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近视,从青少年屈光发育建档开始!

2019-07-08 11:52:13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一、为什么要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成人的眼轴长度平均为24mm,新生儿只有17 mm。婴儿出生时,都是远视眼,随着生长发育,身体长高了,眼轴也相应变长,眼球从远视眼逐渐向正视眼靠拢。如果眼球过度发育,就变成近视眼了。从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正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和裸眼视力如下表所示:

  眼球在看远和看近的过程中,有自动调焦的功能,医学上叫调节。低于+1.50D远视眼,通过调节作用,青少年儿童都能将远处物像聚焦到视网膜上,仍然看得很清楚,此时眼球尽管处于远视眼状态,它的视力表现还是正常的。通过以上情况的介绍,充分说明了以下事实:1)裸眼视力不等于屈光状态;2)正常的婴幼儿童应该是远视眼,随着身体与眼球的发育,屈光状态从远视眼向正视眼发育,发育过度就成了近视眼;3)家长记录孩子屈光发育的状态就需建立起一份儿童屈光发育档案。

  二、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好处

  1、能及早发现屈光异常,正常的婴幼儿应该是远视眼状态,但总有个限度,如果眼球发育太差,表现为眼球前后径太短,就出现高度远视状态,势必造成今后视力不良的状况。另一方面,理想状态下眼球应该呈球型,也就是说各条经线的弯曲度都是一致的,有一个中心,这样就使得外界物体聚焦时有一焦点,以保证物像的清晰,如果婴幼儿的眼球不是球型,而是一个橄榄球的话,就成为散光。远视、近视与散光都是屈光异常,学名叫屈光不正。建立档案时就能及早发现屈光异常

  2、能及早发现婴幼儿是否有眼疾。大家知道,要知道婴幼儿的眼屈光状态,必须要把瞳孔放大,使眼的睫状肌暂时麻痹,经过验光步骤,才能得出准确的屈光的性质与度数。由于婴幼儿的验光需要在医院眼科进行检查,眼科医师一定会检查眼位,确定有无斜视存在,也会从眼球表面查到眼底,看看是否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或其他眼底病变,建立发育档案可以及早发现这些影响视觉发育的疾病及时治疗。

  3、能对近视眼的防治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有效作用,这才是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最主要作用。通过档案建立,我们就可以在视力正常的儿童中,筛选出防治对象。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复杂,基本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就环境而言,又有多种原因,在目前有效防治措施还相对有限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怎样建立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

  1、选择好年龄:3岁就可以开始建立起来屈光发育档案。因为3岁的儿童已经不怕陌生人了,能和医务人员有良好的沟通,以往儿童来眼科就诊,都是家长或幼儿园老师发现孩子看物有异常,如凑着头很近距离看物,或者眯着眼睛看物,或者歪头斜脑看物,或者发现孩子有“斗鸡眼”“斜白眼”等明显眼睛异常时。现在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不管儿童眼睛的情况如何,都应进行检查。把资料记录好,以后每半年检查1次。

  2、选择好地点:发育档案建立及散瞳验光均为医学行为,需去医院眼科检查。家长选择地点时必须注意:

  1)必须有水平较高的验光师,他必须能熟练掌握他觉验光与主觉验光技术。

  2)能进行散瞳验光的地点。再三强调的是,散瞳验光不会对儿童的眼睛带来任何伤害。

  3)有较健全验光设备。除了视力表、检影镜、电脑验光仪、合格的验光室外,还必须具备有综合验光仪,眼睛生物测量设备。

  3、整理保管好屈光资料。孩子经过每半年的散瞳验光后,家长及时将资料记录下来,并保管好资料,就能清晰看出孩子屈光发育的情况。有了这份资料,就能很容易与医生沟通。医生也能及时指导对近视眼的防治措施了。

  四、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内容

  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就是有计划地了解、记录儿童的屈光发育过程。主要对象是3~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

  屈光发育档案记录的主要内容是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屈光率和曲率半径、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眼压、眼位、注视性质、主导眼、眼底、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数。强调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检查以排除假性近视,科学的验光和配镜,并对弱视和视疲劳等眼病给予及时治疗。

  让我们行动起来,防控近视,从青少年屈光发育建档开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