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历史长河中,质朴的菏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文明实践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全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明和乡村振兴,即日起,大众网菏泽频道推出“寻访菏泽网红村”系列策划,记者深入在经济产业、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特色的村庄,从全市5000多个行政村里找亮点,充分挖掘村庄故事、展现菏泽乡村魅力。今天,我们推出第二篇,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菏泽有个500年历史的“石头村”如今成了民宿“网红”。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周佳 徐德波
视频拍摄/剪辑 郭亮 刘涛 王浩
石板路、石头房、石头墙,俨然是个石头的世界。走在这里,你很难想象这是“平原城市”菏泽的一个村落。在菏泽市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石头村,拥有100多栋数百年历史的石头房子,贯穿于村庄各个角落的石板路,让人感慨千年不变的石头,也能如此丰富多彩。这“石头村”生出的惊奇,让众多网友慕名前往。2019年6月下旬,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前王庄村,一探拥有悠久历史、保持原生态风貌的石头村落风景。
前王庄村历经几百年风雨的石头房
历经500年积淀,“石头村”存“天池”奇观
据史书记载,前王庄村里的石头古村落拥有500多年历史。当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村落,村中保存完好的四合院结构、青石砌墙、灰瓦覆顶的100多幢老宅院,虽经几百年的沧桑,但仍完整地保持着原有的建筑格局。
石头村里保持原生态的街道
前王庄村里最高的一处三层石头楼房,已有几百年历史,至今仍有村民居住
“由于房屋和围墙全部是用石头垒彻的防御性建筑,所以大家都称村子为石头寨,近几年通过旅游开发,又修复了古村旧貌。”前王庄村村支书王德臣告诉大众网记者,前王庄村的石头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记者在村中走访发现,前王庄村内有好几户“一进四”的院落,院落内主房大都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大约有十米,主房有十七八米高,东西厢房各为三间,有的为重梁结构,有的带一间阁楼,青石砌墙,灰瓦覆顶,楼房的上面都有垛口,垛口两边放着很多的乱石头,给人一种置身历史的感觉。
“听上辈的老年人说,这个楼房是我们这个庄盖的最早的一个房子,其他的房子都是在这个楼房后盖起来的。”在这里居住了50余年的王大娘说,她的这个楼房是谁盖的,村民并不知道,这个房子同样是“一进四”的房子,一直向南延伸,南面还有三个这样的房子,不过其他的三个房子都是平房。
采访中,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得知,在前王庄村往西大约1公里处有一处环境优美的“天池”,村民都叫它——白虎山天池。从远处看,它像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小山岗的坑塘,一路走上去,才能看到天池的“庐山真面目”。核桃园镇旅游办工作人员满常学介绍,实际上这“天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前几年附近村民人工采石后留下的一个大坑穴,近两年政府统一挖掘成了一个大人工湖。不过这个人工湖,给“石头村”增添了别样风情。
“因挖到3眼泉水,常年向外喷涌,目前,天池南北3公里长,水面达600多亩,最深处40多米。”满常学说,人站在“天池”上向下看,人造青岩绝壁,虽截面整齐但亦嶙峋突兀,峭壁耸翠,基岩裸体,峰峰直立,争奇斗异,可谓壮观。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按照满常学的说法,走上去,站在“天池”向下看去,一汪池水水色碧绿、清澈,周围的岩砾、砂石被染成红褐黄绿、深浅不一的颜色,沟壑参差俏丽,峰群一字从南向北排列,在氤氲的水气中,闪烁着五光十色的光芒。
“白虎山天池”水质清澈
“白虎山天池”远景犹如置身优美画卷
“揉花篮”年年精彩,古村留存着古民俗
“几百年来,村子里一至保留着揉花篮、扭秧歌、唱大戏等传统民俗,具体多少年我也搞不清楚了,听老辈人说,刚开始建村子后就有揉花篮的烟火表演了。”村民王允奎介绍,“揉花篮”是将使用几十年的老旧铁锅碎片,在铁桶里敲碎,再用纸包起来,混着木炭错层放在铁质的花篮里,表演时,把木炭点燃并挂在花篮架子上,几个村里的青壮年快速转动支架,燃烧的木炭将烧红的铁锅碎片飞溅出去,会形成很好看的烟火。
石头村里年年都有的精彩“揉花篮”表演
“以前揉花篮用的是木头做的架子,后来用旧自行车改造成现在使用的架子,旋转的速度更快,揉起来的烟火更好看了,但需要好几个青壮年一起才能转起来。”王允奎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每到春节,装支架、修花篮、砸铁锅碎片......村里人都一起动手,“揉花篮”烟火一年比一年精彩。每年的“揉花篮”表演,都是村里的大事情,年龄大的负责指挥,年轻的负责安装调试和表演。现在过年期间,每天都有来看表演的,非常热闹。
行走在村中的石板路上,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发现,古村落两旁的墙壁上,还能清晰地看见铁水溅到墙上留下的印记。石板街道干净而整洁,街口村民三五成群聊着天,几个街坊聚在一起在家中打着麻将。
