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文|张稳 张海振 程天浩
每天焚烧生活垃圾1200吨发电50万度,10亿只蟑螂每天吃掉50吨餐厨垃圾,济南市章丘区在垃圾分类处理末端探索出的无污染新模式,为目前垃圾分类处理中普遍存在的末端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探索和发展方向。
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引发全民对垃圾分类的关注。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虽然济南探索垃圾分类已经长达19年的时间,并且已经在22个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252个社区(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但是目前济南的垃圾分类仍然主要处于前端宣传阶段,终端处理能力仍然不足,尤其是湿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章丘区做的不错,值得借鉴”、“章丘在末端处理方面走在了前列,你们可以去看看”,在采访过程中,济南市多位业内人士曾向记者这样介绍到。究竟章丘区在垃圾终端处理方面有什么突出之处呢?7月2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了章丘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章丘这家发电厂"吃"垃圾:日吞垃圾1200吨,每天发电50万度
在章丘,有一家专注于生活垃圾发电的公司小有名气。据说,这家公司通过焚烧生活垃圾,年发电量能够达到1.1亿度,不仅缓解了章丘区60万人口产生的垃圾,更利用高科技将垃圾“变废为宝”。2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在章丘区高官寨街道的章丘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出乎记者想象的是,进入到厂区之后,并没有闻到任何刺鼻的气味,也看不到烟尘、听不见噪音。
记者通过二楼中央控制室墙上的监控终端LED显示屏看到,垃圾从门口进厂,到卸料平台倒入垃圾池,再由物料抖抓入近1000℃的炉膛焚烧产生电量。
“生活垃圾从每家每户收到小区里边的垃圾桶,再从垃圾桶运送到垃圾中转站,然后再用车专门运输到这里。进到卸料平台,再进入垃圾池进行发酵。发酵五天左右,然后产生沼气用来助燃,剩余垃圾用来焚烧发电。”章丘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正秋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章丘市区收集来的垃圾要集中放置在垃圾池里进行发酵。在潘正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这套生活垃圾焚烧机制的源头——垃圾池。
记者看到,近五层楼高的垃圾池里,装满了各种生活垃圾,不时会有一辆运输车辆把垃圾倾倒在垃圾池里。垃圾池共分为6个片区,每天分片区进行新鲜垃圾的输送。新鲜垃圾和老垃圾分别进行发酵和焚烧,来回循环。在垃圾池边,有两位工作人员正用机器操作,将部分垃圾用一个巨大的“爪子”运送到后方的落料口。
“承载垃圾的垃圾池有3万立方米,能够容纳垃圾两万多吨,能够满足10到15天的垃圾储存量。”潘正秋介绍说,目前该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每天发电量50多万度,年发电量大概在1.1亿度,能够满足10万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
那么,焚烧垃圾还会产生污染么?垃圾池产生的废气和废水如何处理?潘正秋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垃圾池内的垃圾密闭5天左右后,产生废液以及沼气,渗滤液流入底部的滤液收集系统,输送至厂内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而沼气则被排气系统直接排入炉膛内燃烧。经过充分焚烧的垃圾,产生的炉渣作为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废气经过除尘、脱硫、脱硝等工艺处理,净化达标后排放。
“焚烧过程中,烟气温度达到850℃以上,可以消除有害物质,而烟气停留在3秒以上,难以产生污染物。”潘正秋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成及投入使用,改变了过去章丘的生活垃圾采用卫生填埋的历史,把老百姓产生的生活垃圾变成了老百姓日常所需的电。
“我们其实最不喜欢的就是餐厨垃圾,虽然也能够进行处理,但是餐厨垃圾对焚烧发电没有任何意义。”潘正秋说,垃圾分类更有利于垃圾的焚烧发电,因为许多垃圾包括建筑垃圾等,不利于燃烧。通过前端分类对垃圾进行分离,把一些建筑垃圾、能够回收使用的金属垃圾等分拣出去,使运进到垃圾焚烧厂的垃圾能够完全焚烧。
据了解,除了基本建成的章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济南在长清区还有一个焚烧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整体处理能力每天将达到1500吨,包括1300吨的生活垃圾和200吨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10亿只蟑螂每天吃掉50吨餐厨垃圾
章丘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焚烧生活垃圾,最不喜欢的就是餐厨垃圾,而这却是30公里之外的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最喜欢的东西。说起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也是小有名气,其独创的“蟑螂吃垃圾模式”闻名全国。
在济南市章丘区西南部的一片田野里,有几座看似生态园的长方形建筑,但这里的主人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群特殊住客——10亿只美洲大蠊(蟑螂)。
提起蟑螂,人人喊打!但是在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这些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只每天要吃掉自己体重5%的餐厨垃圾,这里住着的10亿只蟑螂,每天可吃掉章丘区50吨餐厨垃圾,开创了国内生活垃圾处理的新模式。
