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潘婷
8日,济南首家“泉水书房”落户百花洲。图为市民体验雕版印刷。新时报首席记者王锋 摄
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济南官宣了一则好消息:“济南泉·城文化景观”正式进入国家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距离成为世界遗产更近一步。与此同时,一大批申遗成果也对外披露,记者了解到,今年济南将完成遗产立法的初步成果和泉水博物馆的选址工作,2021年泉水博物馆将建成开放。
走到哪一步?国家文物局罕见单独行文列入名单
国家文物局下发《国家文物局关于将“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函》,标志着“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更近一步,正式进入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队。今后若在预备名单中脱颖而出,就有望被中国选中并推荐进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录之中,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决同意后,成为货真价实的世界遗产。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遗产处处长田晓东说,“济南泉·城文化景观”被国家文物局单独行文纳入了预备名录,这在申遗过程中比较少见。济南独特地质形成的天然涌泉在全世界罕见。同时冷泉利用系统的完整的链条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尽管济南申遗优势明显,但也面临着残酷竞争。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会议决定,从2018年起,我国每年只能申报一项自然遗产或一项文化遗产。新的规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我们进入预备名录仅是迈出的第一步,当前一定要做好遗产的凸显工作,将遗产的价值最大化地展示出来。”田晓东说。
今后怎么干?立法今年将完成初步成果
遗产保护立法也是申遗过程中的必备要件。《济南市泉·城文化景观管理办法》立法工作正循序渐进地开展。“现在已经开始立法调研,我们的计划是先按地方规章进行立法,待成熟之后,再往后上升到地方条例,预计今年就将完成初步成果。”田晓东表示,立法后,遗产的核心区、所有的遗产要素都可纳入统一法律法规的管理体系之内。
8日当天,除公布申遗的最新成果外,位于百花洲畔300平方米的“泉水书房”也同时开门纳客。记者在现场看到,书房内不仅摆放了许多与泉有关的书籍,更有可以与泉互动的文字游戏、雕版印刷体验、朗读亭等,值得一提的是,泉水书房定期举办泉水讲堂,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济南泉群和老济南故事。在这里可以玩泉、读泉、听泉、讲泉,市民们玩得不亦乐乎。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副局长陈学峰透露,从今年开始,济南将启动20192021为期三年的遗产核心区和缓冲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到2021年基本完成主要遗产要素点的修缮工作。
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济南将建一处能够综合展示遗产价值体系的泉水博物馆。“2016年时由泉水办、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做了4个小型的泉水文化展览馆,当时景区内建筑体量小不可能做大,而这次泉水遗产的博物馆就要选一个地方稍大一点的,将内容展示得更全面。”据了解,目前泉水博物馆还在选址过程中,力争2021年泉水博物馆建成开放、同时遗产展示系统也将建设完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潘婷
6月5日,科创板终于正式开启了审核大门,迎来了第一批上会企业。据悉,在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举行的2019年第1次审议会议上,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3家公司全部顺利“过关”,即将成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详细]
暨2019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启动会在济南召开。今年的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由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保监局共同举办,共设6大赛区8大领域,分别在潍坊、威海、济宁、德州、东营、日照等6市举办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详细]
盛夏时节,来到济南山大老校旁的洪楼教堂,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欧洲风情,清爽、惬意。(新锐大众记者[详细]
潍莱高铁跨青新高速公路连续梁提前半月合龙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6月5日,伴随着合拢段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位于平度市的潍莱高铁项目跨青新高速百米连续梁顺利合龙,比原定计划提前了15天[详细]
2019烟台首届海洋放鱼节启幕。6月8日上午,2019中国·烟台首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暨全国放鱼日·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如期在莱山区黄海游乐城举行[详细]