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被烧成空架子的电动车殃及旁边的汽车。
7月3日凌晨4点左右,济南历下区长盛南区一区某居民楼下发生了一起火灾,四辆电动车突然起火被烧成空架子,一辆轿车尾部也受到波及。据了解,此次火灾疑由居民飞线充电引起。目前,警方已介入,具体火灾原因还在调查中。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戚云雷
电动车充电时突然起火
引燃相邻车辆
3日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位于东关大街的长盛南区一区,事发居民楼下一片狼藉,多辆电动车被烧毁,只剩下铁架,被白色的布覆盖着,地面上散落着不明黑色残渣,一辆轿车的尾部也受到火灾波及,车灯和后保险杠被烧坏。几名民警正在现场调查。
“凌晨4点多着的,下楼晨练的居民发现的,一辆电动车充电时连电了。”据小区居民称,刚开始火势不是很大,但等居民通知了小区物业,物业人员带着灭火器赶来时,火势就比较大了,还引燃了隔壁几辆电动车,物业人员很快把火扑灭。
记者看到,事发居民楼下停放着多辆电动车,数根电线从居民楼上垂落下来。“这里不让停电动车充电,但是业主不同意,物业贴了很多告示,都不管用。”据物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认识飞线充电的这名业主,之前曾两次进行劝说,但业主仍我行我素。
至于起火原因,有居民推测可能是电动车充电故障。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昨晚下雨,业主可能把线拔了,今早晨出门晨练时一看不下雨了,就又插上了,没想到插排盒里进水导致充电时起火。“一共烧了四辆电动车,有两辆都是他的,汽车多多少少有点损失。”
物业将整治飞线充电
限期不清理强制处理
记者注意到,事发现场不远处就是小区的停车棚,停车棚里安装有充电桩,但奇怪的是,并没有业主使用充电桩充电。一边是充电桩车位因闲置被自行车占用,另一边是业主从楼上将电线拉到车棚里飞线充电,几十根飞线纵横交错,像是横在空中的蜘蛛网。
“小区里有车棚,车棚里年前早就弄好了充电桩,通知也贴好几遍了,但是业主就是不用。”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他认为居民不愿意用充电桩可能是觉得充电费太贵,不如飞线用自己家的电充电,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记者注意到,该小区车棚里的充电桩品牌为“趣充电”。物业人员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车棚里的充电桩充一小时需要两块钱,一般的电动车两小时就能充满,并不是很贵。
据物业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对小区飞线充电的问题进行整治,先贴出通知限期让居民自行清理,如超出期限仍拒不清理的,他们将与执法部门强制执行。
东关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和派出所、消防大队等对事发小区联合整改,先让居民自行清理车棚腾出空间放电动车,然后告知居民把家里的飞线收起来,否则的话到下周一可能会强制处理,而且派出所还将进行处罚。
街道办工作人员说,下一步他们将协调充电桩运营企业,看能不能把充电价格再降一些,既能为居民争取更多实惠,也能提高充电桩的使用率。
相关链接
四部委: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
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
据中新社北京7月3日讯 1日,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就切实加强出租屋及校园周边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求。通知提出,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通知要求,要立即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联合检查。各地要认真分析研判出租屋及校园周边经营场所的火灾规律特点,全面摸清消防安全状况,找准突出风险隐患,提请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出租屋集中区域、学校及周边区域开展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联合检查。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从严处罚,督促整改。居住人数超过10人的出租屋凡是安全疏散不达标的,依法临时查封;凡是防火分隔不符合要求的,依法督促整改;凡是电动自行车违规在室内停放或者充电的,依法清理。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避免类似火灾事故发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山东新型城镇化试点多项经验全国推广。济南这些项目位列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推广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地区经验,我省多地先进经验入选[详细]
7月2日,位于山东省齐河县宣章镇的藜麦优质育种基地试种的藜麦新品种开始收获,这是“超级谷物”藜麦首次在平原地区规模化试种成功,标志着藜麦种植向着产业化迈进了一大步。3月4日,齐河县政府与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签约,合作开展藜麦...[详细]
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是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济南创新组建的一个机构。“串联”政策和企业[详细]
潍莱高铁新进展。截至7月1日,中铁上海局潍莱高铁站前3标项目部架设箱梁600孔,向党的生日献了一份厚礼,剩余的最后80孔箱梁将于月底完成[详细]
金沙滩浴场里,一位外国游客正在给同伴涂抹防晒霜。半岛记者 陆金星 报道 年轻人带着游泳圈向大海走去。据气象专家介绍,降雨过后的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湿度变高,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通常被称为桑拿天。[详细]
这部影片以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为原型,真实再现了代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勇敢面对挑战,奋力走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在首映式上,电影中的原型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以兰陵县委常委(挂职)身份亮相现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