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我市201座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公厕是城市文明的一张“名片”,今年“公厕革命”再次被列入“市办实事”,在公厕“硬件”提升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公厕服务的“软实力”。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通过各区不懈努力,截至6月底,市区已有201座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提前完成“市办实事”中“公厕24小时开放”项目的全年目标任务,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周到、细致和温馨的服务。
据悉,近年来,我市根据市民和游客的意见建议,逐年增加24小时开放公厕数量,2018年达到70余座,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各区选取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商圈、活动广场等人流集中、夜间公厕需求大的公厕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满足来青游客、出租车司机、晨练市民等的如厕需求。24小时开放公厕,都设有环卫工人休息间,全天24小时均有环卫工人在岗值守,负责维护公厕设施和公厕保洁。同时,为满足市民夜间使用厕所的需要,还对公厕进行了亮化美化,沿街公厕使用发光字、LED灯带等进行亮化,让公厕外观明亮,标识更易于辨认,并在公厕外立面醒目位置设置开放时间标识,方便市民和游客如厕,另外,公厕都配备卫生纸、洗手液等设施,为市民和游客如厕提供方便。
各区还对24小时开放公厕的保洁员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通过以往24小时开放公厕积累的夜间开放工作经验,总结公厕24小时开放应急处置预案,培训保洁员学习如何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等,提升保洁人员责任意识与服务水平。
据悉,市民如发现未按规定实行24小时开放的公厕,可拨打市级监督电话12319(24小时值守)或区级监督电话(9:00—17:00)。后期,市城市管理局也将继续按照《青岛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标准》中“六无、四净、二通”的标准要求,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并增加夜查频次,尤其对公厕导向牌、公厕设施完好程度、公厕关闭时间等进行重点检查,督促各区、市全面提升公厕管理水平,努力打造精品公厕,为市民和游客营造“如厕如家”的舒心体验。
(记者 王萌 通讯员 伍玲)
附:
青岛市24小时开放公厕名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山东新型城镇化试点多项经验全国推广。济南这些项目位列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推广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地区经验,我省多地先进经验入选[详细]
7月2日,位于山东省齐河县宣章镇的藜麦优质育种基地试种的藜麦新品种开始收获,这是“超级谷物”藜麦首次在平原地区规模化试种成功,标志着藜麦种植向着产业化迈进了一大步。3月4日,齐河县政府与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签约,合作开展藜麦...[详细]
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是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济南创新组建的一个机构。“串联”政策和企业[详细]
潍莱高铁新进展。截至7月1日,中铁上海局潍莱高铁站前3标项目部架设箱梁600孔,向党的生日献了一份厚礼,剩余的最后80孔箱梁将于月底完成[详细]
金沙滩浴场里,一位外国游客正在给同伴涂抹防晒霜。半岛记者 陆金星 报道 年轻人带着游泳圈向大海走去。据气象专家介绍,降雨过后的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湿度变高,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通常被称为桑拿天。[详细]
这部影片以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为原型,真实再现了代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勇敢面对挑战,奋力走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在首映式上,电影中的原型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以兰陵县委常委(挂职)身份亮相现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