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这次邀请各位专家来章丘举办论坛,就是期望各位专家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立足李清照的研究,围绕章丘区域文化建设,突出城市品牌打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为章丘发展献计献策。”7月6日—7日,“李清照与章丘区域文化建设高端学术论坛”在章丘举行,章丘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宝燕表示,要凝聚专家智慧,更深入地挖掘清照文化对于章丘文化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章丘文化品位,推动章丘长远发展。
此次高端学术论坛由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山东大学文学院与章丘区委宣传部共同举办,邀请了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兆鹏、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诸葛忆兵等20余名国内著名李清照研究专家开展座谈交流,立足深厚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章丘文化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李清照文化:气压江城十四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李清照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被誉为“一代词宗”,由此孕育的李清照文化,体现着爱国思想,代表着男女平等、热爱国家的精神追求,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的创作先河,留下了一个爱国女性的光辉典范。
李清照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也兼须眉之刚毅,更具爱国之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更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的诗词、散文和词学理论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特别是她的词作独树一帜,形成了“易安体”。正是因为有了李清照,章丘的山水多了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婉约,章丘的历史多了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文采,章丘的气质多了份“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章丘的精神多了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坚韧。
名人与名城交相辉映。清照故里,泉韵章丘,这里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书法之乡、千年古县、中国黑陶之乡。这里孕育了战国五行学说创始人邹衍、一代名相房玄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瑞蚨祥”创始人孟洛川等历史先贤。这里是一座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依山傍水,群泉竞涌,成为泉城济南一张靓丽的名片。
一流的清照文化,锦绣的历史名城,升腾着高端的学术论坛。此次论坛规格高、规模大,并坚持传统与时代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打造区域文化,塑造城市品牌,是章丘与高校合作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章丘高度重视与知名高校和学术团体交流合作,特别是与山东大学合作由来已久,成果丰硕:从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龙山文化卫星会议,到2018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焦家遗址”的挖掘;从新时代闯关东精神品牌打造,到章丘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山东大学为章丘发展贡献了学术力量和专家智慧,章丘也为山东大学提供了学研基地和实践平台。李清照文化的研究,正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专家学者智慧:自是花中第一流
“要在文化建设中融入更多清照元素,打好利用好李清照文化招牌,把李清照的创作精神和艺术美感渗透到文化建设各个角落,打造出独有的地方特色文化,并大力传播出去,提高章丘的知名度。”
“建设清照文化离不开校地合作,通过开展合作交流,共建共知共享相关资源,与国内其他李清照纪念馆建立交流合作,建立共享关系。通过整理文献,释读文本,设计文创产品,打造清照书院,夯实清照文化根基,使清照文化切实落地。”
“要在传统文化领域良好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入交流,把李清照文化和区域文化建设作为山东大学服务“文化山东”战略的重要平台,作为山东大学人文学科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
“要依托山大文学院雄厚的学术资源与人文底蕴,弘扬学院清照研究传统,结合清照城市文化与地域文化,从新的角度为相关研究注入新活力,提供新思路。”
……
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论坛活动中,各位国内著名李清照研究专家到百脉泉公园李清照故居、龙山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章丘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了解章丘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并重点就章丘如何深入挖掘李清照文化资源、打造区域文化见仁见智、直抒胸臆。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各位专家学者对李清照文化与章丘区域文化建设的真情流露、真心诚意和真知灼见,为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汇聚了动人心弦的华丽乐章,为区域文化建设注入了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区域文化建设:九万里风鹏正举
以清照文化、龙山文化、儒商文化、泉水文化、红色文化、闯关东文化为代表的章丘区域文化,是历史留给人们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一首首用诗词曲赋写就的华彩篇章,是一幅幅在绿水青山间流淌的美丽画卷,是一座座在章丘大地上恒久矗立的不朽丰碑,传递着先辈们爱国爱家、向上向善、敢闯敢创、善作善成的伟大精神。
传承历史文化,关注社会现实,面向美好未来。章丘,既是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地方,也是有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城市。近年来,牢牢把握总书记视察和撤市设区重大历史机遇,聚焦打造产业高地、宜居新区、文旅名城,实施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突破山泉河湖城五大片区,凝心聚力做强产业支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乘风破浪、高歌猛进。
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成为全省典型,连续三届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先进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塑形铸魂。章丘对标济南市昂起省会城市龙头要求,以被确定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为契机,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聚力区域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实施文艺“六百”工程,坚定文化自信,讲好章丘故事;提炼弘扬新时代闯关东精神,打造龙山文化、清照文化、儒商文化、泉水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使章丘文化散发出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特有气息。
围绕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明水古城、绣源河华侨城、故宫文化产业园、山东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等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并取得进展,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文化增长极正在形成。加强与知名文化传媒企业合作,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让章丘故事传得更远,把文化品牌叫得更响。7月2日,以三涧溪村高淑贞书记为原型的建党100周年献礼长篇电视剧《我们的小康时代》签约完成,计划10月份开机拍摄,未来将登陆央视黄金档,并争创“五个一工程”。计划把“李清照”影视剧的制作提上日程,围绕“李清照”文化品牌的开发,打造以“李清照”为文化品牌、以济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为聚焦点、“影视+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让李清照的故事代表山东、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文化润泽心灵、滋养精神、引领风尚。此次高端学术论坛,为章丘区域文化在新时代厚积薄发提供了良好契机,贡献了智慧力量。章丘将充分吸收、认真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建议,以实际行动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守好章丘精神家园。(通讯员孟凡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山东生活垃圾分类,先需补齐末端短板分不分。以正向激励调动分类积极性刷卡,从织物、金属、塑料、纸类四项中选择正确的垃圾类型按钮,放入投放口,自动称重后积分累计入卡,7月8日下午,甸柳新村垃圾分类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刘新磊向记者演示了智能化垃圾回收箱的使...[详细]
今年上半年山东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6417起,止付11亿元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7月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山东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4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74名,止付金额11.29亿元,冻结金额8.78亿元,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详细]
调图后,济南至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地区增开的车次较现有列车运行时间大大缩短。调图后,济南西站及管内各站的“复兴号”列车开行密度再度增加,其中济南西站固定开行106列,占列车全部开行数量超过30%,包括17节编组的“复兴号”列车24列。[详细]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病之一,现代医学还无法治愈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得不终身服药。稽查人员发现,这些可疑商品的包装盒上都印有国食健字保健食品的批准编号,也就是消费者熟知的“蓝帽子”。[详细]
今年山东18名志愿者将赴中西部开展法律援助,来看名单2019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近日启动。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张凯律师作为2019年度“1+1”行动志愿者团的旗手,从司法部部长傅政华手中接过法律援助志愿者旗帜[详细]
有事就打“12345”,在济南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品牌”,12345市民服务热线既享誉全国,又赢得了本地百姓的口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