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盘水饺“托起”19个残疾人的就业梦

2019-07-11 22:30: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沈童 辛振东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7月11日讯见习记者 沈童 辛振东)7月11日上午10点,济南市天桥区翡翠郡西门一家名为德巧将自助水饺的店铺正式开门营业,吸引了很多人到场祝贺。一家不起眼的饺子店为何引来这么多关注?记者探访发现,这家店里的工作人员有些“不一般”,他们都是残疾人。据了解,该店是在山东省残联帮助下,由德巧将食品有限公司为帮助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一家水饺店。

  开业现场

  “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寻求就业出路,是开办这家水饺店的初衷。”德巧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德森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隶属于山东省残联的企业,德巧将主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此前,公司一直从事巧克力加工,但由于去年巧克力售卖效益不好,工人们一个月只上8天班,收入十分有限。正当赵德森为此发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的启发下产生了做水饺加工的想法,包手工水饺不需要东奔西跑费太大力气,残疾人们干这个没问题。就这样,他先是带着工人们自己学习包水饺,但水饺包好后却又面临卖不出去的困境。赵德全感觉到,要想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要改变策略。干脆,自己开一家水饺店!

  为了开店,赵德森前前后后跑了两个多月,最后选择了眼下这个居民小区比较多的地方。从装修到开业,他一直跑前跑后忙活,“看着水饺店开业了,心情很激动,终于找到了一条为残疾人兄弟姐妹提供帮助的新出路!”赵德森说,水饺店面积大概60平方米,目前店内19名员工都是残疾人,每人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并且给员工们缴纳五险。

  今年57岁的王林是一位聋哑人,早在2005年进入到残疾人就业企业的时候,就是赵德森把他招进去的。王林的妻子也是一位聋哑人,又没有工作,上医院看病的花费都是个问题。直到遇到赵德森,王林算是有了稳定收入,从2013年起,王林就一直是德巧将公司的员工,由于他年龄比加大,又有高血压,赵德森在安排工作方面特别照顾王林。“与普通人相比,残疾人的身体健康更需要关注,身上有点啥不舒服咱都得特别注意,目前给王大哥安排了前台的工作,能轻松一些。”

  环卫工人在店内就餐

  记者在水饺店内的厨房看到,目前包水饺的是三名聋哑人和一名患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赵德森说,今年32 岁的陈娟娟虽然听力有障碍,但手特别巧,包水饺又快又好。因为这种对外出售的水饺和平时家常水饺的包法不一样,员工们大概需要花一周时间学习包水饺,目前这四个人一天能包30多斤水饺。

  今天水饺店第一天开业,赵德森邀请了附近的环卫工人到店品尝。他说,因为是残疾人兄弟姐妹们开的这家店,对于环卫工人的辛苦更能感同身受,请他们来吃水饺也是对他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谈到未来,赵德森最希望的是先把这第一家水饺店做好,将来能在济南市所有辖区开连锁店,就近安置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