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品”特别报道|努力锻造“青岛农品”品牌集群优势

2019-07-04 11:38:00 来源: 青岛日报 作者: 张 晋

  2019070406_brief_副本.jpg

  2019年7月4日青岛日报6版

  努力锻造“青岛农品”品牌集群优势

  ●2020年以前初步构建起八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青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系统,形成以50个左右的产业区域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重点的“青岛农品”品牌集群,在目标市场上形成广泛的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

  ●2021-2022年,培育100个以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重点的“青岛农品”品牌集群,形成青岛品牌农业生态圈,在目标市场核心人群品牌知名度达到90%以上,产品美誉度达到70%以上,品牌忠诚度达到消费人群的50%以上

  13个中国驰名商标、79个山东省著名商标、51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2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110个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散布在青岛广袤田野上的农品品牌,已经成为青岛兴农富农、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6月28日起青岛农品品牌登录央视播出后,这股力量更加气势磅礴。记者今日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按照《青岛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今后几年我市将着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和农品品牌提升行动,进一步叫响“绿色品质 世界共享”的“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对乡村振兴的带动力。

  《青岛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提出,2020年以前初步构建起以“双母子”品牌(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和区市产业区域品牌、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互动的品牌体系、科学高效的品牌运营体系、严谨细致的品牌标准体系、严格周密的品牌监管体系、特色鲜明的品牌产业体系、形式多样的品牌传播体系、渠道广泛的品牌营销体系、保障有力的品牌政策体系等八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青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系统,形成以50个左右的产业区域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重点的“青岛农品”品牌集群,在目标市场上形成广泛的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2021-2022年,进一步完善青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和战略系统,提升品牌持续发展能力,推进青岛农业品牌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机制链“四链融合”,培育100个以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重点的“青岛农品”品牌集群,形成青岛品牌农业生态圈,在目标市场核心人群品牌知名度达到90%以上,产品美誉度达到70%以上,品牌忠诚度达到消费人群的50%以上,区域公用品牌对各子品牌背书溢价能力显著提高。

  在市农业农村局强有力的推动下,青岛农品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去年,崂山茶以品牌价值11.2亿元荣登全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佳沃蓝莓以产值17.8亿元占领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荣膺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产品;莱西“山后韭菜”带动周边发展果蔬种植面积10000余亩,成为国家和省、市的现代农业、休闲农庄、农业旅游、畜牧旅游、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创业创新等示范基地;胶州实施的“红黄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有力推动了大白菜、马铃薯和辣椒三大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品牌在农业经济中的贡献率已超过40%。截至今年3月份,青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28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万家(其中,市级示范合作社247家、省级124家、国家级119家)。全市有葡萄小镇、玫瑰小镇、蓝莓小镇、菇香小镇等特色小镇30个,农业节会80余个,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年收入140多亿元。

  据悉,今年,我市在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上还将继续加大。其中,将计划组织第四届青岛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活动,新评选认证区域公用品牌10个、农产品品牌30个,授权发布第二批青岛农品品牌30个以上,打造6个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陆 波)

  山色峪樱桃:山会酿就的“甜蜜产业”

  特色樱桃将山乡小村带成国家级、省级、市级乡村旅游示范

  res01_attpic_brief (2).jpg

  ▲山色峪樱桃。

  在岛城,谈及“山色峪樱桃山会”,基本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年“樱桃季”,市民合家出动来到城阳区夏庄街道色峪山区,于分布在区域中237条大小山涧里的樱桃林中采摘品尝樱桃,无不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山色峪位于夏庄街道东部山区,三面环山,包括8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共有居民1500余户4200余人。山色峪有6000余亩经济林,其中樱桃种植面积约5000余亩,素有“天然氧吧”和“齐鲁第一樱桃谷”之称。

  樱桃是一年中上市最早的一种乔木果实,又号称“百果第一枝”,在各种虫害还没有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成熟,因此樱桃也是大自然中最天然、真正绿色的无公害水果。而位于崂山东麓的山色峪,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种植出的樱桃果肉细腻、香气浓郁、鲜嫩多汁、清香甜美、酸甜宜人、口感出色。山色峪樱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B、C,还有钾、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低热量,高纤维。维生素A比葡萄高4倍,维生素C的含量更高,具有非凡的营养价值,有水果中的“钻石”之美称,对痛风、关节炎、风湿等病有特殊的食疗效果,同时还具有抗衰老和防癌的作用。

  “以前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所产樱桃往往运不出去,并且价格较低;同时受水源地保护的限制,山色峪山区的工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集体和群众增收是多年来的一道难题。”山色峪社区党总支工作人员杨熙珍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区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于2003年成功举办首届青岛山色峪樱桃山会。“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樱桃山会的举办,既解决了樱桃销售难问题、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改善了山色峪山区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山色峪品牌的知名度。”