在老房子里打着麻将,怡然自得的老人
村民在街口乘凉聊天
“前王庄村古村落见证了前王庄人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狭窄的旧民居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年轻人纷纷搬离,在古村外围安家落户,古村落逐渐成了村里的空心地带。”满常学告诉记者,目前,只剩下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选择留在古村里居住。
满常学介绍,为更好地保护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前王庄村现已启动保护古村落项目,项目本着原来的建筑风格进行保护,维护所用的石头都来自过去已塌陷房屋,按照原来的风格进行规划建设,让它保持原来的地方特色,保持石头寨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魅力。
发展特色民宿旅游,古“石头村”迎来新生
“石头村”虽然渐渐成了空心,但村里很多思路活的村民,却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旅游商机,王允君就是其中一位。王允君根据本村的特色,将他家里闲置的石头房屋进行改造装修,使闲置多年的石头房屋成为了外地游客喜欢的民宿,既解决了房屋闲置的问题,实现了旅游增收,还方便了游客在古村落体验生活。“民宿”这个时髦的词汇一下子成了前王庄村村民口中热议的话题。
“在改造装修之初,我心里一直觉得不太靠谱,后来发现来村里旅游、写生的人越来越多,吃住成了问题,就下定决心改造一个院子。”王允君说,现在,每到周末,几个房间都能住满游客,再加上他们提供农家饭菜,生意一直不错,村里有好几家都想跟他学,也准备开民宿。
村里修建的民宿
“我们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景观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就是研究古代建筑结构,听说这里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所以来这里采风。我们就住在王允君的农家院里,环境还不错。”在此采风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说。
在村里写生的学生
看到古村焕发新生,与记者言语间,村支书王德臣对村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2018年年底,我们村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设想,村民把老屋使用权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再与社会资本联合,共同开发经营古村,村民们则会获得固定的租金和分红。”他高兴地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6月11日,康复大学(筹)落地揭牌仪式在山东青岛举行。一系列大动作表明,继去年全国唯一医养结合示范省落地山东,山东颁布《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之后,山东医养健康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阔步走在全国前列。山东成为我国唯一医养结合示...[详细]
据了解,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今年将完成“四改八”道路拓宽。如今的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成为交通运输部确立的国内唯一的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项目,其中蕴含的绿色科技元素成为新济青路上的最大亮点。[详细]
棉农收益有保障了。山东启动棉花目标价格保险试点6月27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山东省2019年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在平阴县、东营市东营区、寿光市、鱼台县、夏津县、武城县等6个县(区)启动开展棉花目标价格保险试...[详细]
高考志愿填报6月28日拉开帷幕,9时至17时填报文理类、艺术类、体育类本科提前批首次志愿,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首次志愿,高水平运动员志愿、民航飞行技术本科专业志愿。艺术本科批A段校考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艺术文、艺术理科类书法学,批次均由“艺术本科批B段”变更...[详细]
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自动监控数据严重超标的115家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并对其中6家重点排污[详细]
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工程,是济南市的重点预备项目,一度被称为仅次于泉城广场的第二大开放式广场,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成了众所周知的“马拉松工程”,迟迟未能完工。据介绍,火车站北广场是市里的重点工程,其实施主体是济南市城投集团,天桥区负责房屋拆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