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如何将“中国草”变成世界纺织服装领域的“奢饰品”,真正实现中国纺织在世界纺织服装领域的原创高端制造?突破100英支以上汉麻混纺纱线纺纱生产技术成为关键,也是各国纺织界所面临的共同性工程技术难题。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120英支汉麻潮态纺纱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功填补了世界麻纺织史上的空白,引起世界各方极大关注。
28日,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该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进行奖励。据了解,该项目属于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是对汉麻纤维纺织生产技术及其制品产业化技术体系的创新研究。
汉麻,原产于中国的一种植物,因其具有优异性能,被国外誉为“中国草”,是人类最早用于制作服装原材料之一,历史上泰安地区是中国传统汉麻纺织生产服装基地。但长期以来,汉麻纤维的生产技术主要采用打成麻纤维制取方式和湿法纺纱方法,只能生产低粗支纱线和汉麻粗布等低附加值产品,限制了汉麻纤维纺织服装的发展。现有的新型脱胶方法,研制出汉麻纤维纯纺和混纺产品,但目前该技术最高制备出80英支汉麻混纺纱线。所以,突破100英支以上汉麻混纺纱线纺纱生产技术成为关键。
据了解,本项目首次成功研制出120英支汉麻混纺纱线及高端纺织面料服装制品,在棉型纺纱生产系统基础上,创新开发出系列汉麻纤维纺纱关键工程技术和相关设备装置,实现了汉麻纤维新型“潮态”纺纱的理念和技术方法。项目通过研究力学作用分离原理,创新研制出汉麻纤维专用机械分离设备,实现汉麻纤维的精细化分离加工和高支化制取方法,奠定了高支汉麻纺纱制备的物质基础;研制汉麻纤维专用梳理针布和技术,实现了汉麻纤维精梳梳理,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系统进行了环境条件参数下物理机械性能规律特征理论研究,研制出汉麻纤维专用纺纱助剂和给湿技术,有效调控梳理,牵伸加工过程中汉麻纤维吸放湿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可纺性,实现了汉麻纤维“潮态”纺纱。
记者从项目介绍中获悉,该项目已建成20万锭的汉麻纤维“潮态”纺纱生产系统,并构建完整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控制体系。鉴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综合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120英支汉麻/棉混纺纱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该项目技术已生产出系列汉麻纤维纯纺、混纺纱线以及高档衬衣、T恤等服装,建立了“Renoir-Hemp”品牌投放欧美高端市场;部分纱线品种已用于军队、公安、海关、海事等衬衣、内裤和袜类产品;近三年项目实现产值2.5亿元。同时,该项技术较传统化学脱胶方法节约用水30%;减少化学制剂用量20%;纺纱效率提高近40%,累计实现节能降耗近500万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6月11日,康复大学(筹)落地揭牌仪式在山东青岛举行。一系列大动作表明,继去年全国唯一医养结合示范省落地山东,山东颁布《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之后,山东医养健康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阔步走在全国前列。山东成为我国唯一医养结合示...[详细]
据了解,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今年将完成“四改八”道路拓宽。如今的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成为交通运输部确立的国内唯一的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项目,其中蕴含的绿色科技元素成为新济青路上的最大亮点。[详细]
棉农收益有保障了。山东启动棉花目标价格保险试点6月27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山东省2019年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在平阴县、东营市东营区、寿光市、鱼台县、夏津县、武城县等6个县(区)启动开展棉花目标价格保险试...[详细]
高考志愿填报6月28日拉开帷幕,9时至17时填报文理类、艺术类、体育类本科提前批首次志愿,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首次志愿,高水平运动员志愿、民航飞行技术本科专业志愿。艺术本科批A段校考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艺术文、艺术理科类书法学,批次均由“艺术本科批B段”变更...[详细]
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自动监控数据严重超标的115家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并对其中6家重点排污[详细]
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工程,是济南市的重点预备项目,一度被称为仅次于泉城广场的第二大开放式广场,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成了众所周知的“马拉松工程”,迟迟未能完工。据介绍,火车站北广场是市里的重点工程,其实施主体是济南市城投集团,天桥区负责房屋拆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