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同城同价快了!山东12市启动联合采购模式 威海24类耗材平均降价3成

2019-07-05 13:45:00 来源: 经济导报 作者: 初磊

近日,青岛成立了公立医疗机构药械采购联合体,将通过完善采购机制、集中采购管理、降低虚高价格等方式,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价格同城同价。

不只是青岛,经济导报记者3日下午从山东省医保局获悉,短短一个月时间,山东威海、烟台等12个城市均成立了公立医疗机构药械采购联合体,济南的联合体近期也将挂牌,“机构成立,‘框架’搭建起来,可发挥公立医疗机构批量采购的优势,进行价格、配送服务等方面谈判,推动药品和耗材价格下降。”山东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相关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这是山东药品采购改革的一种探索。

联合采购

挤掉药价水分

同一款药品,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医院,价格高低不同,这是不少患者遇到的问题。

有三甲医院药剂科人士对此表示,按照现行的药品集中采购方式,公立医院会自主选取一到两家挂网药企进行谈判,但由于挂网药企数量众多,而每家医院的药品采购数量不同,出现了同一类药品在不同医院的价格差异。“甚至出现同一款药品,在大医院的价格低、基层医院价格稍高的情况,加重了基层患者的负担。”该人士坦言,价格差异大的药品数量不少。

破解同城不同价,挤掉药品的价格水分,这是医保部门一直在探索的难题,由此出发,医疗机构之间进行捆绑与联合成为新趋势。

5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100个试点城市全面启动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与管理,要求医联体内进行人、财、物深度整合,最终实现药品、耗材、医疗器械联合采购与配送、医疗设备共享的局面。而100个试点城市,意味着有千家医院参与其中。

今年,山东省医保局把理顺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建立新的集中采购模式,作为全年的重大改革任务,目的是破解当前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价格同城同价,切实减轻患者负担,缓解医保基金压力。

6月初,山东省医保局印发《开展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联合采购工作的通知》,提出组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联合体,探索药品采购机制,降低虚高价格。

采访中获悉,由于药品之前已经执行零差价采购,个别公立医院对联合采购的积极性还不高。采购联合体目前多从临床用量大、价格差异大、群众密切关注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中,遴选部分品种编制采购目录,发挥批量采购优势,提高议价能力。预计7月底前山东各地将启动首批采购,以量换价会成为药品、器械的主要采购方式。

威海24类耗材

平均降价29.02%

公立医疗机构药械采购联合体批量采购后,能够明显推动药品和耗材价格走低。

经济导报记者从威海市医保局获悉,6月18日,威海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合体和药品采购联合体。6月21日,打响组建后对高值医用耗材治理的“第一枪”:纳入集中采购的四肢创伤固定类耗材,因尚未纳入省平台挂网采购,价格处于不透明状态,威海市医保局将治理重拳落在该类耗材上。随着联合批量采购落地,涉及8大系列24个品种议定价格全部降到基准价以下,较原采购价格平均降幅29.02%,其中,单个产品价格最高降幅达到69.41%。

6月21日上午,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多家医用耗材企业就四肢创伤固定类耗材先后开展了两轮报价。两轮报价结束后,评审专家根据评审规则,逐个与相关企业开展谈判,由于耗材规格型号复杂,再加上程序较多,原定一上午的集中议价,“拉长”到整整一天。期间,个别厂家因无价格优势只能对部分品种弃标。

威海市医保局综合法规和医药价格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钢板和螺钉有上万个规格型号,有的是成套报价,有的是单独报价,经过分类汇总和大数据分析后,采用了按套来计算价格并进行比对,对于同一类型产品,各医疗机构价格确实存在着较大差距,部分品种甚至相差50%以上。”

而这并非是一场无准备之战。采访仲获悉,这场集中议价早在今年4月份就开始筹划,威海市医保局赴安徽、江苏等地学习取经,制定了集中采购工作的整体方案。

威海市医保局期待的谈判结果是,在同类别产品最低的基准价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争取实现同城同价。据悉,同一类型产品降价后的成套价格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有利于推动同城同价,维护统一价格秩序。“成套计价也有利于避免过度医疗,简化医疗机构出入库登记手续,一举多得。”上述威海市医保局综合法规和医药价格科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

下一步将全面取消

耗材加成

据观察,成立初期,各地公立医疗机构药械采购联合体的采购范围都是从部分药品和医用耗材入手,逐步扩大采购范围。为全面理顺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机制,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展积极探索,这其中,如何更好地平衡医疗机构、患者和生产厂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威海市集中议价的方式,受到行业的普遍关注。回看这个“平衡”的过程,威海市医保局相关人士分析,是考验也是挑战。其中,突出了公立医疗机构的采购主体地位。由该市26所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组成的采购联合体,承担了集中议价的组织、实施和决策职责,议价结果归采购联合体成员单位共享。议价过程中,还避免单纯以价格高低作为评判依据,发挥临床专家的经验优势,既考虑价格高低,又考虑产品材质,与企业代表反复磋商,鼓励企业主动让利降价。

威海市医保局明确,将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报销政策、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完善耗材价格政策等途径,进一步规范耗材采购行为,推动耗材合理使用。

据悉,下一步,该市将进一步选择部分种类医用耗材开展集中采购,并适时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如今,威海市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也已提上日程,拟于近期启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