记者从章丘区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章丘区生活垃圾平均日产生量在850吨左右,全部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1600余家饭店、食堂等餐饮企业产生的餐厨垃圾实行集中收集运输处置,日收集量为68吨,其中50吨就是运到这里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小强”是人见人打的“害虫”,怎么能用来处理垃圾呢?记者走进美洲大蠊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的“豪宅”,一股浓烈的气味扑面而来,里面黑暗、潮湿,温度达到30℃。身长3.7厘米,宽1.5厘米,通身红褐色、六足、长着两只长长触角的美洲大蠊就生活在这里不停地“吃”从章丘市区运送到这里的餐厨垃圾。
“跟咱们常在家中看到的小黑蟑螂——德国小蠊不同,美洲大蠊集群性强,喜欢腐食,也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且有油水的地方。”济南巧宾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延荣介绍说,虽说这些蟑螂并不挑食,但在成为它们的美食前还是要做一些处理。
餐厨垃圾运到厂区后,由餐厨垃圾专用车先倒进原料仓,通过传送带进入分拣平台。在分拣平台上,工人们会将玻璃、塑料等垃圾挑拣出来,剩下的厨余垃圾才是“小强”们的食物原材料。随后在经过硬物粉碎、纤维粉碎之后进入粉碎制浆环节,再根据蟑螂的口味,添加油脂、水或秸秆粉、锯末,保证含水量70%~80%的粘稠度,通过管道,直接输送给养殖间的蟑螂享用。
李延荣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机械化的筛分系统,将死后的蟑螂、粪便、卵鞘,从生活区分离出来,再将它们通过高温灭菌处理、烘干、磨粉后,蟑螂的虫皮和卵鞘就变成了富含蛋白质的虫粉,作为养殖饲料的蛋白添加喂给鸡、鱼等动物,而蟑螂的粪便则变成了另一样宝贝。蟑螂的粪便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属于优质的有机肥。
不仅如此,李延荣还把蔬菜大棚直接建在了垃圾处理的楼上,他表示这不仅是节约用地,更是因为蟑螂在活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生物热,尤其是在冬天,这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温室大棚。
除了有机蔬菜种植,“移动式鸡舍”的尝试也已基本获得成功。“我们测算过,1只鸡在散养状态可以将50平方米的植物全部吃掉。”李延荣说,“移动式鸡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养的鸡吃的饲料全是玉米粉加蟑螂粉。另外,鸡粪全部落入鸡舍下面的土地,一年的时间可以将土地修复,经过测算,1个厂1年能修复1万亩地,整个过程完全遵循自然食物链规律。
对于数量如此多的蟑螂是否会逃出可控区的担忧,李延荣介绍说,为解决此问题,该中心设置了三重防逃逸体系:厂房为全密封的混凝土结构;厂房设备的维修、检修口、大门等,由24小时不间断的循环水帘360度完全密封,厂房外围建有水沟,水沟中养有鱼,蟑螂一旦被水冲至水沟,将会被鱼吃掉。
记者发现,厂区内除了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车间,还有三个车间的建设已经进入了尾声。李延荣告诉记者,今年年底前,这三个车间将会全部投入使用。届时,章丘、历城、高新区的垃圾将都会运到这里进行处理,而这些蟑螂将由现在的10亿只变成40亿只,一天将处理200吨餐厨垃圾。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爆料请联系电话:15066691296,邮箱:2301791061@qq.com)
↓↓↓点击标题阅读
关于济南农商银行彭博网络举报问题 调查情况公布
热热热!山东局地或达40℃!全国多地即将开启炙烤模式,你家热成啥颜色了?
真怪了!山东青岛一小区54部电梯竟同时损坏,维修费200万
山东省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山东新型城镇化试点多项经验全国推广。济南这些项目位列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推广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地区经验,我省多地先进经验入选[详细]
7月2日,位于山东省齐河县宣章镇的藜麦优质育种基地试种的藜麦新品种开始收获,这是“超级谷物”藜麦首次在平原地区规模化试种成功,标志着藜麦种植向着产业化迈进了一大步。3月4日,齐河县政府与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签约,合作开展藜麦...[详细]
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是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济南创新组建的一个机构。“串联”政策和企业[详细]
潍莱高铁新进展。截至7月1日,中铁上海局潍莱高铁站前3标项目部架设箱梁600孔,向党的生日献了一份厚礼,剩余的最后80孔箱梁将于月底完成[详细]
金沙滩浴场里,一位外国游客正在给同伴涂抹防晒霜。半岛记者 陆金星 报道 年轻人带着游泳圈向大海走去。据气象专家介绍,降雨过后的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湿度变高,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通常被称为桑拿天。[详细]
这部影片以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为原型,真实再现了代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勇敢面对挑战,奋力走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在首映式上,电影中的原型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以兰陵县委常委(挂职)身份亮相现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