  如今,“山色峪樱桃山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七届。其中,2017年樱桃山会期间,共接待中外游客48万人次,各项收入3900万元,樱桃销售价格由往年的平均每公斤20元提高到每公斤60元左右,山色峪社区人均增收3000余元;同时,樱桃山会期间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了餐饮、旅游业的大幅提高,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近年来,山色峪社区党总支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区位优势,成立青岛山色峪樱桃专业合作社。为加强“山色峪樱桃”质量管理,合作社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生产管理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形成了二维码农产品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同时,合作社带领社员,统一引进红灯樱桃、乌克兰大樱桃等新品种,并组织病虫害防治培训,完善农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平日里,合作社还联合城阳区农业局、夏装街道农产品质量监管等部门对产品进行不定期农产品质量抽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时下,山色峪社区党总支不但专注于“小樱桃”,还通过持续做优“软件”和“硬件”,不断提升地区品牌丰富程度。结合山区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做好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的前提下,修建了4条总长度60余公里的登山路径,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沿途可观赏上百个原生态景点。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开发建设具有较高层次的休闲旅游、餐饮娱乐、康养居住等的设施和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种植、养殖与农副产品深加工相结合,生态旅游和休闲疗养相结合,建设了集登山健身、观光赏花、蔬果采摘、农活体验、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观光果园旅游品牌。

  近年来,山色峪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青岛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等称号。樱桃产品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青岛市区域公共品牌。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 晋 通讯员 王晓顺)

  旧店苹果:这里的红富士“老外”抢着要

  正加速从规模优势向品牌化、区域化集约高效模式转换 

  res04_attpic_brief (1).jpg

  ▲游客在平度旧店镇苹果园里体验采摘乐。

  今年3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正式发文,认定“旧店苹果”为中国驰名商标。而在此前,旧店苹果已经先后获得了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都说旧店苹果长得好,吃着甜,这也多亏了我们这一方好水土。”青岛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冠军告诉记者。旧店镇位于平度市东部,独特的山地丘陵地貌,为苹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旧店苹果产区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甜度高,果味浓郁、外形漂亮,不仅自己人喜欢,‘老外’也抢着要。”张冠军说,旧店苹果已先后通过原产地标志认证、苹果出口基地认证、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认证、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旧店苹果甲天下”。

  “苹果品牌的竞争实质上是质量的竞争,在旧店每一位种植苹果的果农可以说都有一把刷子,不少人都是技术大拿。”旧店镇党委书记孙秀泽介绍,来到旧店就能感受到果农对种植技术改良与升级孜孜不倦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果农专注于提升种植技术,改善苹果口感、外形,让旧店苹果“身价”不断上涨。如今,旧店生产的苹果已经有早、中、晚熟三个系列1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7.6万亩,年产优质无公害苹果1.6亿公斤,年产值超过10亿元。

  “我种出的‘西施红’果径能有80毫米,比普通的红富士每斤能贵上六七块呢。许多新疆、甘肃的果农专程来我这里买苹果苗嫁接或栽培。”旧店西司家庄村的果农刘福宾骄傲地说。在苹果的甜度上,旧店果农也是下足了功夫。“我的苹果种在山地上,本身含糖量就比一般苹果高,多年来一直不断改进化肥配方,苹果常见的含糖量在13、14度,我的能达到近19度。”果农王付江告诉记者,他种出的苹果曾在“青岛旧店苹果展示交易会”拔得头筹,不少果商在尝过他家苹果后,都纷纷涨价收购。

  旧店人对于果树的“关照”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在旧店九山后村的果园里,至今还有1956年的果树,树龄已经63年,仍然枝繁叶茂,每年结果150多公斤。为什么树龄这么长,效益还这么好?据介绍,通过采取树干桥接、高接换头、品种改优的方式,将原来的老品种国光改为优良品种红富士。每年还从内蒙古调拨羊粪,秋施基肥,冬季刮除树干老翘皮,采用生物物理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来保证果实含糖量,这种呵护可谓细之又细。

  此外,旧店苹果身价的抬升,还得益于旧店农民由传统的“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

  据悉,旧店苹果在当地经过深加工后,摇身变成的果脯、果干产品,身价能翻十倍。青岛宏瑞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军杰是旧店镇苏格庄人,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均3斤苹果能制出1斤果脯果干,每斤苹果的收购价2元,每斤果脯果干出口能赚60多元,也就是说成本6元的苹果经过深加工后,身价涨了10倍。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中国果脯食品行业标准引领者,产品出口美国、日本、泰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英国等几十个国家。

