大剧场、球幕影院、城市展览馆等设施,建成后将是集文化展览、公共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场所。
据王邕介绍,“文体中心图书馆争取在7月底免费向市民开放,现在施工已经完成,就差建筑方交工。”随后采访团来到剧院,剧院目前已经开放,据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张西辽介绍,剧院可以容纳1300人。
据了解,济阳文体中心分为四层,地下一层综合服务区,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设有全民体育健身中心和体质监测中心,地下还设有大型停车区域和配套服务用房。地上综合场馆开放区,建筑面积约4.14万平方米,设有九大馆区,分别为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大剧场、档案馆、展览厅、球幕影院。室外露天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设有露天舞台和音乐喷泉。
突出特色培植文化产业“龙头”
黑陶是4500年前“黑陶文化”的代表,因1928年发现于章丘龙山镇城子崖而命名为“龙山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史学家称之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济阳龙阳黑陶保留了传统龙山文化手工制作工艺,更融汇了现代艺术创意,使用科学配方,运用独特的压光工艺及雕刻艺术手法,既保持了古黑陶“黑、薄、光、细”的传统风格,又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造型典雅、稳重、精美、别致,无釉而乌黑发亮,突显高贵、典雅、古朴、神秘的特色。
采访团一行最后来到龙阳黑陶,场内的展览架上摆放着种类繁多的黑陶艺术品。龙山黑陶技艺济南市传承人徐庆增表示,下一步要将黑陶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在曾经登上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的济阳街道朝阳村新建一处黑陶文化体验旅游点,推广黑陶文化,吸引广大游客体验黑陶制作。随后采访团一行参观了黑陶的拉胚过程,“做一个泥胚不难,难就难在做十几个大小一致的泥胚,”已经工作32个年头的拉胚师傅李其光说,“拉胚唯一的技巧就是孰能生巧,在保证外形大小一致的同时还要保证内部结构不会裂开。”随后,采访团又参观了黑陶的拉胚过程,“黑陶使用的泥是黄河1米以下的阴性泥,”工作人员张女士说,只有阴性泥才不会轻易裂开。
徐庆增表示,龙阳黑陶要升级非遗传习所,将黑陶的主要制作工序在文化大院内进行全息影像展示。开设陶吧,定期招募中小学生到传习所上陶艺手工课,现场教授制作黑陶。另外还要建设黑陶产品展示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体验和传播济阳的黑陶文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互联网诊疗服务逐步纳入医保支付。网上看病、远程医疗服务更加便捷,部分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还可纳入医保报销[详细]
扩容热潮下,机场整合大幕拉开6月12日,无人机拍摄的建设中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10日,在山东省机场集团与战略合作单位集体签约仪式上,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董事长王卫中透露:今年,烟台机场旅客吞吐量将突破千万,届时,山东将拥有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千万级机场,全年旅客...[详细]
济南成丰面粉厂“涅槃重生”。昨天,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成丰面粉厂保护性加固修缮项目建设工程进行规划许可批前公示,这处近百年的老建筑将辟出民族工业展览馆、创客空间、创展空间和主题餐厅,改造成地标性文化主题创意园区[详细]
“世界最美小火车”青岛造,中车四方新型动车组下线。今年,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在斯里兰卡体验最美火车线时,将搭乘到来自中国的新列车[详细]
勘探小镇从“探全国”迈向“探全球”。为加快我省勘探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瓶颈,打造智慧勘探和绿色勘探,7月6日,山东省首届勘探高峰论坛在新泰市举办[详细]
山东19家企业和两个工业园区受到国家表彰7月11日,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表彰了342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50个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山东有19家企业和两个工业园区受到表彰,其中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