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6月16日,著名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史玉新等专家来青指导,为青岛地铁8号线过海段建设“把脉”,研究各类重难点技术和施工问题的风险管控,为过海段顺利推进出谋划策。
国内最长地铁跨海隧道 地质复杂排水要求较高
青岛地铁8号线大洋站?青岛北站区间下穿胶州湾,全长约7.9千米,其中海域段5.4千米,陆域段2.5千米,为目前国内最长地铁跨海隧道。过海段需穿越9条总计1.47公里的破碎带,是国内第一条同时采用矿山法、泥水盾构、TBM施工工法的海底隧道。针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且剩余的过海段施工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16日,地铁8号线过海段隧道设计、施工方案专家咨询会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地铁8号线过海段除了区间长度长、高差大、隧道埋深较深的特点外,隧道洞身主要位于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火山角砾岩、微风化凝灰岩等岩层,各类地质差异性大,施工工法需不断转换,难度大;隧道采用“V”字型纵坡,施工从两侧最高点向海底低处作业,相较于普通的地铁隧道施工,对施工期间机械排水的要求非常高,隧道堵水施工和施工防突水难度大;区间需穿越9条总计1.47公里断裂带,其中F3断裂带长90米,F4断裂带长613米,F5断裂带长500米,详细勘察期间,发现地下水渗透性强,并且部分断裂带连通海水,施工安全风险大。在如此高压力、长距离、大量断裂带中掘进,在省内属于首例,国内也相当罕见。
专家:盾构过程最好动态换刀
与会专家进一步梳理了潜在的施工风险。其中,东侧过海段采用泥水盾构施工,长度达2.9千米,最大埋深51米,区间穿越强、中、微风化岩层,地层强度较高,最高强度可达53.7 MPa,掘进施工难度大,刀具磨损严重,隧道左右线各有6次开仓换刀,在海底换刀时风险极高,易发生涌水、涌砂、掌子面塌方、支护垮塌等风险。再加上过海段地质条件差、水压力大,这对施工管理提出很高要求。针对换刀安全风险问题,陈湘生提醒应因地制宜,最好采用动态换刀的方式,在进入破碎带之前先换刀。
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史玉新表示:“盾构施工不要只注意隧道主体的风险,附属设施的安全也应引起重视。”他特别点出,过海段联络通道的设计和施工应特别小心谨慎。据了解,东侧过海段共设有6座联络通道,地质条件各有不同,施工风险高,其中3个计划采用机械法施工,海底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在省内属于首例。“联络通道是地铁盾构施工中事故率最高的部位,应进一步查明联络通道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优化设计及施工方案。”陈湘生说。
制定合理应急预案 11个车站实现主体封顶
在详细听取了设计、施工单位的介绍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地铁8号线过海段施工安全风险高、难度大,如安全风险控制不好,后果极其严重,各参见单位必须始终把安全管控放在第一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及进度,另外,专家提醒应建立合理可行的应急预案。专家指出对于在软弱地质中进行联络通道施工、带压换刀、盾构洞内接收、穿断裂带时超前地质预报等工作需要不断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研究,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记者从青岛地铁集团了解到,截至目前,地铁8号线过海段开挖支护累计完成71%,8号线北段工程各项工作正在快速、有序推进中,北段土建工程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北段11个新建车站已全部封顶,机电设备、弱电系统、装饰装修等工作已全面展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山东 把革命题材演成“保留剧目”本报驻山东记者。近两年,山东连续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红色文艺精品立上舞台,一些作品甚至持续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详细]
防沙治沙实现生态经济双赢。近年来,单县已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3.7万亩,图为通过沙地治理建起的苹果基地[详细]
疑似丁宝桢墓开始抢救性发掘。16日上午,济南市文物局通报了疑似丁宝桢墓工作情况:建设单位已与考古部门签订了古墓葬抢救性考古发掘协议,当天下午专业人员已进入工地迅速开展发掘工作[详细]
” “我也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会投诉我,平时我都尽量不占用人行道,不给行人添麻烦。最主要的是,修车摊是老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取缔,对一家人生活影响极大,所以他们决定暂时不予清理。[详细]
滨州 外来投资企业最高奖励1500万滨州“双招双引”放大招外来投资企业最高奖励1500万◆记者。《办法》提出,对新引进的市外实际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境内市外项目自开工之日起3年内,按照项目实际到位外来投资额的5‰给予投资企业奖励;外资项...[详细]
近日,平度市潍莱铁路施工现场潍莱铁路桥梁转体工程的实施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的围观,只见重达1.4万吨的跨海青铁路转体连续梁,挥舞着长达110米的“双臂”,历时50余分钟,顺利转过42度,精准就位,实现成功转体,为潍莱铁路架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