  在“抖音”上火爆的果树盆栽,也成了旧店果农的“摇钱树”。“每株能结20多个果子,个个能吃,还甜美多汁,不输红富士。”旧店镇九山后村果农隋恒君精心培育的苹果盆栽,每盆能卖到400多元,依然供不应求,每年能给他带来几十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旧店镇抓好品牌经营授权动态管理,杜绝使用主体滥用包装标识行为,维护“旧店苹果”声誉。还紧紧围绕“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主题,邀请全国有关苹果生产基地、行业主管部门、果品营销及加工企业、果品批发市场,开展了产业发展论坛、品牌带动、营销对接、招商治谈等活动,搭建了苹果产销合作平台,实现了“旧店苹果”从规模优势向品牌化、区域化集约高效模式的转换。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杨海振 通讯员 孙科强 张 敏)

  马连庄甜瓜:搭乘“电商快车”跑向全国

  借力“互联网+”,马连庄甜瓜品牌影响力、创富力大幅提升 

  res07_attpic_brief (1).jpg

  ▲今年马连庄甜瓜节期间参评甜瓜展示。

  “每天的业务量很大。最忙的时候,我这个小店要雇上3个人帮忙打单子、包装和发货,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有。”今年30岁的徐芝远是莱西市马连庄镇岚桑村土生土长年轻人,原来在北京、广州打工。如今,他在村里开了一家电商,通过网络专门卖甜瓜。今年,仅靠40多天的销售旺季,徐芝远就卖了10000多公斤的甜瓜,刨去各项成本后纯收入约3万元。

  每年的4月到6月,是莱西市马连庄镇数万甜瓜种植户一年来最忙碌的时候。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卖瓜成为农户们的新兴销售渠道。在马连庄镇,像徐芝远这样的个体电商还有40多家。他们大多都是自家种植甜瓜的年轻人,销售也以自家大棚甜瓜为主,也会收购其他农户的甜瓜进行售卖。基本上销售旺季发货量都能达到1500多公斤,电商正逐渐成为这些“新瓜农”“新农人”的重要销售渠道。

  马连庄镇种植甜瓜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先后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镇域现有大棚甜瓜3万亩,从事大棚甜瓜生产的村庄达70个,占全镇村庄总数的90%,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甜瓜种植15万亩。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效益,马连庄镇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不仅建设了占地270亩的全国最大的甜瓜交易市场,为瓜农们提供一个好的议价销售的平台,还和莱西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共同出资成立了青岛马连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公司对马连庄甜瓜进行宣传、推介及销售,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我们公司先后将马连庄甜瓜在内的多个特色农产品注册申请了‘马恋庄’农产品商标,加大了品牌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并通过线上互联网的广泛宣传和专业化包装,成功将产品打入高端市场,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了瓜农们的收益。”马连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丰礼告诉记者。

  为了加大马连庄甜瓜在电商领域的销售能力,马连庄镇政府于2017年开始与青岛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利用顺丰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运输优势,帮助瓜农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市场。“因为销售的都是精品瓜,线上平台相比市场价每斤要高出5%-10%,给农户带来的收益也就更可靠。”青岛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负责人袁亮介绍说。

  从2017年开始,顺丰利用内部自营的顺丰大当家APP、顺丰优选电商平台等资源,为马连庄甜瓜这一上游产品,提供完整供应链平台,进行集中推介和销售。同时,还整合了全国多个业务区的客户资源,针对甜瓜销售流向组织商家进行洽谈合作,扩大产品销量。

  袁亮告诉记者,今年3月中旬到6月初这段时间,马连庄甜瓜通过顺丰平台的销售量就达到了17.5万公斤,全国80%的城市都能“今发明至”,极大地缩短了运输时间,保证了甜瓜品质。目前,顺丰准备在马连庄镇建设胶东瓜果预处理中心,建成后将实现分拣、包装、检测的自动化操作,解决商家在产品处理过程中成本过高、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2020年,顺丰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马连庄甜瓜的销售力度,争取销量突破25万公斤。下一步,我们也希望能通过举办甜瓜推介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媒体整合宣传等方式,加大对马连庄甜瓜的品牌保护和运营,提升马连庄甜瓜在全国的知名度。”袁亮说。

  如今,马连庄甜瓜的电商之路越走越宽。除了顺丰、镇级农业发展公司和农户的加入,镇政府投资建设的电商运营中心也将于7月份进行验收,摄影棚、现代化展厅、化验室、冷库、电商培训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应俱全,目前已进驻电商企业4家。未来,镇政府还将针对快递物流行业商家进行定向招引,形成商户、商业公司、镇级农业发展公司和电商运营中心四位一体的电商发展布局,共同提升马连庄甜瓜的影响力、创富力。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 晋 通讯员 公志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