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观察:就山东而言 济青应大力建设地铁

2019-06-16 08:15: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原标题:城市地铁观察:硬币的A面和B面

6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文章《我国33城进入地铁时代:普遍亏损,6城客运量不达标》,这篇文章引起各方关注。

文章称:2018年,30多座城市共花了超过6000亿元修建包括地铁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但对28个城市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其中有24座城市都在亏本运营。

据统计,2018年,全国仅杭州、青岛、深圳、北京等4座城市的地铁实现收支平衡。另据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陆铭的研究,全球只有我国香港的地铁是赢利的。也就是说,地铁亏损是全球性普遍现象,对此应该怎么看待?

硬币的A面和B面

硬币有A面和B面,地铁更是如此。因为地铁普遍亏损,世界各国对其进行政府补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如巴黎、斯德哥尔摩,政府对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财政补贴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50%。我国北京,票价的支持只能占全部地铁投资的10%-30%,政府每年都会安排100亿左右的专项建设资金进行补贴。

地铁虽然普遍亏损,但同时创造价值。对地铁补贴是花费一些财政资金,但地铁又是提高交通出行效率、缓解城市病、治理拥堵和污染的非常有效的手段。目前,从地铁日均客运量来看,北京日均已经超过1000万,上海、广州都在600万人次以上。天量的通勤人数给城市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京和上海的人均GDP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如果没有地铁,城市将瞬间失去活力,这就是地铁的价值。

与此同时,只看到票价性地铁亏损,可能是一叶障目。单从票价收益来看,地铁确实是普遍亏损的,但如果从整个城市来算总账的话,恐怕地铁就是挣钱的了。地铁延伸到哪里,哪里的土地和房屋都会增值,地铁上盖的建筑物可以直接带来比较高的租金,地铁带来的人流和物流又促进商业繁荣。所以,如果给修地铁的特大城市算总账,修建地铁普遍是赚钱的。

人类社会的聪明在于,通过让渡一部分损失,而在整个社会层面实现更大收益,地铁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因此,如果我们只看到地铁普遍亏损和需要财政补贴的一面,而不能看到地铁带给人们的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容易发生价值判断错误。

地铁建设的门槛

早期,我国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一线城市有地铁,2008年金融危机之机后,地铁建设步入高潮。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截至2016年9月,全国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

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向各地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决定14个城市地铁项目被冻结。意见修订了原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基本条件,要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2003年为100亿),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2003年为1000亿),市区常住人口原则上在300万人以上(无变化),远期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无变化)。

根据《意见》提到,在已经批复建设轨道交通的43个城市里,剔除不符合地铁建设条件的城市14个,剩下符合地铁续建条件的城市29个,分别为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计划单列市: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省会城市:广州、武汉、南京、成都、长沙、杭州、合肥、济南、石家庄、南昌、长春、郑州;普通地级市:苏州、芜湖、东莞、徐州、常州、无锡、绍兴、佛山。

许多城市想建地铁,但地铁建设不能没有门槛。首先地铁建设和运行耗资巨大,如果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不足,将难以承担建设和运行成本。此外,如果人口和人流达不到一定数量,地铁在巨大的投资之后无异于浪费,而这种浪费是地方财政和经济无法承受之痛。

因此,轨道交通只能是特定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具备条件的城市才能发挥轨道交通的实际效能,特大城市或一线城市由于人多车多,交通拥挤,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确实应该大力推进地铁建设,但一些财力一般、人流量不多的二三线城市,就不能建设地铁。否则,整个城市的财政收入都有可能沦为轨道交通的“打工仔”。

提质上档的冲刺

就山东而言,青岛和济南应大力建设地铁。

一是目前只有济南和青岛符合国家发改委设置的地铁建设门槛。

2019年1月9日合并莱芜市区之后,济南GDP达到8087.80亿元,全市常住人口达到883.94万,城区常住人口700多万。2018年青岛GDP12561.53亿元,全市常住总人口939.48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600多万。按照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济南市和青岛市都已经步入特大城市的行列。就GDP和人口数据而言,两个城市都大大超越了国家发改委地铁的建设“门槛”。

二是从城市规模和人口发展预期讲,济南和青岛应该在地铁建设上未雨绸缪。目前,济南和青岛都公布了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提出了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以“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营建美丽宜居泉城”为总线的八大行动,城区将北跨黄河南越泰山,到2035年,济南规划人口约1350万,其中城镇人口约1200万。青岛的目标则是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根据青岛市“十三五”有关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1000万左右。城市空间拓展和人口快速增长,都意味着地铁建设必须尽快提速。

三是对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言,地铁建设是城市“定型”的最后标志。一般而言,地铁建设居于其他交通方式建设之后,也居于其他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之后。城市地铁网状系统建设一旦完成,往往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大型公共设施建设进入终盘,整个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将呈现出便捷性和舒适性。因此,地铁建设往往被视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提质上档的最后冲刺。济南和青岛要发展成为对区域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特大城市,必须具有发达的城市交通服务,大力建设地铁是必答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媛媛

推荐阅读
  • 水质考核“奖优罚劣” 山东省拨付首批6.89亿元生态补偿资金

    timg (1).jpg

    山东省拨付首批6.89亿元生态补偿资金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为支持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充分发挥财政奖补机制的引导作用,建设“碧水”家园,2019年起山东省实施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近期,根据生态补偿办法和全省140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2018年监测数...[详细]

    06-16 07-06济南日报
  • 31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出炉:山东1.0047亿 排名第二

    timg.jpg

    31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出炉 山东1.0047亿。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其中自然增长人口92.76万人[详细]

    06-16 07-06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 一日跌7厘米到27.58米,趵突泉水位今年首次跌破红线

    timg (2).jpg

    一日跌7厘米到27.58米,趵突泉水位今年首次跌破红线齐鲁晚报6月15日讯(记者。王皇)趵突泉地下水位是济南泉水喷涌状态的一个参考数值,15日,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网站显示,趵突泉水位27.58米,短短一天已下降了7厘米,是今年以来首次跌破红线[详细]

    06-16 07-06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劳累过度,38岁老师倒在陪考路上 追悼会上千人送别

    TIM截图20190616075428.jpg

    劳累过度,38岁老师倒在陪考路上。6月12日15点,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七班班主任刘增寿正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河口区一中考点外,等待着还没来拿准考证的考生,却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倒在了地上,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38岁[详细]

    06-16 07-06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济南高温预警降级变黄色,但高温还将连热7天下周才凉会儿

    济南高温预警降级变黄色,但高温还将连热7天下周才凉会儿济南从11日开始的高温天已经进入了第5天,今天截至16:00,市区最高气温37℃,创下近5日高温新记录。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多云,明天下午到傍晚局部地区短时阴有雷阵雨,北风短时南风3~4级,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详细]

    06-16 07-06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最坏的成人礼!仨00后小伙酒后午夜狂欢酒驾

    11日凌晨3时许,接聊城交警支队指令,阳谷交警大队指派民警岳光成带队,赴省道聊位路阳谷县七级段堵截一辆严重超载大货车,当民警排兵布阵完毕、静待大货车落网之时,一辆由南向北行驶的鲁P**0LA的小型汽车进入民警视线。当鲁P**0LA车辆驾驶人发现前方的执勤民警后...[详细]

    06-16 07-06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