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6月25日,“打造中国第一牛县”现场会暨“食品工厂规范化”标准培训会在阳信县举行。本次会议主要是通过对阳信肉牛样板企业的现场观摩和对《食品工厂规范化》标准解读,扎实推进食品生产环节“食品工厂规范化”创建工作。同时,以《食品工厂规范化》创建为载体,为打造“中国第一牛县”(阳信)奠定基础。
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崔连民说,今年3月6日,市委书记佘春明同志在阳信县调研时强调,要按照省委批示要求,打造中国第一“牛”县,不仅要在量上寻求规模,更要从自身内涵、内在结构上做好文章,实现质的提高。
崔连民说,打造中国第一“牛”县,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擦亮阳信品牌的重要举措。阳信速冻调理肉制品获证企业众多,从2014年的22家,猛增到现在的205 家,成为全省至全国的重点行业,发展机遇空间很大、风险也很大,希望阳信各方面紧盯打造中国第一“牛”县这一目标,数量与质量并重,狠抓“食品工厂规范化”创建,苦练内功,着力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叫响阳信品牌,尽快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牛”县。
阳信县副县长王玉强介绍,阳信县是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重点牛肉产品供应基地,全县存栏肉牛27.3万头,年出栏25.9万头。肉牛存、出栏量全国第六、山东第一。先后培植鸿安、亿利源等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个市级农业产业化肉牛龙头企业;申报“阳信牛肉”、“阳信鲁西黄牛”、“阳信渤海黑牛”3个地理标志认证;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1个、全国优秀牛肉产品品牌4个、金奖产品5个等一些列高端品牌。
为加强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阳信县多措并举,在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生产等环节强化软硬件建设,对全县170家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全部建立信用档案。目前全县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基本实现了场所清洁、生产规范、冷链物流、全程追溯等体系建设。
阳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登文介绍了在“食品工厂规范化”创建和“打造中国第一牛县”的做法和经验。
阳信县是肉牛养殖屠宰、生产加工的畜牧大县,肉牛屠宰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120万头,屠宰量列全国第一位。肉制品生产企业170余家,列山东第一。2014年机构改革之前,全县只有1家肉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不在监管范围之内。近年来,阳信县肉牛屠宰企业通过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相继办理了速冻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混合肉生产许可,同时把肉制品生产企业及食品小作坊生产安全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坚持以规范为基础,以整治为抓手,努力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为解决食品生产监管瓶颈,提升监管能力,阳信县建立健乡村四级监管网络,在全县854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了食品安全协管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全县有县级网格1个,乡镇网格10个,办事处网格77个,村级网格854个。
针对食品小作坊大部分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管理体系不健全,新开办的速冻调理肉制品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等现实问题,阳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从培训入手,举办一系列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培训班,对企业在生产场所、环境、工艺流程、索证索票、标识标签、添加剂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累计培训1000余人,切实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为实现肉制品源头可追溯,严把生产过程控制,确保肉制品安全,阳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规范制定了《速冻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原料采购验收记录》、《食品添加剂采购验收记录》、《包装材料采购验货记录》、《产品销售台帐》、《生产过程基本情况登记表》、《出厂检验记录登记表》,作为硬性规定要求企业按时、真实记录,逐一指导检查,检查1家、落实1家,全县统一印制《一票通》、《小作坊原料进货查验和销售记录》,在省级食安县验收工作中成为加分项。
阳信县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多节点开展联合执法、飞行执法、交叉执法等行动,多次联合县畜牧局、公安局对全县所有屠宰企业、加工企业、冷库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净化了市场环境、保障了食品安全。
针对肉制品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新问题,违法行为的新苗头,阳信县坚持关口前移,杜绝问题肉制品流入市场,在企业完成自检项目基础上,在基层所、交易市场、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建立食品快检室30处,配齐快速检验设备,及时对上市肉制品进行检测,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隐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张先加 王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今年以来山东降水量较常年偏少37%,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当前,正值夏种夏管关键时期,持续干旱对粮食及全年农业生产稳定构成重大威胁。6月25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发动群众全力进行抗旱浇水,坚决打赢抗...[详细]
五龙潭最淡定近期,干热的天气占据了济南的大部分时间,泉水备倍受煎熬。闻名天下的趵突泉也无力托起引以为傲的“三股水”,安静地在水下“吐泡泡”[详细]
刚对标完深圳,又提出学习济南,青岛这次要学什么?“济南干部这两年来在双招双引、项目落地方面的状态和成效,的确值得青岛干部学习。济南、青岛,同为山东的两个副省级城市,各自应扮演何种角色[详细]
精准专业成烟台招商“关键词”6月25日,大众日报头版“大竞赛大比武”栏目刊发《精准+专业,好项目这样引进来》文章,聚焦烟台市“双招双引”工作。文章提到,为强化招商队伍建设,烟台市在全市范围内抽调100名干部,组建了8个产业招商专班,和驻北京、上海、深圳3...[详细]
山东省应急厅于5月底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异地执法检查。[详细]
14个高温预警后,济南总算“退烧”,明后天有雷雨24日20时50分济南市气象台解除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济南市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26日、27日最高气温仍将在35℃左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