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2019年7月3日青岛日报1版
在青岛,从“鞠躬男孩”到“让座奶奶”,从“糖果奶奶”到扑火救人的好司机,公交车厢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让人感动的故事——
流动的车厢,流动的“文明线”
▲在青岛,一辆辆公交车已成为流动的“文明线”,每天都有暖心的故事上演。这是青岛公交隧道巴士公司志愿者和滨海学院学生在公交车上联合开展无烟日宣传活动。 傅学军 摄
从“鞠躬男孩”到“让座奶奶”,从“糖果奶奶”到扑火救人的好司机……只有10米长的公交车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让人感动的故事。
一个个流动的车厢,成为岛城一条条流动的“文明线”,文明在这里开花结果,并将种子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传递到每个市民的心里。
10米车厢内外,每天都在上演感人故事
5月21日一早,城阳区一辆正在行驶中的三轮车突然侧翻起火,司机瞬间变成“火人”。正驾车经过的906路公交司机韩明炫没有丝毫犹豫,稳稳将车停下后,拿起车内配备的灭火器,冲上去几秒钟内就将其身上的火扑灭,并将三轮车的火也扑灭,控制了火势的蔓延。伤者随后被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身体虽大面积烧伤,但并无生命危险。公交车上的多名乘客在目睹了紧急救人的全过程后,纷纷感慨:“当时真的是太危险了,幸亏这名公交驾驶员见义勇为,才救下了一条人命,真的是太正能量了!”
一周后,也就是5月29日,被救的三轮车主收到了公交115路线驾驶员吴军送来的2000元现金。原来,28日上午,吴军在例行打扫车厢时发现了一个装着8万元现金的手提袋,拾金不昧的他将这笔钱如数归还给失主。为了表彰吴军,青岛公交集团授予他“青岛巴士最美员工”荣誉称号,并奖励2000元现金。领到2000元奖励金的吴军,当即决定把钱捐给被烧伤的三轮车车主,用于后期的手术治疗。
两位公交车司机的爱心,在三轮车车主身上汇聚,并且带动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三轮车车主的关爱。有的企业送来慰问金,有的市民则送来了水果、食品等生活用品。
类似公交车司机韩明炫和吴军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10米车厢里上演:今年5月13日,11路公交车上,90岁的薛轶雯老人主动为一位78岁的老人让座,两位高龄老人互相礼让,赢得全车人鼓掌叫好,大家主动给她们俩让出座位,礼让的温情在车厢中蔓延;502路公交车上,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乘车时,总是塞给驾驶员几块大白兔奶糖,原来因为老人行动不便,驾驶员总会格外关照她,而老人也用自己的方式感谢着驾驶员;今年1月5日,一位老人在街边突发心脏病,昏倒在地,第九人民医院护士侯佳蕾立即跳下公交车,为其实施心肺复苏,为病人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黄金4分钟;2018年12月5日,公交车上一位年轻女乘客主动蹲身为67岁的郭奶奶系鞋带的事迹传扬开来,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
小小的10米车厢,已经成为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地方,也成为不断延续、传递善良和爱心的新平台。
打造充满“美”和“善”的流动空间
王海清是502路公交车唯一一位女驾驶员,也是最早和今年84岁的“糖果奶奶”于桂兰“结缘”的驾驶员。10年前,王海清来到了502路公交车做驾驶员,一干就是10年,与于桂兰也认识了10年。“我看她年龄大,就会在她上车时搀扶一把,并帮她找个座位。”王海清说,这样大概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突然有一天,老人上车给她塞了几块糖。“后来一问我的同事,得知她不光给我,凡是帮助过她的公交司机和乘客,老人都会用塞糖这一特殊的方式,表达感谢。”
当了10年的驾驶员,公交车厢里发生的点滴变化,王海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于桂兰奶奶为例,之前她上下车时,我都是停好车扶她上下车,现在车上的乘客都会主动伸手,扶着老人上下车,并且主动为老人让座。”王海清说,小小的车厢就像是一个小社区,每个人在里面献出的“美”和“善”越来越多,车厢的环境氛围也就会越来越好。
而提起王海清,于桂兰老人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我年龄大了,平时也不会说什么夸人的话,就想说一句,我认为最大的善,就是记着别人的好,然后也要对别人好,将心比心,把善良传递下去。”
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分公司106路线乘务员陈乐乐说,一个充满“美”和“善”的车厢,一定是由乘客和服务人员共同打造的。她所在的106路线,途经崂山里的村子,人们出行不便,她便当起“山中邮递员”,主动为住在村子里的村民捎东西;很多人要坐她所在的车去崂山登山,她又变成了“登山活地图”:购买了导游书籍,编写并掌握了崂山风景区的导游词,自制了一套《106路线车厢服务景点介绍》,为乘客提供导游服务。在和乘客一来一往的交流中,陈乐乐除收获了一面面锦旗之外,更是收获了乘客们的一颗颗爱心。天热的时候,老乘客会给她送去矿泉水和西瓜,丢下就跑;天冷的时候,乘客们则会把织好的手套帽子送给她。
一个个充满爱的车厢,就是流动的“城市品格”
公交系统是一个窗口,我们可以透过这里发生的一幕幕感人事迹,“管窥”到青岛这座城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下的苦功,以及1000万青岛市民血脉中流淌的温暖与善良。
现在,全市共有1万余辆公交车,其中市区范围内有公交车6000余辆,日均客运量270多万人次。“10米的公交车厢,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像一座城市一样,这个小的生态系统如果有好的导向、好的互动、好的传递,那么就可以产生好人共生的效果。”市社科院政法所研究员姜福东说,以目前青岛市公交系统的客运量来看,发挥好公交系统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整个城市精神文明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流动的公交车厢,就是一条流动的文明线,就是流动的‘城市品格’。”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刘振磊说,一座城市的品格,很大部分体现在城市的主人——市民身上。由青岛普通市民和日益壮大的志愿者队伍筑起的精神文明建设高地,将极大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贾 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山东新型城镇化试点多项经验全国推广。济南这些项目位列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推广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地区经验,我省多地先进经验入选[详细]
7月2日,位于山东省齐河县宣章镇的藜麦优质育种基地试种的藜麦新品种开始收获,这是“超级谷物”藜麦首次在平原地区规模化试种成功,标志着藜麦种植向着产业化迈进了一大步。3月4日,齐河县政府与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签约,合作开展藜麦...[详细]
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是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济南创新组建的一个机构。“串联”政策和企业[详细]
潍莱高铁新进展。截至7月1日,中铁上海局潍莱高铁站前3标项目部架设箱梁600孔,向党的生日献了一份厚礼,剩余的最后80孔箱梁将于月底完成[详细]
金沙滩浴场里,一位外国游客正在给同伴涂抹防晒霜。半岛记者 陆金星 报道 年轻人带着游泳圈向大海走去。据气象专家介绍,降雨过后的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湿度变高,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通常被称为桑拿天。[详细]
这部影片以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为原型,真实再现了代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勇敢面对挑战,奋力走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在首映式上,电影中的原型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以兰陵县委常委(挂职)身份亮相现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