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社区居民楼拔地而起,现代高效农业日渐兴盛,肥城市湖屯镇前兴隆村——一个不靠厂、不临矿,无区位优势的纯农业村,用了不到十年时间,由薄弱落后逆袭成村强民富。
“2010年,我们抓住了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的契机,果断搬迁建社区,腾空土地370多亩,不仅得到了4200多万元政府补贴,复垦出来的土地还可以为集体增收提供长期保证。”6月24日,前兴隆村党支部书记贾爱云向记者介绍说。
有了“第一桶金”,前兴隆社区建设有了希望。该村先是腾出几百亩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浙江滕头园林发展苗木产业。
同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迅速成立土地合作社,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快土地流转,腾出更大的有效土地资源,最终,建起2000亩的苗木花卉基地。村民土地入股拿分红,基地打工领工资,就算是不种地,照样有活干,并且收入比自己单打独斗种粮食赚得更多。
2015年,前兴隆村又引进了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旧村搬迁腾空的土地上建设高标准钢架大棚,发展光伏农业产业园。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农光互补,充分利用了每一寸土地资源。园内黑木耳、北虫草、茶树菇、芦笋、薄荷、紫苏等农作物一应俱全,满足了特色农业的发展要求。产业园建有智能温控展示馆和130个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并设立创客服务中心,目前已有22个创业项目进驻。
如今,前兴隆实力演绎 “农业+”,借助湖屯镇陶山风景文化资源,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农旅融合的效益。由弱变强,由穷到富,社区、园区“两区同建”,居住环境、经济发展双提升。
目前,肥城市延伸发展“农业+旅游”产业的村达到61个,年收益1205万元。
因地制宜,“农业+”发挥效益,关键在于激活资源要素,培强优势产业。激活资源要素的前提是要理清村集体资源。然而理清村级资源,势必会动了少数“爱占便宜”人的奶酪。没有公平正义,难有携手共进的向心力。扫黑除恶链接农村“三资”清理,这是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的环节。
王庄镇王场村借势发力,革除弊病,镇专班小组“亲自操刀”,列出了村集体增收“明细账”:238亩机动地分包到户,年可增收7.14万元,目前已收4.5万元;5眼机井,已收回4眼,由村集体管理,年可增收1.3万元;125亩荒山、养殖场、樱桃市场对外租赁,年可增收3.6万元;樱桃大棚项目,村集体年分红0.7万元。收回了村集体的本钱,发展步入正轨。今年,该村计划流转土地100亩,年可增收1万元。今后,王场村每年可稳定增收13万元,这个底子薄弱,组织涣散的村庄,终于开动了前进的马达。
通过清理“三资”,肥城市第一批14个启动村共清理合同851份,清理出机动地、“四荒”3071亩,房前屋后土地148.32亩,厂房、院落20895平方米,机井17眼;通过发包、自主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159.43万元,村均11.39万元。
然而村集体的账理得再清,无奈资源有限,村小民弱,难成大器。唯有报团取暖,才能形成最大合力。
老城街道探索推广“党建联合引领、产业融合帮扶、服务共同提升、多方共同参与”的联合党委发展模式,解决各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优势互补、强弱互扶。
“东关居村富裕,但是缺资源;张花、田花等村土地资源丰富,却很落后,联合党委,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才能使村集体经济逐步迈入快车道。”老城街道组织委员李杭说。
由联合党委牵头,红五、河口等5个村集中流转1万亩土地,种植富硒地瓜等新兴有机农产品,发展了订单农业。同时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仓储物流配套中心等项目,实现由单一生产向体系经营拓展。
截至目前,东关居、张花、田花等7个村联合党委,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共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23个,其中扶贫项目7个;基本形成了“林果、茶叶、莲藕、中草药和生态养殖”5个特色产业,打造了乡村主题旅游,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河口、张花等村集体收入均实现28%的年增长速度,128名贫困户全部脱贫,110名劳动力在基地打工,年收入增长7000元以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自2018年12月推出后,已在北京、福州、沈阳等地和省内演出40多场,在社会上引起热烈讨论,好评如潮。观众和网友纷纷认为,这是一部让人震撼流泪的真情之作、一部传承红色基因的精品力作,看完后对“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有了更...[详细]
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省医保局会同财政、残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脑瘫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推出对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医保...[详细]
探访济南12345热线。看市民打来的热线背后发生的故事[详细]
青岛这5个地方可免费领黄手环千余条“防走失黄手环”等你来领。便捷对接地铁13号线为实现易通路、灵海路、金晖路周边居民与机关西部办公中心、地铁13号线隐珠站的衔接,满足市民到达机关西部办公中心办理业务及换乘地铁的出行需求,青岛真情巴士于7月3日起优化调整...[详细]
济南上半年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13716套。其中包括历下区丁家村改造项目、章丘区贺套村及查旧村改造项目等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安置小区,棚改居民即将乔迁新居[详细]
今天山东气温或创入夏新高,高温强度和范围都将发展到最强!省气象台今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鲁西北、鲁中和鲁西南地区将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滨州、东营、德州、聊城、济南、淄博和潍坊等7市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37℃以上。气象部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