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白沙滩镇白沙滩村集体收入增长10倍的背后

2019-07-04 09:43:00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作者: 刘志鹏 鲁石明

“大家都朝这边聚一聚、拢一拢,这块展板上有白沙滩村的简介……”近日,乳山市白沙滩镇白沙滩村又迎来了一批观摩团,村党支部书记许大林为观摩者做着讲解:“这已经是今年接待的第30批了。”

在白沙滩村图书馆,村民正在看书。 记者 刘志鹏 摄

白沙滩村,不是“腰包”最鼓的,不是“颜值”最高的,为啥却迎来一批又一批“取经人”。 “文化!”许大林言简意赅地说。

跟随许大林的脚步,记者走进村里的图书电子阅览室。很难想象,在这样的乡村图书馆,收藏的书目不仅是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更有包括文学、历史、经济、政治等各类书籍,存书量高达5000册。这个飘着阵阵书香的地方,按下了白沙滩村文化振兴的“快进键”。

不过,这一“键”按的并不容易。2011年,做了多年生意的许大林,被村民联名“请”回了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过,走马上任没几天,村民们就开始私下议论:许书记咋越来越不“精明”了?

原来,许大林新官上任的“头把火”既不是全力发展产业,也不是为村子定规矩制度,而是要建设一个图书馆。

图书馆建成后,村民眼里“不精明”的许大林,又开启了一波村民看不懂的“操作”:自费3万元,购买3000本图书。为扩展图书馆书本类别,许大林还和乳山市图书馆联系,合作建立“流动图书馆”。

眼下,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图书馆,白沙滩村的乡村振兴有了更浓郁的“文化味儿”。

“文化生活很活跃,精神追求少不了。幸福广场人真多,做操跳舞扭秧歌……”走出图书馆不远,文艺排练室内押韵歌声就飘了过来。“村民在排练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晚会节目。”许大林介绍说,每年村里都会举办“春晚”等文艺节目,“导演”“演员”都是村民,他们根据乡村变化,生活感悟精心编排节目。

“村里每年参加很多场文艺演出,已经拿奖拿到手软。”许大林笑着说,“最牛气”的当属广场舞,在省中老年广场舞大赛上拿了威海赛区一等奖。

图书馆有了书香、文艺排练室有了欢声笑语,许大林一鼓作气,又建设了一个民俗展馆。

展馆内,镰刀、锯子、石磨……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农具、老物件,都在诉说着白沙滩村百姓的乡愁过往;图文并茂的展板,讲述着白沙滩村的历史变迁,充分展现了乡村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特色。这里当之无愧成为承载乡愁、展现乡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微礼堂”。

随着文化“大餐”接连奉上,村民们的脑袋越来越“富裕”,心也越来越近,接下来的事情,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种植300亩果园,我们就用一天!信不信?”许大林说,村集体争取了一个果园种植项目,原本让党员带头去种,可到地头一看,黑压压的一片人,连80多岁的老人都来了。

不仅如此,在打扫环境卫生、召开全体会议、举办爱心公益活动等方面,村民们也都是一呼百应。

如今,当了8年党支部书记的许大林,越来越让村民服气了。村集体经济从200多万元发展到2500多万元,增长了10多倍。“事实证明,当初以文化聚民心、促产业这件事,我做对了。”许大林欣慰地说。(实习记者 鲁石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