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多彩新崂山。闫培森 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通讯员 王兴 曲咪咪
正是夏日好时节,沿崂山一路走下来,无论是道路、景区、乡间还是城区建设,满目皆景。崂山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近年来,崂山区坚持“崂山全域皆景区”理念,不断推动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构建起“景城乡一体、山海空联动”全域立体发展格局。
创新管理体制
提升旅游生命力
全域统筹,全城联动,崂山区创新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对青岛市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崂山区旅游局、青岛市啤酒节办公室的景区管理、旅游发展和节庆会展等职能、人员编制及平台全部整合,率先组建区县级旅游发展委员会。随后,把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与区文化和旅游局进一步整合,组建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下设11个职能处室,统一负责全域旅游的统筹推进、综合协调和服务监管。在辖区5个街道办事处均成立宣传文体旅游中心。
全力打造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创建“1+5+N”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提升满意指数。成立全区旅游秩序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和旅游市场监管所、旅游巡回法庭、景区食药所、景区行政执法大队和景区交通运输管理所5个专业旅游执法机构,及多个联合执法、假日投诉、重点景区整治办公室。构建以公安交警“天网”为依托的270余处旅游秩序视频监控系统。崂山区在旅游投诉处置机制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开通了国内首个5位数的全区统一旅游服务热线——96616,统一受理旅游咨询服务、投诉受理,进行旅游产品推介。
大力发展“旅游+”
多元业态合力推进立体发展
以“旅游+”和“+旅游”为途径,构建全面、立体的全域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推动城乡融合。在全域旅游产业布局、项目引进、环境提升等方面进行全区统筹谋划。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13亿元,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推动景城融合。完成10.5公里的前海景观提升工程,打通滨海步行道,建设14处“口袋公园”和44处人文街景小品,打造钓鱼台酒店、美高梅酒店、米其林餐厅、星光里酒吧街等一批时尚消费新地标。
推动乡旅融合。3年累计投入20亿元,以3A级景区标准对30个重点社区进行环境品质提升。东麦窑仙居崂山、凉泉理想村、解家河国际艺术村等一批高品质乡村旅游项目快速崛起。2017年当选为北方唯一的“青年国际乡村双创优秀实践地”。
推动产业融合。推进旅游与文化、金融、工业、体育、交通、教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如是书店、崂山书院等一批精品文旅融合业态。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崂山100”国际山地越野赛分别入选国家级示范基地、示范项目。
推动景社融合。建立景区、街道、社区“双联动”和三级帮联工作机制,每年设立2000万元景区生态补偿金,对景区内35个社区、34800名居民进行补偿和奖励,实施旅游富民惠民工程。
全域要素联动
旅游出行更安心、放心、贴心
交通先行,道路成为风景线。在国内山岳型景区中首次实现地铁与景区交通零换乘无缝衔接,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将沿海一线建设成为集休闲步道、骑行绿道、口袋公园于一体的滨海慢游步道。
厕所革命,全域厕所无死角。完成38处标准化生态厕所,新改建39处新型环保厕所和90余处新型市政公厕,先后获得全国厕所革命“最佳景区”“十大典型景区”“管理模式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智慧旅游,升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河东、汽车东站和北九水三个旅游集散中心,配套八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20余处旅游咨询服务点,安装各类旅游标识牌3600余块,建立以旅游数据中心为依托的综合智慧旅游系统。
节庆活动,全年不断线。始于1991年的青岛国际啤酒节,蜚声中外;北宅樱桃节、沙子口鲅鱼节、崂山茶文化节、枯桃花会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内涵品质不断提升。
文明旅游,倡导全民共建共享。倡导“无痕旅游”,组建20支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推出“秋韵崂山”“百万市民游崂山”等系列惠民活动,让市民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成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丢失发票医保不能报销。接下来,为了解决收费票据丢失的问题,她多次往返于相关部门,却始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详细]
山东2019年“三支一扶”招募面试人选定了7月10日,2019年山东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面试公告发布。201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合格分数线为 笔试成绩不低于60分[详细]
7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明确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及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等个人所得税减征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四类纳税人可享受个税减征政策做了说明。[详细]
在青岛,夜经济生态正在重构,不少老旧街市夜晚的外卖生意,更是如同“极昼”一般灯火通明。外卖平台延伸了零散商户深夜的服务半径,消费者夜晚包含应急在内的多元需求都可以通过外卖骑手的快速配送来满足。[详细]
各市级工会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标准[详细]
山东垃圾分类企业多呈冷态。9日,在全省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的第二天,济南的街头巷尾以及各大小区垃圾回收点,与往日相比并未表现出丝毫的与众不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