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创新“满天星”!三大创新载体赋能烟台开发区

2019-06-26 12:06:51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新锐大众记者 董卿 通讯员 马双军 朱先俊

  6月的哈工程科教基地建设现场,象暑期的天气一样热火朝天。“这几天项目一期主体已陆续封顶,我们要确保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研究院于明年8月按期投用。”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建设主管张浩刚说。

  面对这样优质的创新主体,烟台开发区专门在业达智汇谷提供了近3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3900平方米的厂房,便于过渡时期承接教研实验。哈尔滨工程大学已筛选了20多个“大海工”领域的高端科研项目团队年内南下烟台,深海工程装备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也将于近期在哈工程科教基地挂牌。

  哈工程科教基地只是烟台开发区三大创新载体中引进的一个项目。业达智汇谷、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三大创新载体正持续为烟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刘剑飞告诉记者,年内创新区计划新签约落户3所优质高校科研院所,引进3家以上大型投资商,全力推进哈工程、省农科院、产业文化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各类优质科教资源与产业发展精准匹配,吸引高端人才竞相汇聚,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在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记者了解到,这里包含5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占全国5/28,密集程度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首家以蓝色种业为特色、以海洋科创为引擎、以现代海洋产业为方向的国家海洋产业科创小镇。2017年—2019年,国家累计认定公布的47个水产新品种中,5个由创新区企业参与研发。该创新区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种质保护与创新创制中心、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海洋高端产业创新聚集中心;10家以上海洋科研机构及院士工作站、10家以上核心原良种创新企业总部;聚集100名以上海洋高端科研人才、100个以上海洋创新创业项目。目前,首批541亩的科创中心板块已经启动。

  如果说,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是新军,那么业达智汇谷则已桃李满天下。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累计创办企业743家,引进省级人才80名,引进海外留学人员458名,建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0多处,拥有海归博士创新团队90个,上市、挂牌企业13家,被誉为“金种子工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