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盛夏季节,平度市仁兆镇3万亩土豆进入收获期,每亩产量平均达到8500斤,由于当地推广土豆种植新品种、新技术,销路一点也不愁。
日前,在平度市仁兆镇官路村的农田里,到处是一派收获土豆忙碌的景象。农机手用土豆收获机起完土豆后,其他帮工紧跟在机器后面,熟练地将土豆按照等级大小装入筐中。“今年土豆产量还不错,总算没有白忙活。”村民孙吉良说,从去年开始,镇里就在推广用超声波处理种子,不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能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他家种植的5亩土豆也采用了超声波处理。这些土豆长势喜人,一亩地就能出9300多斤土豆,产量比去年高不少,品质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据悉,今年平度仁兆全镇种植土豆面积3万亩,平均亩产8500斤。
“今年我们使用土豆新品种、水肥一体化技术,种出来的土豆品质好,口感好、耐储存,客商都喜欢,按照土豆价格每斤6毛算,每亩地至少能收入5000元。”仁兆镇前王庄村村民王功泽说,由于仁兆土豆品质好,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前来采购,这都得益于蔬菜经营主体联合会对新技术的推广。为了提升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仁兆镇于2018年成立了蔬菜经营主体联合会,把38家蔬菜合作社、行业协会、家庭农场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在今年的种植中,蔬菜经营主体联合会发挥专业作用,利用庄户学院对种植户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标准。
往年农作物丰收往往导致价格暴跌,菜贱伤农,可今年仁兆镇的菜农并没有这个顾虑,他们种的土豆长势良好,不愁销路。仁兆镇不少合作社采取订单种植的模式,在播种之前,菜农就已经与客户签订了订购协议,来自天津、临沂、烟台等地的客商直接到地头里采购,彻底解决了农产品种植过程中销路不畅的问题,为农户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祖锋 通讯员 崔汝平 张伟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山东人需要怎样的夜生活夜色渐浓,华灯初上,城市的生活就进入了“背面”——夜生活。从有些网友的“吐槽”来看似乎是的 有人说“晚上8点济南只剩串儿了,9点青岛只剩啤酒摊儿了,到了10点想找个吃饭的地儿就难了,连陪客户吃个夜宵都没地儿去”;有人说山东“土”...[详细]
日引黄最大流量。4.6亿黄河水解山东旱情燃眉之急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获悉,6月28日8时,山东黄河引水流量达到1072立方米每秒,这是自1999年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日引黄最大流量[详细]
国际泳联游泳世界杯济南站发布会现场 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记者谢永亮 摄 8月8日至10日,2019年国际泳联游泳世界杯济南站将在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这是济南有史以来举办的最高级别单项体育赛事。[详细]
一条微信引爆朋友圈,青岛8名“熊猫侠”急赴血站。27日下午6时许,这则快讯引爆了岛城朋友圈,热心市民纷纷转发关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就有6名岛城“熊猫侠”到中心血站撸袖献血[详细]
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自动监控数据严重超标的115家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并对其中6家重点排污[详细]
不需要进冷库时,林凯彬的着装是短袖、短裤加拖鞋,进冷库时他会先套上棉袄,有时还要套上棉裤。冷库外是近40度的高温,冷库内的气温则低至零下20多度,林凯彬每天需要进出几十次,相应的,他也要不断地穿、脱棉袄几十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